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征,賦役制度用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現征
- 所屬領域:賦役制度
現征,賦役制度用語。
現征,賦役制度用語。即本年應徵之額數。如徵收地丁錢糧,凡遇緩徵之年,即將額徵之數內除去應緩或應蠲之數目;如有帶徵亦應加入,即為本年現征之數1。...
征(拼音:zhēng),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征和它的繁體“徵”原是兩個不同的字。征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本義為征伐,後引申為遠行。“徵”(zhēng和zhǐ)始見於西周金文,本義為徵召,引申指徵求,又引申為徵收、征取。還表示跡象、現象,引申指證明。今簡化字將“徵”僅僅限用於zhǐ音中,zhēng音同音假借作...
1、稅務機關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徵收稅款,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開征、停徵、多征、少征、提前徵收、延緩徵收或者攤派稅款。2、扣繳義務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的義務。對法律、行政法規沒有規定負有代扣、代收稅款義務的單位和個人,稅務機關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稅款義務。
稅款徵收是指稅務機關依照稅收法律、法規的規定將納稅人應當繳納的稅款組織入庫的一系列活動的總稱。它是稅收徵收管理工作的中心環節,在整個稅收徵收管理工作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稅收征管法》規定,稅務機關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徵收稅款,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開征、停徵、多征、少征、提前徵收、延緩...
”其中,土地補償費針對被征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針對被征土地上的附著物,安置補助費針對失地農民。前二項對象為物,系對物因征地受到的損失的補償,基於損失與補償的法律因果。後一項對象為人,系對征地後失地農民的勞力安置,該項是基於法律強制性規定。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對這些補償費的權屬亦作出規定,...
對獲準占用的耕地,超過兩年不使用的單位和個人,加征兩倍以下的稅金。耕地占用稅由地方稅務機關或財政徵收機關負責徵收管理。耕地占用稅是國家稅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特定性、一次性、限制性和開發性等不同於其他稅收的特點。開徵耕地占用稅是為了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加強土地管理,保護農用耕地。其作用主要表現在,利用...
區、縣人民政府徵兵辦公室在徵兵工作中應當依據不同情況,如實在公民的兵役證上註明應徵、緩徵、免徵、不征、拒征、已征,或者註明轉服、免服、不服預備役等情況。第十九條當年經兵役登記確定的應徵公民,在年度徵兵工作結束前,未經市人民政府徵兵辦公室批准,不得出境。第四章體格檢查和政治審查 第二十條國家機關...
第十八條 徵兵工作結束後,男性適齡公民應按照縣(市、區)人民政府兵役機關的安排和要求,進行履行兵役義務情況的登記。兵役證上應註明緩徵、免徵、不征、已征、未征或拒絕、逃避徵集等內容。第十九條 縣(市、區)人民政府兵役機關負責接收按規定退回的不合格新兵,並在其兵役證上註明退回原因。第二十條 男性...
第十二條 經過兵役登記的公民,由兵役機關發給公民兵役證。縣級兵役機關應當依據不同情況在公民兵役證上註明應徵、緩徵、免徵、不征、拒征、已征等情況。前款所稱的應徵是指經兵役登記和初步審查合格的適齡公民;緩徵是指作為維持家庭生活惟一勞動力的應徵公民和正在全日制學校就學的學生;免徵是指有嚴重生理缺陷或者...
全市每年統一使用由省徵兵辦公室印製的兵役證。兵役證由縣(區)人民政府徵兵辦公室負責管理,在每年適齡公民參加兵役登記時組織發放。兵役機關應當隨時為適齡公民領取、核驗兵役證提供方便,並如實在適齡公民的兵役證上記載應徵、緩徵、免徵、不征、已征、拒征、拒服兵役等情況。兵役證不得轉借、塗改、偽造和變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