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宇村,明泰昌元年(1620年),另一說為清康熙年間(1662-1772年),于姓自文山後村遷此建村定居,取瑞兆新宇之意,命村名瑞宇。後潘姓自萊陽三里莊遷入,邱、蘇、孫等姓也相繼來村落戶。 瑞宇村位於海陽市西南部,地處東經120°56′,北緯36°44′。北與汪格莊為鄰,南與趙疃山泊相連,東與杏家莊一山之隔,西與西寨頭村隔河相望。1984年隸屬趙疃鄉。2000年撤趙疃鄉後,劃歸行村鎮管轄。距行村鎮政府駐地10公里,距海陽市政府駐地20公里。 全村轄區總面積約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17.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蔬菜、蘋果等。 2002年,全村411戶,1041人。有於、潘、邱、蘇、孫、趙等6姓,均為漢族,其中於姓人口較多,占6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瑞宇村
- 所屬地區:山東省
- 地理位置:海陽市政府駐地20公里
- 國籍:中國
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地圖信息,
大事記
1943年5月本村民兵副隊長於鳳鳴,在瑞宇村、東村莊之間的公路上埋下2顆地雷,炸死炸傷日偽軍5名。
1945年1月膠東軍區武委會調於鳳鳴帶領爆炸組4人,去蓬萊執行任務。10餘天中,教部隊、民兵600多人學會爆炸技術。其間布雷封鎖大辛店據點,斃、傷敵軍40多人,受膠東武委會通令嘉獎。
同年春本村解放。
同年日軍進村掃蕩,燒毀房屋18間。村黨支部組織委員於奎林埋下1顆地雷,炸死日軍軍官1人。民兵於在哲用土槍擊斃日軍1名,後壯烈犧牲。
1954年本村相繼成立了鴻新、鴻利兩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8年冬村集體投入勞力30萬個,搬運土石300萬立方米,建成容量為40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灌溉面積66.7公頃。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7年秋村集體投資8萬元,建成村民吃水與農田灌溉為一體的水利工程。
1999年秋全村開通了有線電視。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30公斤,總產22.88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達到386公斤,總產67.94萬公斤。1983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達到500公斤,比1978年增長了114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492公斤,總產34萬公斤。
1987年以來,村黨支部從本村的實際出發,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特別是1995年以來,黨支部積極鼓勵引導民眾,打破傳統種植結構,改變單一種植模式,發動民眾進行規模養豬、養雞等,建蔬菜大棚80個,栽植桑樹3.3公頃,種植紅提葡萄2公頃,其它經濟作物6.7公頃。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644萬元,其中農業收入545萬元,林業收入19萬元,畜牧業收入80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主要有手工業,多為兩三人合夥烤制燒餅、點心等,從業人員20多人,收入僅夠自給。1966年以來,草製品加工成了村民重要產業。此後,村集體相繼建成了磨坊、油坊、粉坊等。1999年,村集體又扶持發展了一家個體羊毛衫加工廠,常年收入10萬元。2002年,全村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20人,收入158萬元,其中工業收入132萬元,建築業收入26萬元。
第三產業改革開放後,村黨支部積極引導扶持村民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1995年以來,先後發展起農機維修、電氣焊加工及商店、理髮店、加油站等。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06人,收入378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121萬元,商飲、服務業收入257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44年,成立瑞宇初級國小。1972年,村集體投資2萬元,建起寬敞明亮的新校舍15間,配備了新桌、凳,實現了國小1-5年級讀書不出村。後又辦起了幼稚園,幼兒免費入園。2002年,有教師6人,學生150多人。自建國至2002年,由原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38人。瑞宇村的業餘劇團是海陽市戲曲文化的主要流派之一,在當地也小有名氣,參與人員達50餘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僅100公斤左右,過的是半年糠菜半年糧的日子。建國後,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全村人均糧食38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490公斤,全村收入18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20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75輛,機車45輛,電話156部,彩電317台,電冰櫃29台,洗衣機14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彎彎曲曲,凹凸不平。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1985年,村對房屋建設及街道進行了統一規劃。到2002年,全村新建房屋98幢,402間,人均住房面積達到25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8年以來,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壯大,村民福利逐步提高。1979年,村集體購買日立牌21英寸彩電1台。1985年,集體購買16mm電影放映機1台,豐富了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1982年,投資5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1997年,村集體投資8萬元,建成村民吃水與農田灌溉為一體的水利工程。1999年投資近4萬元,安裝了有線電視。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2年3月9日,上級黨組織領導人蔡永福、祁長安,在本村於贏德東廂房內秘密發展了第一批共產黨員於奎林、於天德、於江亭。同月,又發展了於在沛、於在俊、潘吉林、邵京蘭等4人入黨,並主持建立黨支部,於在沛任黨支部書記,潘吉林任組織委員,於在俊任宣傳委員。在黨支部領導下,先後開展了反奸、反特、反惡霸鬥爭,積極組織支前隊參加淮海、渡江等戰役。以後有潘吉林、於在俊、於洪雲、于振德、潘吉清、於在澤、潘吉南、潘吉亭、潘興明、於明南先後任黨支部書記。1996年3月起,於文秋任村黨支部書記。2002年,全村有黨小組4個,黨員52名。於文秋任職以來,村黨支部多次被中共海陽市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3月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民兵、治安、青年、婦女等組織。1996年,村委被海陽市人民政府評為模範村民委員會。到2002年,曾擔任村主要行政負責人的有潘吉林、於洪雲、于振德、於永德、於孟林、潘吉清、潘吉初、潘吉南、於林全、於鳳堂、於明龍、潘興明、於慶壽、於文秋、於令軍。1999年,於令軍當選首屆直選村民委員會主任。2002年4月,於文秋當選村委主任。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海陽市二零二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