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察·賴特小說的思想內涵研究(張曉敏創作文學研究類著作)

理察·賴特小說的思想內涵研究(張曉敏創作文學研究類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理察·賴特小說的思想內涵研究》是張曉敏創作的文學研究類著作,首次出版於2019年11月。

該書梳理了理察·賴特的人生經歷,概括其創作特點,深入研究其小說的思想內涵。作者在書中採取文本細讀的方式,從不同作品的創作視角入手,分析了賴特小說作品的文學性,即其作品的美學價值,並在此基礎上,著重論證了賴特小說的政治美學價值。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理察·賴特小說的思想內涵研究
  • 作者:張曉敏
  • 首版時間:2019年11月
  • 字數:216千字
  • 類別:文學研究類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主題思想,內容特點,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主要研究理察·賴特小說的思想內涵,內容涉及四個方面:一是賴特賴以創作的源泉,即他自童年時代起所見所感的人生經歷;二是賴特小說的文化邏輯和倫理政治思想,這是賴特進行文學創作的思想綱領;三是對賴特不同時期所創作的代表性作品的文本解讀;四是論述賴特在非裔美國文學發展史上的鏈條作用。

作品目錄

序/前言
第一章 賴特的人生經歷對其文學創作的影響
第二章 賴特小說的文化邏輯與倫理政治
第一節 美國本土影響
第二節 賴特對域外思潮及傳統的接受
第一節 “賴特時代”美國黑人的生活狀況
第二節 非裔心理轉型形成的文化邏輯
第三節 倫理政治在賴特小說中的反映
第三章 賴特小說政治哲學的文本解讀
第四章 非裔美國文學發展史鏈條中的賴特
第一節 《大小子離家》對“私刑”的揭露和抨擊
第二節 《土生子》中的權力壓制和個體行動
第三節 《黑孩子》“自己”的神話敘事
第四節 《局外人》中克羅斯的荒誕存在
第五節 《野蠻的假日》對焦慮的精神分析
第六節 《長夢》對黑人“美國夢”的書寫
第一節 奴隸敘事與黑人文化思想傳統
第二節 抗議小說傳統的“來龍去脈”考察
第三節 賴特對左翼思想的傳承與發展
第四節 自然主義傳統在賴特小說中的表現
第五節 賴特對當代非裔美國作家的影響
結論/參考文獻/附錄/後記

創作背景

理察·賴特是非裔美國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家之一,學術界對其文學作品的整理、解讀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賴特作品進一步提出和闡釋了何為“黑人性”(Blackness)問題,其對美國的種族問題、階級問題、文化問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考問,從而拓寬了非裔美國文學的題材與主題。除了作為成功的小說家被載入史冊以外,賴特對種族問題和階級壓迫等社會問題也時常發表見解,他曾參加了萬隆會議以及1956年的巴黎非洲裔作家大會,因此他又是一位具有一定影響力的社會活動家和美國黑人思想領袖。他與約翰·里德俱樂部等美國左翼文藝界的合作與分歧,對中國學術界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及文藝政策的研究層面,均具有一定的借鑑和啟發意義。基於此,《理察·賴特小說的思想內涵研究》對理察·賴特小說的思想內涵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該書作者認為,賴特小說的巨大成功具有內外兩方面的因素,一是作家自身成長的經歷,二是受外界對黑人民權的關注的影響。賴特出生於南方,自幼生活在貧困線上,當他來到北方的芝加哥後,開始參與黑人的社會活動。美國當時正處於經濟大蕭條時期,黑人的被解僱率大大超過白人。在紐約生活階段,在種族隔離的都市中生活,賴特不得不生活在黑人聚居的貧民窟里。黑人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正是賴特“抗議小說”的社會源頭,也是其文學創作的國內影響因素。賴特的國外之旅拓寬了他的視野。在法國期間,賴特開始接觸到波伏娃薩特克爾凱郭爾海德格爾加繆的文學作品和存在主義哲學;其非洲之行和在印度尼西亞參加萬隆會議的經歷以及受到中國古代漢詩絕句影響而形成的日本俳句的書寫形式等,構成了賴特進行文學創作的外在影響因素。內外影響因素共同作用於賴特,才使賴特在其文學創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中既有自身非裔美國人的生活經歷基礎,又有世界多元文化的影響,這就使其“抗議文學”跳出了單純的“黑人抗議文學”的局限性。
作者在該書中的第二章“賴特小說的文化邏輯與倫理政治”部分指出,作為一種文化的產物,小說是以作家自身所處年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狀況為基礎創作出來的文學作品。有社會責任感的作家必定關注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一些重大問題,政治、社會和歷史題材也永遠是作家所要描寫的主要題材。南北戰爭後,美國憲法修正案的第13條規定使400萬黑人奴隸獲得了解放;之後又在第14條中賦予了黑人以公民權;1870年在第15條中又給予了黑人選舉權。然而,美國黑人的參政路道並不平坦,憲法中的相應條款也形同虛設,這一切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非裔美國人的社會地位。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裡,然而其族裔文化地位卻清楚地展示出美國主流文化的階級性、侵略性、滲透性、種族性與壓迫性。文化衝突是在道德標準差異性的基礎上導致的意識形態分歧和人們生活方式的對立,其特點往往是一種強勢文化體系凌駕於另一種弱勢文化體系之上。在白人文化占統治地位的美國,黑人和白人的倫理傳統、世界觀和價值觀等層面上的差異導致了兩個種族在文化層面上的衝突,雙方均竭力爭取最大可能的文化支配權、對後代的影響權以及對意識形態和生活方式的主導權。作者認為,賴特的小說創作可以被視作其政治觀念與倫理判斷的重要表達形式。賴特小說中的倫理政治始於美國社會中黑人與白人的二元對立,而後轉向超越種族、階級和文化的對抗,向透視社會權力關係的深層結構邁進。賴特以更加客觀的、非臉譜化的方式描繪出真實的美國社會底層的狀況,這種書寫方式不僅使賴特對本族裔貢獻良多,同時也對美國現代社會中存在的諸多問題提出了有益的見解。

內容特點

該書突出的特點表現為三個方面:第一,作者從巨觀視角入手,論證了賴特“抗議小說”的思想性。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作者從政治、文化和族裔性等幾個方面論證了賴特小說的積極意義,即作家以血腥、恐怖的畫面揭示了美國社會所謂“人人生而平等”的虛偽性,為實現美利堅民族內部的共融、共通與共榮,進而實現人類和諧的理想社會做出了貢獻。第二,在微觀研究層面上,作者在書中採取文本細讀的方式,從不同作品的創作視角入手,分析了賴特小說作品的文學性,即其作品的美學價值,並在此基礎上,著重論證了賴特小說的政治美學價值。第三,該書採取跨學科比較研究的方式,從政治哲學、文藝思潮、社會學、民族學等多學科和多視角來論述以賴特為代表的非裔美國“抗議文學”,使其突破了賴特研究中單一層面和一點論批評傳統的局限性。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理察·賴特小說的思想內涵研究》
2019年11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5301-4

作者簡介

張曉敏,女,出生於1972年,吉林四平人,漢族,2016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曲阜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主要從事英美文學的教學與科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