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族長鼓舞(小長鼓舞)

瑤族長鼓舞(小長鼓舞)

瑤族長鼓舞(小長鼓舞),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小長鼓舞是瑤族支系“過山瑤”的民間傳統舞蹈,主要流傳於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瑤族聚居地,表演時,舞者在嗩吶伴奏下,手握長鼓邊敲邊舞,因其鼓形較小,為區別於瑤族另一支系排瑤的“長鼓舞”,而稱“小長鼓舞”。小長鼓舞起源於瑤族先民對民族的圖騰崇拜以及對祖先的敬祭信仰,多在盤王節、春節或喜慶豐收、祭祀先祖“還盤王願”以及一些祭祀禮儀中表演,以示對盤王和祖先的敬祭及迎祥納福的祈願。小長鼓舞有“七十二套路”之稱,主要包括“蓋新房舞”和“造鼓舞”,其中蓋新房舞以“蓮花蓋頂”“漂洋過海”“金雞展翅”等動作表現“尋屋地”“挖屋地”“砍木”“上樑”等蓋新房的全過程;造鼓舞的基本動作有尋鼓木、砍鼓木、量鼓木、架馬、鋸鼓木、刨鼓木等,總計12個,表現出祖先“造鼓”的全過程。

2011年5月23日,瑤族長鼓舞(小長鼓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6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瑤族長鼓舞(小長鼓舞)
  • 申報地區:廣東省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
  • 批准時間:2011年
  • 遺產編號:Ⅲ-60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級別:國家級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動作特徵,伴奏樂器,服裝特徵,道具特點,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小長鼓舞的起源久遠,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筆記小說大觀》引明刻本《嶺南雜記》記載:“粵有瑤種,古長沙、黔中、五溪之蠻……以砂仁、豆、芋、楠、漆、皮、藤為利,竭則又他徙……捕獸飲酒,擊長鼓為樂。”其中所指的瑤族,乃是“竭則又他徙”的過山瑤。“擊長鼓為樂”,來自“古長沙、黔中、五溪之蠻”,從發祥地來看,與宋代沈遼《踏瑤曲》中描寫的“湘江東西踏盤王”“樂神打起長腰鼓”可互為印證。《隋書·地理志》卷三十一記載:“長沙郡(又雜)有夷(蜓),名曰‘莫瑤’……武陵、巴陵、零陵、桂陽、澧陽、衡山、熙平皆同焉”。其中的熙平郡,便是後來的連山縣,可見,隋朝時期,古長沙、黔中、五溪之瑤族已南遷入粵。按此推算,小長鼓舞應該是隋朝時期隨瑤胞南遷而流傳入粵。小長鼓舞中具有典型意義的程式性動作“蓮花蓋頂”“飄搖(洋)過海”和“行江”等產生的年代應在古長沙五溪的瑤民大舉南遷之後。據史料記載,瑤族由湘、鄂一帶遷徙至湘、桂、粵邊境一帶的路線,經過洞庭湖、湘江和沅水,舞蹈中“飄搖過海”和“行江”動作的產生,便是瑤族遷徙生活的形象而又真實的歷史寫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在姐妹藝術的相互影響和促進下,小長鼓舞的鼓花技巧有了新的發展,派生出了“跨腿鼓花”“翻打鼓花”和“拋鼓鼓花”等動作。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小長鼓舞主要以建造房屋為表現內容,舞蹈根據現實生活中建房的程式模擬建房的二十四個動作,以表現建房勞動的全過程。小長鼓舞向來有“七十二套路”之稱,所謂“套路”是舞蹈在表現建房的二十四個程式時,將二十四個表現性動作分別與“蓮花蓋頂”和“飄搖過海”(或“行江”)兩個程式性動作相結合構成相對獨立的二十四組,每組稱為一套,每套由三個動作組成,即:“蓮花蓋頂”、表現性動作、“飄搖過海”(或“行江”),每套動作均需在東、北、西、南四個方位上各表演一次,回到原位後再做第二套,使其七十二個動作形成統一的整體,以塑造完整的藝術形象。由於各個程式性動作在創造藝術形象中有不同功能,故在貫串形式上有其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蓮花蓋頂”對於呈現藝術形象起著主導作用,因而置於每套動作的首位;“飄搖過海”或“行江”,則是轉換位置必不可少的、起著緊密銜接的“橋樑”作用,因此置於每套動作之尾。小長鼓舞有二人表演和四人表演兩種形式,一般由男性表演。1949年後,也有男女對舞,其中能體現小長鼓舞特色、難度較高的表演是兩人同站在一張米見方的八仙桌上對鼓。由於是高台舞之,所以兩人的對鼓、打鼓花等一招一式、一舉一動都必須配合嚴謹、默契。此外,舞蹈首尾還有“拜鼓”和“行禮”的禮儀性表演,世代因襲,也成為一種固定的表演程式。

動作特徵

小長鼓舞的基本動作共有二十七個,其中大部分來源於模擬造屋起屋的勞動(下稱“表現性動作”),小部分是對自然景物形象進行抽象藝化的概括(下稱“程式性動作”),其中表現性動作有“轉天轉地”“尋屋地”“挖屋地”“鏟屋地”“平屋地”“量屋地”“墊石腳”“砍木”“量木”“鋸木”“背木”“架木馬”“承木”“鑿木”“立柱”“串方”“承低”“承高”“上樑”“拉梁”“上八方”“安門”“安神位”“蓋房”,總計二十四個;程式性動作有“蓮花蓋頂”“飄搖過海”“行江”,其中,“蓮花蓋頂”是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義的動作,它將“小蓮花”和“大蓮花”的技巧與下肢“蹲顫”和“撇拐蹲轉”的基本動律有機結合而成,技巧高、難度大。小長鼓舞表演另有造鼓舞的基本動作12個,有尋鼓木、砍鼓木、量鼓木、架馬、鋸鼓木、刨鼓木、挖鼓心(又稱“鑽天鑽地”)、斗鼓木、修鼓木、聽鼓、封鼓、謝禮等。
瑤族長鼓舞(小長鼓舞)
小長鼓舞
小長鼓舞還有高、中、低樁之分(指舞者打鼓時所蹲的程度)初學者踩高樁,熟練者踩中樁,功力佳者踩低樁。踩低樁者雙腿保持矮步,在全蹲的基礎上做完全套動作,打擊各種鼓花。踩低樁者比較辛苦,能鍛鍊人的意志,也能反映舞者的水平。

伴奏樂器

小長鼓舞伴奏樂器有鼓、小鑼、鈸、堂鑼等,打鼓者單手執槌敲擊。鏺的奏法是擊鈸後將兩鈸相貼,拉出“查——斜”的聲音。嗩吶吹奏的隨意性較強,僅為烘托氣氛,一般在舞蹈開始和中間,或高潮時出現。

服裝特徵

小長鼓舞表演者頭扎一端帶穗(垂於左側)的黑色布頭巾,身穿黑色鑲白邊的對襟上衣,扎黑或藍色腰帶,穿黑色中式褲,褲腳鑲白、藍(紅)色邊,穿黑布鞋。

道具特點

小長鼓是小長鼓舞的重要舞具,是為舞蹈提供鼓點節奏的打擊樂器,它由木質輕盈的泡桐木製作,長二尺三寸,中間的鼓腰細至一般成年人指掌可握,兩端圓形,大小如一,裡面挖空,外蒙優質獸皮,可擊出清脆聲音。鼓身漆以紅色,繪有色調對比強烈的烏龜背殼花紋圖案,花邊以起伏有序的“狗牙花”裝飾,獸皮繃釘處裝飾一圈金黃色花穗,以增色添彩。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小長鼓舞以獨特表現形態,形象反映了瑤族先民生產生活的情形,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
傳承狀況
隨著歷史的變遷,小長鼓舞逐漸陷入青黃不接、後繼乏人的困境,不少套路已經失傳,急待引起重視,進行搶救和保護。
傳承人物
趙新花,女,1963年生,廣東省清遠市人,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小長鼓舞,趙新花自幼師從老藝人趙成見學習瑤族高台小長鼓舞的套路,熟練掌握高台小長鼓舞的舞法。
趙朝雄,男,1976年生,廣東省清遠市人,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小長鼓舞,趙朝雄自1992年開始跟隨父親趙文貴完整學習瑤族小長鼓舞的傳統套路。在技藝方面,趙朝雄完整、熟練掌握傳統瑤族小長鼓舞的傳統套路,舞蹈動作具有獨特的表現力。
保護措施
2007年,趙朝雄為民族歌舞劇團的演員傳授瑤族小長鼓舞“蓋新屋”傳統套路。
2008年,第十屆瑤族盤王節期間,趙朝雄為參演的村民傳授小長鼓舞舞蹈技巧。
2010年開始,趙朝雄先後在村中及縣城中國小向年輕人以及中國小教師傳授小長鼓舞舞蹈技巧。
趙新花先後教授了多位小長鼓舞學徒,並參加了瑤族高台小長鼓舞隊的表演及指導工作。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文化館獲得“瑤族長鼓舞(小長鼓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瑤族長鼓舞(小長鼓舞)項目保護單位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展演
2008年,小長鼓舞在中國第十屆瑤族盤王節開幕式中進行了表演。
2018年11月,小長鼓舞在2018嶺南非遺旅遊文化節中進行了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