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有關琵琶的記載最早出現在2000年前。如
東漢年(公元前25 --220年)學者劉熙在《釋名》一書中寫到: "枇杷, 推手前曰枇, 引手卻曰杷, 像其鼓時, 因此為名"。但琵琶形狀與今天的不同, 其形狀為直頸,園形音箱,音位和弦數不固定。 弦數為四 五 六條不等. 這種琵琶當時被稱作 "秦琵琶" 或 "秦漢子"。實際上它就是今天我國民樂器中阮的前身。其名字來源於晉代
竹林七賢中的阮鹹。阮鹹以善彈這種琵琶而著稱。後人就把這種樂器稱作“阮鹹”,簡稱為阮。而琵琶之名讓給了後來的曲項琵琶。
到了公元五、六世紀隨著中國與西域民族商業和文化交流的加強, 從中 亞地區傳入一種曲項琵琶, 其形狀為曲頸,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今天在阿拉伯國家常見的烏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爾巴特琴(Barbat)。橫抱琵琶用撥子演奏。這種琵琶當時人稱“胡琵琶”,而且還出現過一批高超的演奏家,使得這種琵琶在當時很流行,連皇室都開始熱衷於聽“胡樂”。後來人們結合胡琵琶,對原來的"秦琵琶"進行改造發展而形成今天還有保存的唐代琵琶。此後又進一步改造,使其從音色到造型更適合中國人的口味。現代琵琶就是由這種唐琵琶演變發展而來的。
到了唐代後期琵琶從演奏技法到製作構造上都得到 了很大的發展。在演奏技法上最突出的改革是由橫抱演奏變為豎抱演奏, 由手指直接演奏取代了用撥子演奏。琵琶構造方面最明顯的改變是由四個音位增至十六個(即四相十二品)。同時它的頸部加寬,下部共鳴箱由寬變窄, 便於左手按下部音位。由於以上這倆項改革,琵琶演奏技法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據統計琵琶的指法共有五六十種。歸納起來,右手指法分倆個系統:一、輪指系統,二、彈挑系統。左手指法也分倆個系統:一、按指系統, 二、推拉系統。
到了公元十五世紀左右,琵琶已擁有一批以《
十面埋伏》和 《霸王卸甲》為代表的武曲以及以《月兒高》《思春》和《昭君怨》 為代表的文曲。所謂武曲,其特點是以寫實和運用右手技法為主; 所謂文曲,其特點是以抒情和運用左手技法為主。這些樂曲已經成為中華民族音樂的瑰寶、琵琶藝術的珍品。
到了民國時期,已開始按照十二平均律增加琴碼,標準的琵琶已有八相三十品,琵琶表現力和適應力大大加強,不僅可以演奏傳統樂曲,而且可以演奏西洋和現代作品,並且有利於與交響樂隊合作。 為後來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到了公元二十世紀中後期,琵琶藝術又有了新的發展,在琵琶製作方面,原來用的絲質弦改成了尼龍鋼絲弦,有的甚至採用銀弦,加大了琵琶音量和共鳴。在技法上左手大拇指以及和弦的運用使琵琶的表現力再次大大提高。由此湧現出一大批融傳統音樂和現代作曲理論為一體的優秀的獨奏作品, 而且還出現了與各種樂器的重奏以及與小樂隊和交響樂隊的琵琶協奏曲。 到了二十一世紀琵琶不僅在中國呈現出回復盛唐時期的景象,而且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音樂愛好者的關注。不少傳統樂曲和當代作品受到中外聽眾喜愛。
平湖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在漫長的歲月中,平湖人民創造了豐富多彩、十分珍貴的文化遺產。2004年至2006年的三年時間裡,在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民族民間資源普查工作,經過廣大文化工作者和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在非遺普查中,共收集7000多條信息,立項600多項,平湖派琵琶、平湖鈸子書、、已列入國家級名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著平湖人民特有的精神財富,體現了平湖人民勤勞、聰明和強大的生命力的創造力。
藝術特色
平湖派琵琶藝術的演奏特色主要體現在右手輪指技法上。輪指,是琵琶演奏技法中最基本也是最富特色的一種技法,五個手指根據音符時值的長短似車輪一樣圓滿無痕並按一定軌跡作連綿不斷地規律運動(全輪)。輪指主要有上、下出輪兩種。上出輪是食、中、無名指依次彈下,然後大指跳上。而平湖派琵琶基本採用下出輪,兼用上出輪,如《滿將軍令》中的輪指就要求用上出輪。兩種輪指方法其藝術效果大致相仿,但細微差異客觀存在,前者聲緩且長易圓,後者清健圓活易密。
除此之外,平湖派琵琶還有“蝴蝶雙飛”、“抹復掃”、“七操”、“馬蹄輪”、“掛線輪”等特色技法。平湖派琵琶藝術風格以豐漫華麗、堅實淡遠著稱,它反對華而不實,矯揉造作,故弄虛玄,要求準確地營造意境和抒發人物的情感,使聽眾受感染而共鳴。
平湖派琵琶聞名遐邇,是中國近現代歷史上影響最大的四大琵琶流派之一。1895年,四代家傳琵琶技藝的浙江平湖人李芳園整理和彙編的《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譜》出版,被認為是平湖派琵琶形成的重要標誌,開闢了琵琶園地的重要藝術流派——平湖派。經歷此後數十年的洗鍊,平湖派琵琶終於成為我國民族音樂領域的奪目奇葩。
平湖派的演奏既有文曲又有武曲,文曲以技藝細膩見長,常配以虛幻舒緩的動作,加強餘音效果;武曲則講究氣勢,以下出輪為主。平湖派琵琶對當今琵琶的各種風格的形成有相當的影響。20世紀中葉,即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平湖人朱英被公認為平湖派琵琶的代表人物。朱英9歲時,師承李芳園的徒弟吳柏君學習琵琶演奏技藝,並首創了左手大指按托以彈奏琵琶的方法,突破了琵琶彈奏中不用小指的禁區,開創了琵琶彈奏中倒掄的指法技藝。
2008年6月14日,平湖派琵琶被收入國務院公布的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瀛洲古調派 明末清初,北派琵琶傳入崇明近區,賈公達是北派琵琶名家通州人士白在湄之高徒。賈公達之後有“指音堅勁”的范正奎,“熟習轉關護索之法”的李連城,還有“通曉音律”的宋楚玉。正是那個時期,幾代名家柔和了南北琵琶演奏風格,並受崇明風土人情的薰陶,由承襲向“自出新意”發展,逐漸形成了“瀛洲古調”。
瀛洲古調派
代道光、鹹豐年間,崇明島上出現了王東陽、盧明章、蔣泰、黃秀亭等藝高蓋眾的琵琶高手,通過他們承上啟下,不斷發展出新,使“瀛洲古調”的曲調和技法得到了完善和提高,奠定了自成一派的基礎。
清末民初時期,又出現了沈肇州、樊紫雲、劉天華、徐立蓀、施頌伯、樊少雲等名揚神州的大師。“瀛洲古調派琵琶”從此聞名於世。
上世紀四十年代,該縣“瀛洲古調”傳人楊序東、周念文、趙志山,被並稱為“琵琶三傑”。
“瀛洲古調”琵琶曲在傳承過程中,不斷擴大影響而名震中外。
浦東派
浦東派琵琶之主要藝術特徵為:演奏武曲氣勢雄偉、演奏文曲沉靜細膩。尤其是彈奏武曲,往往運用大琵琶,講究開弓飽滿、力度強烈,固而保存和發展了一些富有海派特色演奏方法;指法特點為“輪滾四條弦(同時配以弦數變化),並弦(四條,或三條、或二條),大摭分(四弦並發),掃撇、拖奏,各種夾彈和夾掃,多樣的吟法,音樂變化奏法及鑼鼓奏法“等;根據林石城先生生前曾說,演奏浦東派琵琶首先要有“以海一樣的胸懷”追求大氣,對各派的藝技,要有海納百川、博採眾長的追求,努力使之成為“中國派”的琵琶藝術。
代表作品
1918年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師、“瀛洲古調”琵琶大師沈肇州應邀在滬為孫中山先生演奏“瀛洲古調”,中山先生稱其為“絕技”。上海英商百代公司特請沈肇州灌制了《漢宮秋月》、《昭君怨》、《十面埋伏》三首“瀛洲古調琵琶曲”。
國樂大師劉天華師從沈肇州學習了“瀛洲古調”,並把這些樂曲帶到各地演奏,還於1928年到高亭唱片公司灌制了主要樂曲《飛花點翠》,對推廣“瀛洲古調”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923年,家住崇明小豎河的琵琶高手施頌伯應日本音樂界邀請,到東京、大阪、名古屋、長崎等地演奏“瀛洲古調”,極受歡迎。上海《時報》譽施頌伯為“琵琶博士”。
早期的“瀛洲古調”琵琶曲譜為工尺譜,通過手抄傳承。1916年,沈肇州首次編纂出版了《瀛洲古調》,收入樂曲四十五首,由慢板二十二首,快板十七首,文板五首,武板一首組成。是“瀛洲古調”具有代表性的精華曲目。
1936年,沈肇州的弟子徐立蓀再版“瀛洲古調”時加入“通論”,“入門練習曲”和“音樂初津”稱為《梅庵琵琶譜》。
1941年,曹安和、楊蔭瀏根據劉天華傳授的“瀛洲古調”中的十二首樂曲,用工尺譜和五線譜兩種譜式編印出版了《文板十二曲》琵琶譜。
1946年,《雅韻集琵琶譜》中收入簡譜版的“瀛洲古調”“文板十二曲”。
1984年,陳恭則、樊伯炎、殷榮珠整理出版了由樊少雲、趙志山等傳譜的《瀛洲古調曲選》,收入曲目二十首。
1997年出版的《中國琵琶名曲薈萃》收入“瀛洲古調”十一首。
崇明派琵琶指法要求:“捻法疏而勁,輪法密而清”,主張“慢而不斷,快而不亂,雅正之樂,音不過高,節不可促”。尤其輪指以“下出輪”見長,故而音色細膩柔和,善於表現文靜、幽雅的情感,具有閒適、纖巧的情趣。同時“重夾輕輪”,偏愛單音與夾彈,認為“輪指雖易入耳,然多則犯低而失雅”。因此,其曲目多為文板小曲,其中著名的《飛花點翠》、《昭君怨》等慢板、文板樂曲,典雅端正。《魚兒戲水》等小曲,則充滿了生活的情趣。每首小曲都描寫了一個場景或事物,與崇明的民風、民俗、民情息息相關,是典型的標題音樂,並通過琵琶惟妙惟肖的表達出來。每個小曲可以獨立演奏,也可以將不同的小曲組合連貫演奏,是我國琵琶流派中絕無僅有的。
崇明地區的“瀛洲古調派琵琶”傳人在解放初時約有二十多人,由於種種原因,傳承不正常,能演奏者不到十人。為了不使這堪稱一絕的流派不失傳,2005年開始,有“瀛洲古調”琵琶傳人在少兒民樂班中進行傳授,但步履維艱
浦東派自明清以降,琵琶南北兩大流派中的南派琵琶有了大發展,尤以上海地區為最。舊時,由於受儒家文化思想薰陶,認為彈琵琶,是一種清雅藝術,因此,好些家長喜歡讓子女學琴。在琵琶演奏的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流派。浦東派琵琶始祖為清乾隆南匯人鞠士林,為聞名滬上的“鞠琵琶”,其徒王東田被知音譽為“江南第一手”,第三代傳人陳子敬(1837—1891橫沔人)曾被清王朝召京為醇親王教授琵琶,賜三品官帶,受封“天下第一琵琶”。陳子敬的代表傳人沈浩初(1889—1953黃路人)匯先人琵琶之精髓博採眾長、獨樹一幟,編著《養正軒琵琶譜》。民國年間,沈浩初師弟胡簋銘(新場人)應日本大阪琵琶會之邀掛牌演奏浦東派琵琶。沈浩初高足林石城先生(橫沔人)於1956年應聘為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再傳劉德海葉緒然等一大批學生,並在各大專業院校教授琵琶。林石城和他的學生們還赴20多個國家演奏。以林石城先生為代表的浦東派琵琶作為當代中國主要的琵琶藝術流派,不僅保存和發展了一些富有特色的技法,並且他在琵琶製作、改良以及整理、編著浦東派琵琶的曲作和著作方面,其專業影響力已遍及五洲四海。浦東派琵琶傳人分布的區域,主要是在上海南匯;其活動區域卻延伸至上海、江南,甚至到京城。
南匯是中國浦東派琵琶的搖籃。濱臨大海的南匯,自清乾隆嘉慶年間的惠南鎮人鞠士林獨創海洋南匯民族風以來,這裡便成了中國浦東派琵琶的搖籃;一代又一代的引軍人物,構架了浦東派琵琶的金字塔。繼鞠士林之後的六代傳人,分別被知音譽為“鞠琵琶”、“江南第一手”、“天下第一琵琶”、“琵琶聖手”、“琵琶泰斗”(考清《光緒南匯縣誌》、《續志》、《南匯竹枝詞》);大批琵迷,夯實了浦東派琵琶的根基;清音國樂的普及,湧現了大批琵琶傳人;地方戲曲的繁榮,出現了大批琵琶新人;道教音樂的活躍,衍生了一代琵琶高手;民眾文藝的崛起,造就了一批琵琶追星族;藝術教育的掀起,培養了一批琵琶新苗。
浦東派琵琶傳統曲目為:文套,有《夕陽簫鼓》、《武林逸韻》、《月兒高》、《陳隋》,大曲:《普庵咒》、《陽春白雪》、《燈月交輝》;武套為:《將軍令》、《十里》、《霸王卸甲》、《平沙落雁》等。新創作曲目有《青春之舞》、《學生操》等30多首。
傳承意義
琵琶是中國國樂藝術的國粹,而浦東派琵琶是中華民族之花中的精髓,走向大中國琵琶的主流之一。它所演奏的曲目,已成為傳統民間音樂之經典,激盪億萬中國人之心扉。作為南匯人,弘揚自己的民族精神,打出南匯海洋文化的品牌,對於發展海派藝術有著深遠的意義;自清乾嘉誕生至今的浦東派琵琶群體,其代表人物、代表曲目、演奏風格、技藝流派,得到了社會的認同,它標誌著中華民族的歷史與文化的多樣性;紮根於南匯的浦東派琵琶,做好保護傳承發展工作,讓它世代相傳,具有見證中華民族活的文化傳統獨特價值。
目南匯作為浦東派琵琶發源地的傳人已屈指難數,在南匯要營造浦東派琵琶演奏新人,僅靠民間的力量,勢單力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