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毒理學(第二版)

環境毒理學(第二版)

《環境毒理學(第二版)》是2010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李建政 主編 劉春濤、赫俊國 。

基本介紹

  • 書名:環境毒理學(第二版)
  • 作者:李建政 主編 劉春濤、赫俊國
  • 頁數:290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22-07761-5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針對環境科學、環境工程、安全工程、環境微生物、生命科學、生物技術等專業人才培養的需要而編寫,涵蓋了環境毒理學從分子到生態系統水平的大部分內容。本書在闡明環境毒理學的基礎、擴展概念、毒性機理和一般研究思路的基礎上,分戒判籃別討論了典型無機污染物、有機污染物、生物毒素與病原微生物的環境生態行為和毒性效應以及輻射與超音波污染的毒性效應,介紹了水體、土壤、大氣等複合污全催染的環院晚汽境毒理學與研究方法論,動物毒理學、植物毒理學、陸地生態毒理學、淡水生態毒理學和海洋與河口生態毒理學的一些具體研究方法,以及環境污染物的環境風險評價的理論和方法。本書有利於讀者從概貌到細部、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系統學習,研究方法和實例也為實踐提供了借鑑和指導。
本書不僅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環境科學各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從事環境毒理、安全工程和環境保護工作專業人員以及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閱讀參考。

目錄

第1章概論1
1.1環境毒理學的概念及學科地位1
1.1.1概念1
1.1.2學科地位1
1.2環境毒理學的研究對象、任務及內容1
1.2.1研究對象1
1.2.2主要任務2
1.2.3研究內容2
1.3環境毒理學的產生與發展2
1.3.1毒再檔晚遙理學溯源2
1.3.2現代毒理學的產生與發展3
1.3.3環境毒理學的發展4
1.4環境毒理學發展趨勢5
第2章污染物的環境生態行為8
2.1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和轉化8
2.1.1污染物在環境中的遷移8
2.1.2污染物在環境中仔境定的形態和分布9
2.1.3污染物在環境中的轉化10
2.2外源化學物在生物體內的轉運12
2.2.1生物膜的基本結構和物質的跨膜轉運13
2.2.2外源化學物的吸收16
2.2.3外源化學物在生物體內的分布20
2.2.4外源化學物的排泄22
2.3外源化學物的生物轉化25
2.3.1基本概念和一般機理25
2.3.2生物轉化的反應類型26
2.3.3外源化學物對生物轉化酶的誘導和抑制35
2.3.4生物轉化的物種和個體差異36
2.4外源化學物的生物蓄積與放大37
2.4.1生物蓄積和生物濃縮37
2.4.2超量蓄積38
2.4.3生物放大39
2.5外源化學物代謝動力學39
2.5.1概述39
2.5.2基本概念和基本參數40
2.5.3外源化學物代謝動力學模型41
第3章化學污染物的毒性作用47
3.1基本概念47
3.1.1毒物和毒性47
3.1.2危險性與危害性48
3.1.3劑量48
3.1.4效應和反應50
3.2環境污染物的毒性作用50
3.2.1毒性作用的類型50
3.2.2環境化學物的毒性分級52
3.2.3劑量與毒性53
3.2.4環境污染物的聯合毒性作用55
3.3外源化合物的毒性效應57
3.3.1個體水平的毒性效應57
3.3.2種群水平的毒性效應61
3.3.3群落和生態系統水平的毒性效應64
3.4外源化學物的毒性作用機理66
3.4.1分子水平的毒性作用66
3.4.2化學污染物的三致作用71
3.4.3細胞與亞細胞水平的毒陵享雄去性作用74
3.5影響毒性作用的因素76
3.5.1環境污染物的結構與性質76
3.5.2生物因素79
3.5.3非生物因素80
3.5.4接觸條件82
第4章環境毒理學方法論83
4.1生物學指標的概念及套用原理83
4.1.1生物學指標的概念83
4.1.2生物學指標的選擇與套用基礎83
4.2生物耐受性與指示作用84
4.2.1生物耐受性機制84
4.2.2敏感性指示種和耐污性指示種84
4.3生物學指標85
4.3.1生化標誌物的選擇原則85
4.3.2常用分子生物標誌物85
4.3.3指示生物89
4.3.4種群和群落指標91
4.4環境毒理學紋諒擔模型93
4.4.1毒理學模型的分類93
4.4.2常見的模型種類94
4.4.3環境毒理學模型的優點和不足95
4.5生態系統毒理學研究方法96
4.5.1中宇宙和微宇宙96
4.5.2全系統操控98
4.6研究方法的選擇98
4.7複合污染的研究方法100
4.7.1研究的技術路線100
4.7.2試驗材料的選擇100
4.7.3實驗方法的選擇及條件確定101
4.7.4實驗設計101
第5章無機污染物的毒性效應106
5.1金屬污染物的生態行為和毒性106
5.1.1汞106
5.1.2鉛109
5.1.3鎘111
5.1.4鉻112
5.1.5銅114
5.1.6鎳117
5.1.7鉈118
5.2非金屬污染物的生態行為和毒性120
5.2.1硒120
5.2.2磷122
5.2.3氟124
5.2.4砷125
5.2.5臭氧127
5.2.6氯氣129
5.3非金屬無機化合物的生態行為和毒性129
5.3.1一氧化碳129
5.3.2二氧化硫130
5.3.3氮氧化物131
5.3.4氰化物133
5.4顆粒物134
5.4.1性質134
5.4.2污染源134
5.4.3顆粒物的毒性134
第6章有機污染物的毒性效應137
6.1農藥137
6.1.1農藥的環境行為和環境效應137
6.1.2有機氯農藥138
6.1.3有機磷農藥140
6.1.4氨基甲酸酯類農藥142
6.1.5苯氧羧酸類除草劑143
6.1.6二吡啶基除草劑144
6.1.7三嗪類除草劑144
6.2多氯聯苯145
6.2.1理化性質146
6.2.2吸收、分布與排泄146
6.2.3毒性效應146
6.3多環芳烴147
6.3.1環境中多環芳烴的來源147
6.3.2理化性質148
6.3.3環境行為148
6.3.4吸收、分布與排泄148
6.3.5毒性效應149
6.3.6致癌機理150
6.4二英類化合物150
6.4.1環境中二英的來源150
6.4.2理化性質與環境行為特徵151
6.4.3吸收、分布與排泄151
6.4.4毒性效應152
6.4.5分子毒性機理153
6.5環境內分泌干擾物153
6.5.1來源與分類154
6.5.2毒性作用機制154
6.5.3對雄性生殖系統的影響156
6.5.4對雌性生殖系統的影響156
6.5.5致癌毒性156
6.6石油157
6.6.1石油污染物的環境行為157
6.6.2石油污染的環境效應157
6.6.3原油及石油餾分的毒性效應159
第7章輻射與超音波的毒性效應162
7.1電離輻射的生物效應162
7.1.1輻射源162
7.1.2輻射生物效應的分類163
7.1.3分子水平的毒性效應163
7.1.4細胞與亞細胞水平的毒性作用165
7.1.5個體水平的毒性效應166
7.1.6生態效應167
7.1.7實例研究——車諾比事件167
7.2光輻射的生物效應169
7.2.1光輻射及其生物吸收169
7.2.2組織損傷效應170
7.2.3生物大分子損傷效應172
7.3電磁輻射的生物效應173
7.3.1生物體對電磁能量的吸收173
7.3.2熱效應、非熱效應和累積效應174
7.3.3三致作用及對植物的誘變作用175
7.3.4對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不良影響176
7.3.5電磁輻射對基因的影響179
7.4超音波與噪聲的生物效應179
7.4.1超音波的生物效應179
7.4.2噪聲的生物效應181
第8章生物毒素與病原微生物的毒理學作用183
8.1植物毒素183
8.1.1種類及作用機制183
8.1.2毒性效應191
8.2動物毒素193
8.2.1兩棲和爬行類動物毒素193
8.2.2昆蟲毒素194
8.2.3蠍毒和蜘蛛毒195
8.2.4有毒魚類196
8.2.5海生無脊椎動物196
8.3真菌毒素197
8.3.1種類及作用機制197
8.3.2毒性效應200
8.4細菌毒素201
8.4.1種類202
8.4.2細菌外毒素的作用機制和毒性效應202
8.4.3細菌內毒素的作用機制和毒性效應204
8.5病原微生物的毒害作用204
8.5.1種類204
8.5.2對人與動物的毒害作用205
8.5.3對植物的毒害作用205
8.5.4病毒及其毒害作用206
8.6有害微生物群落對環境質量的影響207
第9章環境毒理學分論208
9.1複合污染的環境毒理學208
9.1.1複合污染的概念與分類208
9.1.2複合污染的特點與聯合效應現象209
9.1.3複合污染的指標體系211
9.1.4複合污染的生物學效應及其機制213
9.2土壤環境毒理學218
9.2.1土壤污染218
9.2.2土壤污染物的環境行為219
9.2.3土壤污染的生物毒性效應220
9.3水環境毒理學223
9.3.1水體污染與水體自淨223
9.3.2污染物在水體中的環境行為224
9.3.3水體污染對生物及人體的毒性效應227
9.4大氣污染毒理學229
9.4.1大氣污染與大氣自淨作用229
9.4.2大氣污染物的環境行為229
9.4.3大氣污染的生態毒理學效應232
9.4.4室內空氣污染及其毒性效應234
第10章環境毒理學常用研究方法237
10.1動物毒理學常用實驗方法237
10.1.1急性毒性實驗237
10.1.2毒物蓄積的研究方法241
10.1.3亞慢性和慢性毒性實驗243
10.1.4致癌性實驗244
10.1.5致突變性實驗246
10.1.6致畸性實驗251
10.2植物毒理學常用研究方法253
10.2.1有害氣體的染毒技術253
10.2.2複合污染毒性的形態學與解剖學研究254
10.2.3複合污染毒性的生理生化研究254
10.2.4複合污染的細胞遺傳毒理學研究255
10.3陸地生態毒理學研究方法256
10.3.1陸地植物生態毒性測試256
10.3.2土壤微生物及無脊椎動物測試257
10.3.3鳥類和陸生哺乳動物實驗259
10.4淡水生態毒理學研究方法259
10.4.1微生物實驗260
10.4.2初級生產者實驗261
10.4.3無脊椎動物實驗261
10.4.4淡水魚類實驗262
10.4.5沉積物毒性的生物實驗262
10.4.6淡水生態系統實驗263
10.5海洋與河口生態毒理學研究方法264
10.5.1初級生產者毒性研究264
10.5.2無脊椎動物毒性研究265
10.5.3魚類毒性研究266
10.5.4沉積物毒性的生物檢測267
10.5.5生態系統實驗267
第11章生態風險評價269
11.1生態風險評價的內涵和意義269
11.1.1基本概念269
11.1.2生態風險評價的內涵271
11.1.3生態風險評價的意義271
11.2生態風險評價發展歷程272
11.2.1國外發展歷程272
11.2.2國內發展歷程273
11.3生態風險評價的內容273
11.3.1環境化學物的風險評價策略273
11.3.2生態風險評價的框架體系274
11.3.3生態風險評價的主要內容276
11.3.4生態風險評價的方法學277
11.4生態風險評價程式及生態風險管理279
11.4.1生態風險評價程式279
11.4.2生態風險評價舉例——農藥生態風險評價281
11.4.3生態風險管理282
11.5化學品生態風險評價信息系統簡介282
11.5.1綜合風險信息系統282
11.5.2有毒化學品資料庫283
11.5.3化學品信息網284
參考文獻285
3.2.4環境污染物的聯合毒性作用55
3.3外源化合物的毒性效應57
3.3.1個體水平的毒性效應57
3.3.2種群水平的毒性效應61
3.3.3群落和生態系統水平的毒性效應64
3.4外源化學物的毒性作用機理66
3.4.1分子水平的毒性作用66
3.4.2化學污染物的三致作用71
3.4.3細胞與亞細胞水平的毒性作用74
3.5影響毒性作用的因素76
3.5.1環境污染物的結構與性質76
3.5.2生物因素79
3.5.3非生物因素80
3.5.4接觸條件82
第4章環境毒理學方法論83
4.1生物學指標的概念及套用原理83
4.1.1生物學指標的概念83
4.1.2生物學指標的選擇與套用基礎83
4.2生物耐受性與指示作用84
4.2.1生物耐受性機制84
4.2.2敏感性指示種和耐污性指示種84
4.3生物學指標85
4.3.1生化標誌物的選擇原則85
4.3.2常用分子生物標誌物85
4.3.3指示生物89
4.3.4種群和群落指標91
4.4環境毒理學模型93
4.4.1毒理學模型的分類93
4.4.2常見的模型種類94
4.4.3環境毒理學模型的優點和不足95
4.5生態系統毒理學研究方法96
4.5.1中宇宙和微宇宙96
4.5.2全系統操控98
4.6研究方法的選擇98
4.7複合污染的研究方法100
4.7.1研究的技術路線100
4.7.2試驗材料的選擇100
4.7.3實驗方法的選擇及條件確定101
4.7.4實驗設計101
第5章無機污染物的毒性效應106
5.1金屬污染物的生態行為和毒性106
5.1.1汞106
5.1.2鉛109
5.1.3鎘111
5.1.4鉻112
5.1.5銅114
5.1.6鎳117
5.1.7鉈118
5.2非金屬污染物的生態行為和毒性120
5.2.1硒120
5.2.2磷122
5.2.3氟124
5.2.4砷125
5.2.5臭氧127
5.2.6氯氣129
5.3非金屬無機化合物的生態行為和毒性129
5.3.1一氧化碳129
5.3.2二氧化硫130
5.3.3氮氧化物131
5.3.4氰化物133
5.4顆粒物134
5.4.1性質134
5.4.2污染源134
5.4.3顆粒物的毒性134
第6章有機污染物的毒性效應137
6.1農藥137
6.1.1農藥的環境行為和環境效應137
6.1.2有機氯農藥138
6.1.3有機磷農藥140
6.1.4氨基甲酸酯類農藥142
6.1.5苯氧羧酸類除草劑143
6.1.6二吡啶基除草劑144
6.1.7三嗪類除草劑144
6.2多氯聯苯145
6.2.1理化性質146
6.2.2吸收、分布與排泄146
6.2.3毒性效應146
6.3多環芳烴147
6.3.1環境中多環芳烴的來源147
6.3.2理化性質148
6.3.3環境行為148
6.3.4吸收、分布與排泄148
6.3.5毒性效應149
6.3.6致癌機理150
6.4二英類化合物150
6.4.1環境中二英的來源150
6.4.2理化性質與環境行為特徵151
6.4.3吸收、分布與排泄151
6.4.4毒性效應152
6.4.5分子毒性機理153
6.5環境內分泌干擾物153
6.5.1來源與分類154
6.5.2毒性作用機制154
6.5.3對雄性生殖系統的影響156
6.5.4對雌性生殖系統的影響156
6.5.5致癌毒性156
6.6石油157
6.6.1石油污染物的環境行為157
6.6.2石油污染的環境效應157
6.6.3原油及石油餾分的毒性效應159
第7章輻射與超音波的毒性效應162
7.1電離輻射的生物效應162
7.1.1輻射源162
7.1.2輻射生物效應的分類163
7.1.3分子水平的毒性效應163
7.1.4細胞與亞細胞水平的毒性作用165
7.1.5個體水平的毒性效應166
7.1.6生態效應167
7.1.7實例研究——車諾比事件167
7.2光輻射的生物效應169
7.2.1光輻射及其生物吸收169
7.2.2組織損傷效應170
7.2.3生物大分子損傷效應172
7.3電磁輻射的生物效應173
7.3.1生物體對電磁能量的吸收173
7.3.2熱效應、非熱效應和累積效應174
7.3.3三致作用及對植物的誘變作用175
7.3.4對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不良影響176
7.3.5電磁輻射對基因的影響179
7.4超音波與噪聲的生物效應179
7.4.1超音波的生物效應179
7.4.2噪聲的生物效應181
第8章生物毒素與病原微生物的毒理學作用183
8.1植物毒素183
8.1.1種類及作用機制183
8.1.2毒性效應191
8.2動物毒素193
8.2.1兩棲和爬行類動物毒素193
8.2.2昆蟲毒素194
8.2.3蠍毒和蜘蛛毒195
8.2.4有毒魚類196
8.2.5海生無脊椎動物196
8.3真菌毒素197
8.3.1種類及作用機制197
8.3.2毒性效應200
8.4細菌毒素201
8.4.1種類202
8.4.2細菌外毒素的作用機制和毒性效應202
8.4.3細菌內毒素的作用機制和毒性效應204
8.5病原微生物的毒害作用204
8.5.1種類204
8.5.2對人與動物的毒害作用205
8.5.3對植物的毒害作用205
8.5.4病毒及其毒害作用206
8.6有害微生物群落對環境質量的影響207
第9章環境毒理學分論208
9.1複合污染的環境毒理學208
9.1.1複合污染的概念與分類208
9.1.2複合污染的特點與聯合效應現象209
9.1.3複合污染的指標體系211
9.1.4複合污染的生物學效應及其機制213
9.2土壤環境毒理學218
9.2.1土壤污染218
9.2.2土壤污染物的環境行為219
9.2.3土壤污染的生物毒性效應220
9.3水環境毒理學223
9.3.1水體污染與水體自淨223
9.3.2污染物在水體中的環境行為224
9.3.3水體污染對生物及人體的毒性效應227
9.4大氣污染毒理學229
9.4.1大氣污染與大氣自淨作用229
9.4.2大氣污染物的環境行為229
9.4.3大氣污染的生態毒理學效應232
9.4.4室內空氣污染及其毒性效應234
第10章環境毒理學常用研究方法237
10.1動物毒理學常用實驗方法237
10.1.1急性毒性實驗237
10.1.2毒物蓄積的研究方法241
10.1.3亞慢性和慢性毒性實驗243
10.1.4致癌性實驗244
10.1.5致突變性實驗246
10.1.6致畸性實驗251
10.2植物毒理學常用研究方法253
10.2.1有害氣體的染毒技術253
10.2.2複合污染毒性的形態學與解剖學研究254
10.2.3複合污染毒性的生理生化研究254
10.2.4複合污染的細胞遺傳毒理學研究255
10.3陸地生態毒理學研究方法256
10.3.1陸地植物生態毒性測試256
10.3.2土壤微生物及無脊椎動物測試257
10.3.3鳥類和陸生哺乳動物實驗259
10.4淡水生態毒理學研究方法259
10.4.1微生物實驗260
10.4.2初級生產者實驗261
10.4.3無脊椎動物實驗261
10.4.4淡水魚類實驗262
10.4.5沉積物毒性的生物實驗262
10.4.6淡水生態系統實驗263
10.5海洋與河口生態毒理學研究方法264
10.5.1初級生產者毒性研究264
10.5.2無脊椎動物毒性研究265
10.5.3魚類毒性研究266
10.5.4沉積物毒性的生物檢測267
10.5.5生態系統實驗267
第11章生態風險評價269
11.1生態風險評價的內涵和意義269
11.1.1基本概念269
11.1.2生態風險評價的內涵271
11.1.3生態風險評價的意義271
11.2生態風險評價發展歷程272
11.2.1國外發展歷程272
11.2.2國內發展歷程273
11.3生態風險評價的內容273
11.3.1環境化學物的風險評價策略273
11.3.2生態風險評價的框架體系274
11.3.3生態風險評價的主要內容276
11.3.4生態風險評價的方法學277
11.4生態風險評價程式及生態風險管理279
11.4.1生態風險評價程式279
11.4.2生態風險評價舉例——農藥生態風險評價281
11.4.3生態風險管理282
11.5化學品生態風險評價信息系統簡介282
11.5.1綜合風險信息系統282
11.5.2有毒化學品資料庫283
11.5.3化學品信息網284
參考文獻285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