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張江:公共藝術的實踐2006-2008

現場張江:公共藝術的實踐2006-2008

《現場張江:公共藝術的實踐2006-2008》是2009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現場張江:公共藝術的實踐2006-2008
  • 作者:張江
  • ISBN:7545800842, 9787545800845
  • 頁數:204頁
  •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 出版時間:第1版 (2009年7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12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目錄,

作者簡介

日前,浦東新區政府提出了進一步加快建設文化浦東新圖景的號召。未來浦東將建設成為上海現代藝術、現代科普和現代娛樂的三大中心,面向世界進行文化創新。浦東正在新區政府建設文化浦東的號召下,集聚文化能量,提升文化實力,努力打造一片海納百川,現代時尚的文化綠洲。 張江,作為新開發的文化產業基地,這片充滿著想像和創造力的土地,也正吸引著更多專業的戰略投資者和國內外的文化創意企業入駐,一個嶄新的文化科技創意產業研發和生產基地已然形成,張江正在孕育著文化爆破。
作為捷運2號線張江站站前廣場的櫻花廣場,處於張江的重要交通樞紐地,也是張江對外的一個形象展示視窗。在櫻花廣場的所在地實施張江藝術公園(Art Park),用藝術公元的概念來重新賦予廣場新的文化內涵,從而重塑其形象,激活其功能。張江藝術公園的建立,使其成為張江對外的一個重要文化視窗,並成為浦東的一張嶄新的文化名片,從而帶動更多的文化藝術創意企業入駐張江。
即使張江當代藝術館設計的不那么別致,位於高科技產業園這樣的“文化荒蕪之地”也讓她有理由格外出挑。這個建築面積760平方米,展廳僅380平方米的“微型”藝術館(甚至小於一個中等規模的畫廊)像一個袖珍藝術外掛程式,被小心移植進張江沉悶呆板的辦公樓群。
出捷運2號線張江站,轉身就能隱約看到對面站前廣場上豎著的大幅藝術展覽海報。穿過車流急速的碧波路,雕塑家隋建國的紅色人像雕塑佇立在街邊衝來往行人招手,似乎提醒你已從繁忙單調的工作空間一腳踏入了藝術區域。
張江當代藝術館安靜地藏在同樣也是剛剛開放的藝術公園中,灰黑色鏤空鋼架與白色水泥牆面十字交叉的建築外觀充滿藝術氣息,遠觀如同一座現代感十足的休憩小亭。油畫家周春芽知名的“綠狗”這次從油畫布上一躍而出做回自己的老本行,化身玻璃鋼雕塑神氣十足地為藝術館看門兒。
順著腳下整齊拼嵌的細長青磚步入藝術館的內部空間,讓人恍惚以為四周應是雕樑畫棟,朱漆柱,小軒窗。然而三面鏤空牆延伸至頂,兩條矩形鋼梯從空中交叉而過,硬朗簡約的現代風格取代腦海中的古典想像。其實鋼式鏤空框架設計在藝術館中還有更具體的功用,比如一些垂懸式作品、大型裝置的固定工作將因此變得簡單易行。晴朗的日子裡,陽光從四面八方的鏤空細窗中射進,整個空間將變成光與影的遊戲舞台;而傍晚夜幕降臨,藝術館中的橘色燈光又從內部點亮整個建築,看上去晶瑩而通透。藝術館一層即將建成帶戶外長廊的咖啡吧。情調?自然無須贅言。
藝術館二層是一間帶露台的“十”字型展廳,雖面積有限,但藝術空間卻並不狹隘。受邀參加開館展的丁乙、張恩利、周春芽、葉永青等當代藝術名家二十幅的架上作品陳列在一起,風格迥異,交相輝映。從二層露台眺望藝術公園,又是另外一種風景——藍色的熊在樹叢中舉手投降,鯨魚潛入地下露出一小截尾鰭,紅色的鳥籠孤零零的停在湖面,對岸一隻石鳥落在光頭石像上悠閒地打盹。這些架上藝術家們“集體反串”出的雕塑作品無疑為藝術館又開拓出更廣闊的戶外疆域。
至此,午休時間“看展覽”成了附近素來與藝術絕緣的IT上班族最樂意嘗試的新鮮事。熱心的觀眾甚至給藝術館館長李旭打來電話激動地表示感謝。藝術貼近公眾,介入普通社會生活。作為一個公益性當代藝術館,還有什麼是比這更好的設計呢?

內容簡介

《現場張江:公共藝術的實踐2006-2008》詳細紀錄由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上海市浦東新區張江功能區域管理委員會和上海張江(集團)公司舉辦的“現場張江”大型公共藝術活動的歷程(2006年-2008年),介紹參加活動的中外藝術家和他們創作的作品,探討在高科技園區開展藝術活動的意義和影響。全書內容為:前言、現場張江?概況篇、現場張江?理念篇、現場張江?活動篇、現場張江?作品篇、現場張江?學術篇、現場張江?傳播篇、後記。

目錄

綜述/6
打造世界級有影響的公共藝術平台——在"2008現場張江:懸浮特快"啟動儀式上的講話/8
2006"城市進行式·現場張江"活動組織架構/10
"2007現場張江:詩意的停·流"活動組織架構/12
"2008現場張江:懸浮特快"活動組織架構/14
明確目標,狠抓落實,穩步推進/16
2006——2008"現場張江"公共藝術活動大事記/18
現場張江·理念篇/21
綜述/22
讓科技插上文化的翅膀——2006年7月訪上海市浦東新區區長張學兵/24
2006"城市進行式·現場張江"策劃書/28
在場的對話:一種跨邊界的公共藝術文本/34
進行式進行/36
寫給在現場的張江計畫/38
"2007現場張江:詩意的停·流"策劃書/42
"停"與"流"的詩意:張江實踐,46
停流之間,詩意產生/48
"2008現場張江:懸浮特快"策劃書,54
家園·過客與懸浮快車/60
懸浮與特快:藝術對於城市的思考/62
現場張江·活動篇/65
綜述/66
調研的進進行式:與對象同構的超連結模型/68
祝願我們的生活富有詩意-在"2007現場張江:詩意的停·流"啟動儀式上的講話/76
現場張江:公共藝術的特殊層面——在"2007現場張江:詩意的停·流"藝術品落成典禮上的講話/78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在"2008現場張江:懸浮特快"啟動儀式上的講話/80
高新科技與公共藝術——在"2007現場張江"高端主題演講會上的演講/84
當科學和藝術零距離交談——"2008科學與藝術"高端對話紀實/88
我們參與——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學院課程植入項目小結/92
現場張江·作品篇/97
綜述/98
2006"城市進行式·現場張江"作品/100
"2007現場張江:詩意的停·流"作品/130
"2008現場張江:懸浮特快"作品/148
首張高科技園區公共藝術地圖在張江誕生/170
現場張江·評論篇/175
綜述/176
"現場張江"的價值:文化參與和文化記憶——在"2008現場張江"學術委員會工作會議上的發言/178
公共空間中的當代藝術建構/180
藝術家對"現場張江"活動的評論/184
現場張江·傳播篇/195
綜述/196
2006-2008"現場張江"主要媒體報導一覽/198
"現場張江"網路媒體檢索一覽/200
2006-2008"現場張江"畫冊書影/203
編輯委員會/20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