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A,B衛星》,是依託於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等單位,由白照廣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A,B衛星
- 完成人:白照廣等
- 依託單位: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等
- 獲獎情況: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A,B衛星》,是依託於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等單位,由白照廣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
《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A,B衛星》,是依託於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等單位,由白照廣等人完成的科研項目。參與情況主要完成人:白照廣,代守侖,沈 中,張篤周,王肇宇,吳雁林,相里斌,劉銀年,吳增印,劉冬妹主要完成單位...
星座 環境一號衛星(全稱: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 簡稱“環境一號”,代號HJ-1)是中國第一個專門用於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的小衛星星座,是中國繼氣象、海洋、資源衛星系列之後發射的又一新型的民用衛星系統。環境一號衛星由兩顆光學小衛星(HJ-1A、HJ-1B)和一顆合成孔徑雷達小衛星(HJ-1C)組成,具有中高...
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A星是一顆光學星,主要在可見光譜段範圍內,採用多光譜和高光譜探測手段,形成對地物大範圍觀測和高光譜遙感的能力。A星與星座的B星在同一軌道面內,呈180相位,可見光探測可完成對地重複觀測2天的觀測能力,高光譜探測通過側擺可形成4天的重複觀測能力。A星同時作為亞太多邊合作小衛星...
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A星是一顆光學星,主要在可見光譜段範圍內,採用多光譜和高光譜探測手段,形成對地物大範圍觀測和高光譜遙感的能力,為災害和生態環境發展變化趨勢預測提供信息,對災情和環境質量進行快速和科學的評估提供信息。A星與星座的B星在同一軌道面內,呈180相位,可見光探測可完成對地重複觀測2天...
環境減災二號A、B衛星採用由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CAST2000小衛星平台,技術狀態一致,均配置有4類光學載荷:16米多光譜相機、高光譜成像儀、紅外相機和大氣校正儀,具備強大的多光譜、高光譜、紅外等對地遙感成像能力及大氣同步探測能力。組網套用 衛星入軌後,將接替超期服役的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A、...
2008年,在多年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我國成功發射了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系統A、B星,為我國環境監測能力初步實現天地一體化提供了科技支撐。開展了“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和產排污係數核算”,完成了覆蓋全國32個大類工業行業、362個小類工業行業的產排污係數核定,完成了城鎮生活污染源與集中式污染治理設施的產...
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是2003年經中國國務院批准立項進行研製的衛星套用系統,它由2顆光學小衛星(A、B星)和1顆合成孔徑雷達小衛星(C星)組成,擁有光學、紅外、超光譜和微波多種探測手段,主要用於對生態環境和災害進行大範圍、全天候、全天時動態監測,及時反映生態環境和災害發生、發展過程,對生態環境和災害...
2003年9月27日,英國薩里衛星技術公司製造的3顆小型對地觀測衛星由俄羅斯的宇宙3M火箭送入預定軌道,與先期發射的“阿爾及利亞星”(ALSAT)1小衛星共同組成了國際災害監測星座(DMC)。另一顆屬於中國的“中國國際災害監測星座+4"(中國DMC + 4)小衛星也將於2005年5月加入這個國際衛星大家庭。作為第一個專門用於災害...
我國主要接收美國、歐洲、加拿大、日本等國的遙感衛星數據。希望通過發展我國自己的遙感衛星,逐步增加利用我國自己的遙感衛星數據。我們要根據《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任務要求,提高感測器的質量和地面套用系統的服務水平,首先,在國內實現信息共享,第二,希望資源衛星系列、海洋衛星系列、環境與災害監測小衛星群也要像風雲...
遙感衛星可以在氣象、災害監測、資源和測繪等套用方面創造很高的經濟效益,但主要受益的是整個國家和廣大公眾,如果遙感數據完全變成商品則會限制其套用效益。遙感衛星中最有希望實現商業化的是資源衛星,spot衛星在這方面進行了成功的探索,spot的經驗告訴人們實現商業化的關鍵是:提高質量、降低成本、擴大套用、完善服務。
2022年11月18日,秦嶺小衛星星座項目在西安啟動。秦嶺小衛星星座項目由128顆衛星組成,包括高時間解析度、高空間解析度、大幅寬的高光譜衛星、光學遙感衛星以及SAR遙感衛星,由西安航空航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分兩期建設。項目建成後,可針對秦嶺保護、自然資源監測、環保監測、農業林業、應急管理、智慧工地、氣象水文、減災...
《航天科技出版基金 自然災害數據採集衛星星座與系統》的讀者對象包括從事自然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多災種和災害鏈綜合監測、風險早期識別和預報預警、自然災害防治技術裝備現代化工作的頂層總體人員,以及微小衛星和衛星套用系統的經營管理者與工程技術人員,亦可供高等院校航天專業、系統工程專業、各災種相關專業的教學與...
“地中海盆地觀測小衛星星座系統”(COSMO-SkyMed)是義大利軍民兩用雷達成像衛星星座系統,由義大利國防部和義大利國防局共同研發。星座由部署在同一軌道面上的4顆相同的衛星組成,4顆衛星全部在軌運行。COSMO-SkyMed雷達衛星的最高解析度為1m,對應掃描頻寬為10km,具有雷達干涉測量地形的能力,可服務於民間、公共機構...
40多年來,氣象衛星在觀測技術、業務化和套用等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獲取的資料不僅在天氣系統分析和天氣預報中顯示出獨特的能力與作用,而且其套用範圍已擴展到氣候、自然災害監測、海洋、水文、植被以及地球環境的動態監測等領域。目前世界上凡擁有獨立空間能力的國家或地區,如美國、俄羅斯、歐空局、日本、印度等都...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團隊,後續利用東方紅二號甲通信衛星平台,先後研製了多顆“風雲”系列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截至1992年,風雲二號氣象衛星仍然沿用該平台,為中國的大氣環境和自然災害監測、氣候預報做出了巨大貢獻。所獲榮譽 榮譽獎勵 1985年,《試驗通信衛星及微波測控系統》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特等獎。文化特色 紀念郵票 1...
磁層-電離層-熱層耦合小衛星星座探測計畫(MIT)是中國科學院於2016年6月遴選出的空間科學衛星項目,爭取在2020年前後發射。該計畫對於深入理解空間天氣的一些重要物理過程有著重要意義。研究歷史 2016年3月8日,空間科學先導專項背景型號項目“磁層-電離層-熱層耦合小衛星星座探測計畫(MIT)”課題結題驗收評審會在...
秦嶺小衛星星座項目是西安航空航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星座項目,於2022年11月18日,正式宣布啟動。秦嶺小衛星星座項目集高時間解析度、高空間解析度、大幅寬的高光譜衛星、光學遙感衛星以及SAR遙感衛星等多手段一體,由128顆衛星組成,將分兩期建設完成。發展歷史 西安航投未來計畫發射2000顆小衛星,持續擴大星座建設,...
《衛星星座理論與設計》是2008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育林。內容簡介 《衛星星座理論與設計》系統介紹了衛星星座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並對星座設計、部署、運行控制與維持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給出了解決途徑。內容主要包括星座的基本概念,星座的構型及動力學特性,星座的構型設計、系統設計以及提高星座穩定性的...
中國將逐步構建1:5萬—1:1萬比例尺光學立體測繪衛星星座,為高精度資源測繪遙感提供長期、穩定、連續的自主衛星數據源,大幅提升衛星遙感業務保障水平。通過在測繪、國土資源、農林水利、災害應急、應急監測等方面的廣泛套用,資源三號已經成為高解析度衛星業務化套用的典範,取得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發射計畫 資源三號...
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A、B星和風雲三號A星、風雲二號E星成功發射,衛星減災套用業務系統初步建立。三是自然災害工程防禦能力穩步提升。實施了防汛抗旱、危房改造、飲水安全、公路災害防治等重大工程,大江大河防洪能力進一步提高,重點防洪保護區基本達到規定的防洪標準,人口密集區、大中城市及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區的...
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A、B星和風雲三號A星、風雲二號E星成功發射,衛星減災套用業務系統初步建立。三是自然災害工程防禦能力穩步提升。實施了防汛抗旱、危房改造、飲水安全、公路災害防治等重大工程,大江大河防洪能力進一步提高,重點防洪保護區基本達到規定的防洪標準,人口密集區、大中城市及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區的...
氣象、水文、地震、地質、農業、林業、海洋、環境等各類自然災害監測站網和預警預報系統進一步完善,天氣和自動氣象觀測系統建設初具規模,山洪、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進一步完善,颱風早期預警水平得到提高,農林病蟲害和森林草原火災的監測預警能力進一步加強。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A、B星和...
與此同時,考慮到我國民用衛星事業的發展,新近發射或已開放使用的衛星越來越多,獲取的影像質量也越來越好。還對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A、B衛星和FY衛星的霧檢測能力進行了研究。此外,根據陸地輻射霧的生消規律和低雲的移動特性,在單時相遙感影像霧檢測的基礎上,引入時序影像進行了陸地霧檢測的初步研究。該...
近年來,全球頻發的自然災害給人類社會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自然災害成為各國面臨的共同挑戰。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伴隨著全球氣候變化以及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中國的資源、環境和生態壓力加劇,自然災害防範應對形勢更加嚴峻複雜。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
他提出分艙式、板式結構的衛星構型,提出少冗餘、集成設計、功能軟體化設計思路,推動低配置、高可靠的小衛星平台方案,組織開展小型太陽翼等小衛星專用產品的開發,形成CAST968平台基本配置。白照廣創建了中國環境與災害監測光學遙感小衛星星座,提出了分別配置寬幅多光譜相機加超光譜成像儀/配置寬幅多光譜相機加寬幅紅外...
武漢市科技計畫項目,基於遙感技術的亞太區域森林監測網路,參與 橫向:海洋水色衛星有效載荷信噪比指標分析,主持 橫向:武警黃金第十一支隊委託XXX項目,主持 橫向:中國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減災套用系統招標項目,災害監測預警分系統第2包:災害特徵異常信息提取分析軟體包,參與 橫向:莆田市公共服務平台與套用...
遼寧省環保局項目“遼寧省‘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帶發展戰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2006-2007,主持。遼寧省國土資源廳項目“《遼寧省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大綱》環境影響評價”,2008,主持 。鞍山市環保局項目“鞍山市生態功能區劃和生態建設規劃”,2008-2009,主持。環保部重大項目“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星座環境套用系統...
中國的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畫(雙星計畫)主要用於研究太陽活動,行星際擾動觸發磁層空間暴和災害性地球空間天氣的物理過程,進而建立磁層空間暴的物理模型、地球空間環境動態模型和預報方法,為空間活動以及維護人類生存環境提供科學數據和相應對策。雙星計畫是中國與歐洲合作的第一個科學探測衛星項目。按照2001年中國國家航天局...
2022年4月30日11時30分,中國在東海海域使用長征十一號海射遙三火箭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3D(04~07)/04A衛星,5顆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為國土資源普查、城市規劃、災害監測等行業領域提供商業遙感服務。2022年5月5日10時38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
空間天氣學的套用目標是減輕和避免空間災害性天氣對高科技技術系統所造成的昂貴損失,為航天、通信、國防等部門提供區域性和全球性的背景與時變的環境模式;為重要空間和地面活動提供空間天氣預報、效應預測和決策依據;為效應分析和防護措施提供依據;為空間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人工控制空間天氣探索可能途徑,以及有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