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琪(理琦)

理琪

理琦一般指本詞條

理琪,原名游建鐸,1908年出生於河南省太康縣一個富裕家庭。1926年,理琪以管理無線電通訊的職業作為掩護,在國民黨軍隊中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34年,理琪被派往上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1937年12月,從濟南獲釋出獄的理琪回到溝於家村,重建中共膠東特委,理琪任書記,呂志恆任副書記。1938年2月收復牟平,在雷神廟休整時,部隊遭增援日軍圍攻。理琪率部突圍時,身中數彈,仍堅持指揮戰鬥,因傷勢過重不幸犧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理琪
  • 別名:游建鐸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08年
  • 逝世日期:1938年
  • 出生地:河南省太康
人物生平,人物事跡,人物榮譽,人物評價,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理琪,原名游建鐸,1908年出生於河南省太康縣一個富裕家庭。1924年,理琪離開太康到開封讀書。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入黨後,理琪受黨的派遣回到家鄉開展革命鬥爭。當年秋天,理琪考入馮玉祥的西北軍無線電學校。
1926年,理琪以管理無線電通訊的職業作為掩護,在國民黨軍隊中從事黨的地下工作。1931年12月,理琪參與鼓動國民黨官兵參加寧都起義的活動,因被敵人發覺,便離開國民黨軍隊,到了中央蘇區。他發揮特長,為紅軍和蘇區無線電通訊事業的建設做出了有益貢獻。
1934年,理琪被派往上海從事黨的秘密工作。當時上海的黨組織常遭敵人破壞,他經常餓著肚子堅持鬥爭。1935年下半年,理琪與黨組織失去聯繫。他千方百計尋找黨組織,終於在1936年春與黨組織取得聯繫,後被派往山東膠東工作。理琪積極開展工作,恢復黨的組織,成立了中共膠東臨時特委,被選為書記。1936年,理琪和特委機關遷移到煙臺。根據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中共膠東臨時特委與煙臺市委合併為膠東特區工委,理琪任書記。同年,由於叛徒告密,理琪被捕。在獄中,任憑敵人拷打、逼問,他堅守黨的秘密,繼續堅持鬥爭。1937年11月,理琪出獄後按照指示回到膠東,建立了一支由共產黨獨立領導的膠東人民抗日武裝。
1937年12月24日,他領導天福山起義,成立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1938年1月,理琪又發動了威海起義。第三軍建立司令部、成立軍政委員會後,理琪任司令員兼軍政委員會主席。
1938年2月初,日軍3000餘人侵占了青島、煙臺等地,理琪率領第三軍在文登、牟平一帶以游擊戰形式打擊、牽制敵人。2月12日,理琪在主持召開軍政委員會緊急會議後,決定親自率領部隊攻打牟平縣城。13日,理琪採取裡應外合的戰術,收復了牟平,俘虜了偽縣長等70餘人,繳槍百餘支。在雷神廟休整時,部隊遭增援日軍圍攻。理琪率部突圍時,身中數彈,仍堅持指揮戰鬥,因傷勢過重不幸犧牲,時年30歲。

人物事跡

理琪初來文登時,住在張修己家,走村串戶了解情況,恢復發展黨組織。理琪很快與張修己的家人處得親如一家,他把張修己的母親稱為“媽媽”,每天都給媽媽請安,每次出遠門回來,都給媽媽帶小禮物。
1935年“一一·四”暴動失敗後,突圍的暴動隊員分別在於得水、王亮的率領下轉入崑嵛山區,組建了一支30多人的崑嵛山紅軍游擊隊,利用崑嵛山得天獨厚的地勢,牽制敵人“清剿”兵力。
在崑嵛山紅軍游擊隊堅持戰鬥的同時,張修己等秘密組建了中共文登臨時縣委,千方百計尋找上級黨組織。1936年1月,共產黨員理琪(原名游建鐸)從上海輾轉來到膠東。一到膠東,理琪就發現“一一·四”暴動失敗的陰雲一直籠罩在膠東黨組織和黨員頭上,他想儘快重整士氣。
理琪
理琪銅像
在詳細調查研究了“一一·四”暴動和膠東黨的情況後,理琪著手整頓黨組織。1936年4月,理琪在文登溝於家村主持成立中共膠東臨時特委。自此,膠東革命事業邁入新篇章。
秘密住在張修己家後,理琪一邊了解膠東情況,一邊起草指示意見,在做了大量調查研究後,最終形成了長達1.2萬多字的膠東特委《給各級黨同志的一封信》,在這封信中總結了成績,指出錯誤,並提出對各級黨組織的基本要求,指導切實做法。
這封信作為膠東黨組織的第一個正式檔案分發到基層黨支部,對膠東黨組織的思想、組織、政治建設和武裝鬥爭等方面都起到了指導作用。此後,膠東黨組織逐步走出暗夜,走上正軌。
理琪明白“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的道理,重視崑嵛山紅軍游擊隊的發展,提出短小精悍、機動靈活、出沒無常的戰鬥方針,為白色恐怖下的革命鬥爭指明了方向,減少了損失。
1936年8月,理琪為尋找上級黨的組織,將膠東臨時特委秘密遷至煙臺,與北方局接上了關係。10月,膠東臨時特委改為膠東臨時工委。理琪還重視開闢城市工作,創辦內部機關刊物《戰鬥》,學習黨的精神,撰寫文章鼓舞士氣。
1936年9月,理琪住在界石西院下堡壘戶王利華家秘密開展工作。當他得知村里一位老人在“一一·四”暴動中痛失5位親人而精神錯亂後,心疼不已,提出要去看望老人。同志們怕他暴露身份,提出替他去看看。理琪拿出三個雞蛋,叮囑王利華一定要看著老人吃下去。為避免暴露身份,理琪藏到門後,偷偷看著這位英雄的父親吃完雞蛋,才安心離開。理琪經常這樣貼補百姓生活,可他自己卻脫下棉衣當押補充黨費,時常餓著肚子工作。
1936年12月,由於叛徒告密,膠東臨時工委機關遭到破壞,理琪不幸被捕。在獄中,任憑敵人拷打、逼問,他堅守黨的秘密,始終大義凜然,堅貞不屈。
經黨組織營救出獄後,理琪回到膠東,重建膠東特委,於1937年12月24日組織舉行天福山起義,並在天福山玉皇廟前莊嚴宣布:“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正式成立。”天福山起義,點燃了膠東武裝抗日的烽火,打響了膠東抗戰第一槍。
1938年1月19日,中共膠東特委決定成立“山東省膠東人民軍政委員會”,同時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三軍司令部”,理琪任軍政委員會主席兼“三軍”司令員。
針對日軍大舉進犯膠東的形勢,為擴大中國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的影響,壯大人民抗日武裝力量,中共膠東特委決定,“三軍”從天福山西進,開赴抗日前線。
1938年2月7日,理琪率隊來到東崔家口村集結“三軍”,計畫攻打牟平城的日偽軍。13日清晨,“三軍”突擊進城,攻入偽縣政府,俘虜偽武裝人員100餘名,給駐煙日軍和當地反動勢力以沉重打擊。13日中午,理琪與20餘名幹部戰士來到城南雷神廟召開領導人會議,卻遭日軍包圍。面對強敵,理琪冒著槍林彈雨,沉著指揮,緊急組織全體人員實施突圍。
如今,理琪紀念館裡有一座還原雷神廟戰鬥的模型,廟外持槍的日軍爬上屋頂,機槍架到廟門外向里掃射,廟內“三軍”戰士頑強戰鬥,敵我之間只一牆之隔,情勢非常危急。
激烈的對抗中,理琪不顧身負重傷,血流不止,繼續指揮戰鬥:“同志們,占住牆角,堅決抵抗!我們要準備流盡最後一滴血!”不幸,一顆子彈又打中了他的腹部。但他仍捂著傷口,堅持指揮作戰,直至昏倒過去。
整個戰鬥持續了近一個下午,擊斃擊傷日軍50多人。天黑後,戰士們勝利突圍,但理琪因傷重壯烈犧牲,時年30歲。 他是全民族抗戰中,犧牲在膠東抗日戰場上的最高將領。

人物榮譽

2014年9月1日,理琪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人物評價

理琪是膠東革命黨政軍職務最高的領導人之一,是為膠東革命作出貢獻最大的領導人之一,是給膠東人民留下精神財富最多的領導人之一。理琪在膠東革命最艱險的低潮時期,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掀起了轟轟烈烈的革命浪潮,點燃了熊熊燎原的抗日烽火,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為膠東革命作出了卓越貢獻。

後世紀念

1945年理琪移葬後,刻有“民族革命戰士理琪之墓”的墓碑一直被東崔家口村人民保存著,後來捐獻到天福山起義紀念館,至今仍珍藏在天福山起義紀念館內。
1962年,為了紀念理琪,郭沫若題詩讚頌:“天福英雄是理琪,獻身革命國忘私。當年猛打雷神廟,今日高標星宿旗。萬代東風吹海隅,一方化雨仰宗師。文登多少佳兒女,接力還須步伐齊。”這首詩生動地概括了這位名垂千古的英雄楷模光榮戰鬥的一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