說到瓜拉尼人聚居地的耶穌會傳教區,不能不提到瓜拉尼人。瓜拉尼人,是南美巴拉圭的主要居民,原稱“卡里約人”或“卡里霍人”,17世紀通用現名,現約170萬人,屬蒙古人種美洲支,使用瓜拉尼語,屬印第安語系圖皮-瓜拉尼語族。他們最早居住在從安第斯山到大西洋,從蓋亞那到拉普拉塔河之間的廣大地區,現主要分布在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域及查科地區北部,已分別構成巴拉圭、巴西、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的居民成分。瓜拉尼人分為卡因瓜人、塔魯馬人、瓜亞納人、瓜亞基人、奇里瓜諾人、瓜拉約人等支系,此外還有居住在巴拉那河三角洲和拉普拉塔河一些島嶼上的昌杜萊人,又稱島上瓜拉尼人。16世紀上半葉,瓜拉尼人聚居地區遭受西班牙殖民者入侵,1537年後受西班牙殖民統治。由於殖民者的屠殺和疾病的蔓延,人口銳減,部分瓜拉尼人同西班牙人和黑人發生混合。瓜拉尼人昔日通常聚居在由6~8個茅草屋組成的村落里,經濟以狩獵、捕魚為主,輔以採集塊根植物、水果和蔬菜。他們中大部分人務農,在種植場和莊園當季節工,部分人從事編織、制陶等生產及製作羽毛工藝品等。
遺產名稱:瓜拉尼人聚居地的耶穌會傳教區(Jesuit Missionsof the Guaranis)
入選時間:1983年(1984年擴大範圍)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v)
地理位置:S28 32 36.0 W5415 57.0(聖米格爾·杜斯米索納斯,巴西)
S27 15 00.0 W5531 00.0(聖伊格納西奧·米尼村,阿根廷)
S27 23 00.0 W5533 58.0(聖安娜村,阿根廷)
S27 30 00.0 W5532 00.0(羅雷托聖母村,阿根廷)
S27 33 00.0 W5520 00.0(聖母瑪利亞艾爾馬約爾村,阿根廷)
遺產面積 : 265.09 ha
遺產編號:275(巴西與阿根廷共有)
瓜拉尼人聚居地的耶穌會傳教區,位於阿根廷東北部的米希奧內斯和巴西南部的聖米格爾·德拉斯米希奧斯省境內。1632年耶穌會傳教士克里斯托巴爾·德門多薩和巴勃羅·貝納維德斯在聖佩德羅山麓的伊比奎河右岸建立了教徒聚居區,但不久受到了聖保羅派教徒的襲擊,於是人們被迫遷徙,遠離聚居區,有的教徒定居於皮拉蒂尼河畔。教徒們在聖米格爾·德拉斯米希奧內斯建立了教堂。後來,來自義大利米蘭的建築師兼耶穌會教士吉安·巴蒂斯塔在原來教堂的遺址上重新建造了帶有典型的18世紀時期義大利巴洛克風格的新教堂。隨後,巴蒂斯塔又和同事安德雷阿·邊奇及神父們一起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從事教堂的建造工作,就地取材,教堂從地基到屋頂全部用石頭砌成,至今依舊保存完好無損。
遴選依據標準(Iv):瓜拉尼人耶穌會傳教區的倖存遺址代表了一種建築類型和建築群的傑出範例,它說明了阿根廷和巴西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他們是耶穌會在南美洲傳教努力的活生生的見證。
在熱帶雨林的中心地帶,有五個引人注目的耶穌會傳教區遺址,他們分別是:巴西的聖米格爾杜斯米索納斯遺蹟,阿根廷的聖伊格納西奧米尼、聖安娜、羅雷托聖母村和聖母瑪利亞艾爾馬約爾村遺蹟。他們建於17至18世紀的瓜拉尼人地區。各處遺址布局迥異,保護狀況各不相同。
瓜拉尼人聚居地的耶穌會傳教區分布在巴西的聖米格爾·德拉斯米希奧內斯,以及阿根廷境內的聖安娜村、聖伊格納西奧·米尼村、聖母瑪利亞埃爾馬約爾村、羅雷托聖母村等5個村落。這些村落直到現在還殘留有學校、住宅、作坊等古建築遺址。這些遺蹟風格迥異,各具特色,均是17世紀至18世紀時期,西方天主教修會之一的耶穌教團向海外擴張和在南美傳播的見證,因此在近代天主教傳播史和南美天主教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
耶穌會傳教區的歷史淵源
16世紀西班牙耶穌會教士,為了對廣大瓜拉尼人進行教化,對原來的瓜拉尼語加以改造,補充了一些西班牙辭彙,使之成為現代瓜拉尼語。也正是因為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使得耶穌教在這一地區得以廣泛傳播。
1632年耶穌會傳教士克里斯托巴爾·德門多薩和巴勃羅·貝納維德斯在聖佩德羅山麓的伊比奎河右岸建立了教徒聚居區,但不久受到了聖保羅派教徒的襲擊,於是人們被迫遷徙。教徒們在聖米格爾·德拉斯米希奧內斯建立了教堂。後來,來自義大利米蘭的建築師兼耶穌會教士吉安·巴蒂斯塔在原來教堂的遺址上重新建造了帶有典型的18世紀時期義大利巴洛克風格的新教堂。隨後,巴蒂斯塔又和同事及神父們一起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從事教堂的建造工作,就地取材,教堂從地基到屋頂全部用石頭砌成,至今依舊保存完好。
耶穌會傳教區的分布及建築
瓜拉尼人聚居地的耶穌會傳教區分布在巴西的聖米格爾·德拉斯米希奧內斯,以及阿根廷境內的聖安娜村、聖伊格納西奧·米尼村、聖母瑪利亞埃爾馬約爾村、羅雷托聖母村等5個村落。這些村落直到現在還殘留有學校、住宅、作坊等古建築遺址。這些遺蹟風格迥異,各具特色,均是17世紀至18世紀時,西方天主教修會之一的耶穌教團向海外擴張和在南美傳播的見證。
瓜拉尼人聚居地的耶穌會傳教區遺址,最美的當屬它的石刻雕像。不管是雕像的細節還是設計,都非常完美。去往教區遺址的途中,道路兩邊可以看到許多的雨林,還可能會遇到穿著傳統服裝的地道的瓜拉尼人。
說到瓜拉尼人聚居地的耶穌會傳教區,不能不提到瓜拉尼人。瓜拉尼人,是南美巴拉圭的主要居民,原稱“卡里約人”或“卡里霍人”,17世紀通用現名,現約170萬人,屬蒙古人種美洲支,使用瓜拉尼語,屬印第安語系圖皮-瓜拉尼語族。他們最早居住在從安第斯山到大西洋,從蓋亞那到拉普拉塔河之間的廣大地區,現主要分布在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域及查科地區北部,已分別構成巴拉圭、巴西、玻利維亞和阿根廷的居民成分。瓜拉尼人分為卡因瓜人、塔魯馬人、瓜亞納人、瓜亞基人、奇里瓜諾人、瓜拉約人等支系,此外還有居住在巴拉那河三角洲和拉普拉塔河一些島嶼上的昌杜萊人,又稱島上瓜拉尼人。16世紀上半葉,瓜拉尼人聚居地區遭受西班牙殖民者入侵,1537年後受西班牙殖民統治。由於殖民者的屠殺和疾病的蔓延,人口銳減,部分瓜拉尼人同西班牙人和黑人發生混合。瓜拉尼人昔日通常聚居在由6~8個茅草屋組成的村落里,經濟以狩獵、捕魚為主,輔以採集塊根植物、水果和蔬菜。他們中大部分人務農,在種植場和莊園當季節工,部分人從事編織、制陶等生產及製作羽毛工藝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