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道用木桿

球道用木桿

球道木桿,是指高爾夫球桿中的2號木桿、3號木桿、4號木桿和5號木桿。球道木桿要求既要有距離、又要有準確性,主要在球道上使用,因此而得名。在草較長的長草區或球道沙坑中,球位置狀態較好時也可以使用。

球道木桿使用,如何掌握木桿,相關信息,使用技巧,雙手在下巴,三角形不動,下半身引下桿,使用要訣,平掃式揮桿,向下式揮桿,
球道用木桿球道用木桿

球道木桿使用

在發球區上使用1號木桿發球時,可以用球座把球架起來,而球道木桿則一般是用來擊打地面或砂上的球。由於球的位置狀態的限制,打球的難度可以說較1號木桿困難,因此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球。因為球桿長度和桿面傾角的關係,往往產生球不易上升的感覺,一般人總是帶著使球上升的意識擊球,因此出現身體向左上方聳的動作,反而使桿頭擊打在球的上方,導致地滾球。球的飛行線的高度是由球桿桿面的傾角決定的,只要在擊球過程中以身體縱軸為中心,正確地轉動身體,沒有多餘的上下起伏或聳肩動作,由於球道木桿桿面傾角大於1號木桿,自然地就能打出彈道高於1號木桿的球。
在使用球道木桿時,其站姿比使用1號木桿時要窄一些,球的位置不變,仍然位於左足踵內側線上,但右足較1號木桿稍向左足方向移動。
在上揮桿時要十分注意節奏,揮桿頂點時球桿的位置與1號木桿略有不同,使用1號木桿時揮桿頂點的球桿基本與地面平行,可以認為桿頭是指向鐘錶三點的位置,而使用球道木桿時,球桿與地面成一定角度,基本上是指向二點位置。
在下揮桿時也要注意保持流暢的節奏,不要用球桿頭從上往下砸擊球,而要以掃擊球的感覺使桿頭從球的位置快速掃過,使桿頭的底面幾乎貼著地面向球的飛行方向低而長的滑行,這樣就能打出理想的好球來。簡而言之,使用球道木桿時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要用桿頭去捕球,而不向下砸球或向上抄球。

如何掌握木桿

許多球手喜歡只在球道上使用3號木桿,我則喜歡使用3號木桿開球。因為距離對我而言不是問題,我通常使用3號木桿而不是1號木桿來發球。有時,當我面對極難打的標準桿為5桿的球洞時,此時兩桿是幾乎不可能攻上果嶺的,我會用3號木桿將球攻上果嶺,希望在打出儘可能遠的距離的同時,能保持一定的控制及精確度。我用3號桿打出的最好的球,是在參加1998年AT&T碎石灘國家職業賽時最後一輪的第18洞打出的。
到達最後一洞時,我落後我的好友兼鄰居Mark OMeara兩桿,Mark發球在後,我知道要想扳平必須打出老鷹球。我開出一記好球,球正好落在粗草區的邊緣,距離果嶺前方267碼。幸運的是,由於賽周開始時天降大雨,PGA錦標賽啟用拋球規則。我在粗草區內做好標記,摩拳擦掌,等待出擊。
這一擊並不容易。天氣很冷,寒風從右邊向左刮向我的臉龐,並從右向左吹向果嶺及球道左側的水塘。當風從右邊吹來時,我一般會打出輕微的右曲球,使它能旋進風裡。但為了將球攻上果嶺,我必須打出強勁的左曲球。
Taylormade R9球道木桿Taylormade R9球道木桿
瞄準果嶺右側的看台邊緣,準備好,然後盡力揮桿將球擊出。球按我想像的軌跡飛行,劃出漂亮的右曲弧線並落在果嶺前半部分。我的第一桿沒有進洞,而第二桿進洞打出了小鳥球也沒能趕上MARK。但這次擊球堅定了我的信念:即使在處境艱難和強大的比賽壓力下,我也要嘗試極困難的擊球,並且打好這個球。

相關信息

在發球檯上無論是使用木桿或鐵桿發球時,都可以用球座把球架起來,而球道木桿則一般是用來擊打地面或沙上的球。由於球的位置狀態的限制,打球的難度可以說較1號木桿困難,因此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球。因為球桿長度和桿面傾角的關係,往往產生打不起球來的感覺。一般人總是帶著使球上升的意識擊球,因此出現身體向左上方聳的動作,反而使桿頭擊打在球的上方,導致地滾球。球的飛行高度是由球桿桿面的傾角決定的。只要在擊球過程中以身體縱軸為中心,正確地轉動身體,沒有多餘的上下起伏或聳肩動作,打出球的彈道自然也能高於1號木桿打出的球(由於球道木桿桿面傾角大於1號木桿)。
在使用球道木桿時,其站姿兩腳距離要比使用1號木桿時要窄一些。球的位置不變,仍然位於左腳踵內側線上,但右腳稍向左腳方向移動。
在上引桿時要十分注意節奏,引桿頂點時球桿的位置與1號木桿略有不同。使用1號木桿時揮桿頂點的球桿基本與地面平行,可以認為桿頭是指向鐘錶3點的位置;而使用球道木桿時,球桿與地面成一定角度,基本上是指向2點的位置。
在下揮桿時更要注意保持流暢的節奏,不要用球桿頭從上往下地砸球,而是以掃擊球的感覺使桿頭從球的位置快速掃過,使桿頭的底面幾乎貼著地面向球的飛行方向低而長地滑行,這樣就能打出理想的好球來。簡而言之,使用球道木桿時,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要用桿頭去捕捉球,而不是向下砸球或向上抄球。

使用技巧

雙手在下巴

業餘球手經常會因為站姿不對而導致揮桿過高或誤擊的錯誤:他們身體彎得太厲害,使雙手太靠近身體。這阻止了揮桿至最高點時上身的正確轉動。而身體轉動不正確,會使下桿軌跡過於陡直。
在擊球準備時,雙手下垂,使雙手的手掌根與下巴處在同一條線上。球、球桿的握柄和雙手在左腿褲線的內側,左臂和桿身形成一條直線。這種姿勢能讓你的揮桿軌跡形成寬的橢圓型,在觸球時,桿頭與地面平行、略微向上的擊球。

三角形不動

隨著球桿已經向後上桿,保持雙臂和肩膀在擊球準備時形成的三角形。在上桿之初的1英尺左右範圍內,桿頭儘量保持很低——幾乎是掃著地面上的草。保持這個三角形不動非常關鍵,有助於產生略寬的揮桿軌跡和充分轉體。許多業餘球手在一開始就破壞了這個三角形,造成右肩轉動過度。從而使桿頭太向里、揮桿軌跡變窄,並減弱了力量。
RC 球道木桿RC 球道木桿
在上桿過程中,扭轉右髖以上的中部部位。

下半身引下桿

下桿時,從下向上伸展身體。從重心向前面的左腳輕輕轉移開始,儘可能保持上半身的彎曲。身體重心仍在兩腳間的時候,感覺重心稍稍向目標移動。大多數球手下桿時,肩膀、雙臂、髖部和雙腿同時行動,結果導致了陡直而非橫掃式的揮桿軌跡。
要想正確地伸展身體,把橘子(或其他的海綿體)放在左腳尖下面練習揮桿。左腳往下踩並壓扁橘子來引發下桿。

使用要訣

平掃式揮桿

適用場合:良好的落球位置狀態。
套用方式:先作試揮桿,將注意力集中在桿頭掃過時接觸的草皮上。該揮桿最低點,即桿頭與草的接觸位置應與球位一致——通常位於左腳(前腳)跟部延長線靠後兩英寸。
套用原理:即便是用球道木桿平掃過球將其打起,桿頭在觸球時也應該是向下運動的。這可以增進產生紮實的觸球以及球的倒旋,使球能夠飛到空中。許多球員總想幫助球飛起來,結果是讓揮桿軌跡的最低點移到球的後方,導致擊球時出現打到球後的地上及打在球的上部。

向下式揮桿

適用場合:球位於長草區、削起的草皮印痕和無草的禿泥地等不良位置。
套用方式:將球位向後移2英寸,並照常揮桿。同樣先作試揮,從調整後擊球準備姿勢中體會揮桿的最低點位置。球位的後移會相對減少桿面的傾角,所以應選用傾角稍大的球桿加以補償。同時向目標稍微偏左的方向瞄準,因為當球位靠後時,球傾向於朝右飛。
套用原理:這種對擊球準備姿勢的簡單調整回自動改變揮桿的形態,使觸球的角度變得陡直。而較陡直的揮桿軌跡可促使桿頭在著地之前觸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