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學(李達著社會學著作)

現代社會學(李達著社會學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現代社會學》是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李達編著的社會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26年。

《現代社會學》是一部系統地闡述歷史唯物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的著作,由序言和十八個章節構成,作者在書中肯定了馬克思之唯物史觀學說,批判了“契約的社會說”“生物的社會說”“心理的社會說”等資產階級學說,同時剖析了社會之構造、進化之原因,探討了社會變革問題。作者根據列寧關於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指出中國社會乃“國際的半殖民地”,革命的任務是“顛覆帝國主義”及“封建階級或帝國主義之代表”,強調無產階級要通過共產黨掌握革命的領導權。

該書被收入《李達文集》,對推進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實踐的結合有一定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現代社會學
  • 作者:李達
  • 類別:社會學
  • 首版時間:1926年
  • 字數:17000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現代社會學》一書共十八章,全書除具有概論性的第祝遷一章“社會學之性質”之外,大致可分三部分。一是第二章至第五章,即“社會之本質”“社會之構造”“社會之起源”“社會之發達”等章,主要論述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一般原理;二是第六章至第十二章,分別論述“家族”“氏族”“國家”“社會意識”“社會之變革”“社會之進化”和“社會階級”等問題;三是第十三章至第十八章,即“社會問題”“社會思想”“社會運動”“帝國主義”“世界革命”“社會之將來”等章,主要是闡述科學社會主義的一般原理。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社會學之性質
第一節 社會學之由來
第二節 社會學之趨勢
第三節 心理學派社會學之批評
第四節 社會學之使命
第五節 社會學與諸科學之關係
第六節 社會學之問題
第二章 社會之本質
第一節 三大歷史的社會本質說之檢討
第二節 歷史的唯物論之社會說
第三章 社會之構造
第一節 社會構成之基礎
第二節 社會之上層建築
第四章 社會之起源
第一節 人類之社會性
第二節 器具之製造
第三節 器具之發明與生活之改變
第四節 言語與思想之功用
第五章 社會之發達
第一節 勞動之社會化
第二節 勞動手段之發展
第三節 人群之戰爭
第四節 交換範圍之擴大
第五節 文物制度之發達
第六章 家族
第一節 家族之起源
第二節 血族群婚家族
第三節 半血族群婚家族
第四節 對偶婚姻家族
第五節 一夫一妻制家族
第六節 婦女解放與家庭之將來
第七章 氏族
第一節 氏族之界說
第二節 氏族之組織
第三節 氏族之崩壞
第八章 國家
第一節 國家與社會晚龍戲之區別
第二節 國家之本質
第三節 國家之成立
第四節 國家之發展
第五節 國家之消滅
第九章 社會意識
第一節 社會意識之意義
第二節 社會意識之作用
第三節 社會意市希祝識之變遷
第四節 社會意識之完成
第十章 社會之變革
第一節 社會變革之概念
第二節 社會變革之觀察
第三節 資本社會之崩壞
第四節 社會之變革與階級
第五節 文物制度之革新
第六節 社會變革之要件
第十一章 社會之進化
第一節 進化之原理
第二節 經濟之進化
第三節 政治之進化
第四節 法律之進化
第五節 道德之進化
第六節 宗教之進化邀詢民犁
第七節 哲學之進化
第八節 藝術之進化
第十二章 社會階級
第一節 階級之概念
第二節 法律上之身分與階級
第三節 政治的組織與階級
第四節 現代之階級分析
第十三章 社會問題
第一節 社會問題之由來
第二節 社會問題之性質
第三節 社會問題之種類
第四節 中國社會問題之特性
第十四章 社會思想
第一節 自由主義
第二節 保守主義
第三節 空想的社會主義
第四節 馬克思社會主義
第五節 馬克思社會主義之求民舉臘分化
第六節 無政府主義
第七節 I.W
第八節 社會改良主義
第十五章 社會運動
第一節 社會運動之概念
第二節 社會運動之派別
第三節 社會運動之機關
第四節 社會運動之種類
第五節 國際的社會運動
第十六章 帝國主義
第一節 帝國主義之界說
第二節 帝國主義之特徵
第三節 帝國主義與中國
第四節 帝國主義之消滅
第十七章 世界革命
第一節 世界革命之意義
第二節 世界革命之對象
第三節 世界革命之方法
第四節 世界革命與國民革命
第五節 國民革命之歸趨
第十八章 社會之將來

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現代社會學》的產生並不是偶然的,它是當時國內階級鬥爭與思想鬥爭的必然產物。1924年,國共兩党進行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革命的統一戰線,推動了工農革命運動的發展。1924年7月,廣州沙面數千名工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了反對英法帝國主義“不準中國人自由出入租界”的所謂“新警律”的罷工鬥爭。1925年上半年,上海日本紗廠工人,膠連遷轎濟鐵路工人都舉行了大規模的罷工。接著,北京、武漢、唐山、瀋陽等地,也都相繼爆發了工人的罷工鬥爭。與此同時,農民運動也逐漸發展起來。由彭湃領導的廣東海豐農民運動,早在1922年就成立了農民協會,1924年,農會組織發展到陸豐和潮汕地區,農會會員增加到20餘萬人,並成立了農民自衛軍。1925年“五卅慘案”發生後,激發了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鬥爭,特別是香港與廣東工人舉行的省港大罷工,參加人數達30多萬,打擊了英帝國主義在華南的侵略勢力。革命的運動需要革命的理論指導。工農革命鬥爭的發展,迫切需要無產階級的革命家和理論家,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對於新的形勢和任務,做出科學的概括和理論的說明,從而進一步推動中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鬥爭順利發展。李達的《現代社會學》正是肩負這一歷史使命,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依據馬克思主義的遷霉享基本原理,全面系統地闡述了唯物史觀與科學社會主義的主要思想。
學術背景
《現代社會學》的發表也是當時哲學上兩條路線鬥爭的產物。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又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帝國主義與封建勢力,為對抗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抵制唯物史觀的廣泛影響,也極力散布帝國主義奴化思想和封建復古主義。哲學戰線上這些歷史唯心主義的種種謬論,在當時的思想界中引起了混亂。為了肅清這種錯誤思想的影響,給人民民眾指明正確的理論方向,作為革命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就必然要義不容辭地站出來,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唯心主義的錯誤思潮,堅持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李達的《現代社會學》正是適應了這種思想鬥爭的要求而問世的。
創作動機
1922年,李達到湖南長沙任湖南自修大學校長,這一時期,李達著重研究和宣傳唯物史觀。當自修大學被封閉後,他又在湖南公立法政學校、湖南大學、湖南第一師範學校繼續講授唯物史觀。《現代社會學》是李達在湖南大學任教時作為講課之用而撰寫的教材,全書用文言文寫成。該書實際上主要是闡發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因受當時語境的影響,書名故為《現代社會學》。作者在書中指出,《現代社會學》是“用唯物史觀改造社會科學之一嘗試”,“學者苟循此以求之必瞭然於國計民生之根本,洞悉其癥結之所在,更進而改造之不難也。”可見,李達寫作此書的目的較為明確,其旨在宣傳唯物史觀,為中國人民提供認識社會、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作品思想

(1)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理論
《現代社會學》用較大的篇幅反覆闡述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互關係這一理論。
關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
李達在說明社會之本質時首先力辟“契約的社會說”“生物的社會說”和“心理的社會說”這樣三種流行的資產階級社會學說。他指出,人類為生活計,不能不取得生活資料。欲為取得生活資料,斯不能不參加社會的生產,人們在生產過程中,不能直接間接發生種種生產關係,此等生產關係之錯綜複合,形成社會之經濟構造。因此,社會非由契約而成,非由心性相感作用而起,亦非如有機體受自然法則所支配,乃由加入生產關係中之各個人結合而成。
接著,李達論述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原理。他指出,人類相互之關係,自其性質而類別之,可分為物質關係及精神關係物質關係即經濟關係,精神關係即政治、法律、科學、藝術、宗教、哲學等關係。此等根本關係之錯綜複合,構成社會生活之全部。為什麼經濟是基礎呢?這是因為人之生存及活動,以定之存在為前提,為條件,故人於營政治、法律、科學、藝術、道德、宗教、哲學等生活之前,必先獲得衣食住之物質資料。他簡要論說了政治、法律、科學、藝術、道德、宗教、哲學等等均由經濟基礎決定,由經濟關係得以解釋。
李達在著重論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同時也指出了上層建築能動的反作用。他指出,上層建築雖然由生產關係與生產力造成的,然上層建築又影響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此不可不知也。同時,他認為這種反作用是有限度的,其指出,唯吾人應當注意者,社會之構造,恆受生產力之狀態所規定,而其形成之變化,又受生產力之變化所規定,故上層建築僅能成為經濟之量的變化之助因,而不能成為經濟之質的變化之主因也。這說明,上層建築可以影響經濟發展的速度,但不能決定經濟關係的性質。
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李達指出,人們在生產生活資料過程中,必然互相聯絡而發生一定之關係。惟其有此聯絡與關係,然後生產物始能完成,始能借交通機關分配於社會,供給社會消費。故生產關係包含交通(實指流通―引者)交換分配等一切經濟關係。他對生產關係的理解是同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相一致的。作者進而指出:生產關係之成立,必與社會的生產力相適應,兩者互有密切之關係,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相適應,則生產力能在生產關係中發展。倘生產力繼續發展至一定程度以上,而生產關係阻礙其發展時,當時之生產關係勢必改造,生產力始有發展之餘地。若生產關係苟不改造,則生產力不能繼續發達,社會即無進化。
李達指出:如果離開了現有的生產力,任意地改變生產關係,同樣也會破壞生產力的發展。他指出,假如一定社會組織內之生產力尚有發展之餘地,而人類必欲一己意志企圖顛覆,則生產力不但不能增進,反而有衰減之虞。蓋生產力之繼續發展為社會進步之主要條件,苟時機未至,遽欲謀社會組織之改造,適足以促該社會之退步。作者又指出,荀時機未至。而速欲強制的實行共產主義,則生產力必驟然衰減。
關於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
《現代社會學》反覆論說了生產力對社會發展所起的最終決定作用。李達認為,推動整個社會發展的原動力,非由思想觀念理論或精神而生,乃由物質生活關係發出者也,社會進化之原動力即此生產力是也。總之,社會生活之歷程,即物質生產歷程,而物質的生產歷程,完全受生產技術及生產力之支配。在物質的生產歷程中,所謂精神文化,皆由物質的生產關係中產生,隨生產力之發達而發達,隨生產關係變遷而變遷。社會之進步,亦即生產力之進步。此唯物史觀的社會本質說之概要也。
(2)關於階級、國家、社會意識和社會革命的理論
關於階級
李達指出,階級是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生產手段共用之事實消滅、原始共產制因而崩壞而產生的。構成階級本質的,既不是所得之差異、財產之差異、職業之差異,也不是貧富之差異、勞動與偷閒之差異、精神勞動與腕力勞動之差異,而是生產手段占有之不同,而最終決定階級關係的是生產力。他為階級下了這樣的定義:階級者,社會的生產歷程之結果,由生產條件產生而出,因生產手段之分配及社會人員被分配於生產歷程中所成之社會系統而生者也。李達進一步分析了階級概念,指出,階級確為經濟概念,同時又為與此經濟概念相適應之法律概念及政治概念,是故階級概念宜總合經濟的、政治的、法律的各方面之內容為一體,而由經濟的見地鑑定之。這說明,構成階級本質、劃分階級的標準,只能是經濟。但階級一旦形成,它的活動則又表現在政治、法律、意識形態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階級概念是一個廣泛的社會概念。把它僅僅理解為經濟概念是片面的。當然,若把政治、思想也作為區分階級的標準,則更是錯誤的。因為這離開了唯物史觀的基礎,陷入了唯心主義。
關於階級的消滅問題,李達指出:階級由經濟的剝削而生,亦隨經濟的剝削之撤廢而消滅。但他對此並沒有作簡單的、機械的理解,他認為,無產階級在取得勝利後,可以將生產資料收歸公有,一舉消滅剝削,但在一定時期內,資產階級仍然存在。這主要是因為這個階級的政治思想還存在。只有資產階級企圖復辟的意識完全掃除淨盡,無產階級的統治宣告終結,然後可高唱全民政治。
關於國家
李達首先批判了資產階級學者將國家與社會混為一談的謬論,指出,國家者,社會歷程中之產物,為統治階級對立而發生者也,國家非即社會。接著他分析了國家的本質,指出:國家為剝削的支配,國家為階級的統治,國家為社會之機關”。因此,“國家哲學者所謂全民自由之國家,所謂實現法律的、道德的、政治的、自由之國家云云,直是痴人說夢耳。他通過對國家的產生和發展過程的歷史分析,進一步揭示了國家的本質。他指出,現代代議國家是資產階級的國家,就其階級的剝削的支配之性質而言,與封建國家無殊。最後,他說明了國家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消滅。
關於社會意識
李達以社會意識與個人意識關係為線索來說明社會意識的性質、作用和演變。他指出: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必然發生經濟關係,在發生經濟關係時,不能不發生相應之意識活動,各種經濟關係之錯綜複合,構成社會之基礎,各種意識之錯綜複合,構成社會意識。但是,他並不認為,任何個人意識都可構成社會意識,只有與該社會經濟關係相適合、有維持該社會經濟關係之作用的意識才成為社會意識。古代原始社會,無私有財產,無階級區別,故比時的社會意識確為一切個人之共通意識內容。自私有制發生,社會分裂為階級以後已無能代表全體社會人員之社會意識,有的只是階級的意識。唯有經濟上強有力階級之要求包含於社會意識之中,他階級之要求概受社會意識之壓迫。封建社會的社會意識,即封建貴族之意識。資本主義社會意識,即資產階級的意識。據此,作者對社會意識下了這樣一個定義:社會意識者,各個人為謀取生活資料不能不共同服從其支配之意識也。
李達認為,社會意識有支配個人意識而有維持社會之作用。社會意識的這種作用是由它有統御各個人之拘束力的緣故。他將這種拘束力分為“內的拘束力”和“外的拘束力”兩種。內的拘束力,能使個人之個性潛移默化,於不知不覺中聽命於社會意識。外的拘束力即社會的及法律的制裁,能強制各個人犧牲其個性,不得已而聽命於社會意識。他認為,社會意識一旦形成,不易消滅,會變成一種傳統的習慣力量。社會意識既適應於經濟組織而成立,亦必隨經濟組織而變革。作者在“社會之進化”一章里具體分析了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學、藝術等如何隨社會經濟的進化而進化的。作者認為,古代無階級社會的社會意識,與一切個人之目的相適合,是完全的社會意識,到了階級社會則變成階級的社會意識,畸形的社會意識,但社會之進化必有達到無階級社會之一日,則社會意識亦必有隨達到適合一切個人之目的之一日也。他稱此為“社會意識之完成”。
關於社會革命
李達指出,革命為進化之母,社會無革命,則社會無進化,此歷史之公例也。所謂革命即社會由舊而且低之生產關係進至新而較高之生產關係,並變更其上層建築之全部者也。根據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他說明了社會革命的根源在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衝突。他具體分析了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日益增長的生產力與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衝突,說明資本主義必然崩壞。作者進而指出,社會革命通過階級鬥爭來實現。不過他認為,社會革命之實現,有緩進與急進、平和與激烈之別,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和1917年俄國的十月革命,是“急進而激烈”的革命。至於將來是否有“平和而緩進”的社會主義革命,作者並沒有加以簡單的否定。他認為,有必流血而成功者,有可不血刃而成功者,未可一概而論也。
李達還專門分析了社會革命的客觀物質條件和主觀條件。他反覆說明,只有當生產力在舊的社會組織內無發展餘地之時,舊的社會組織才會崩壞,新的較高的生產關係才能產生。社會革命本在促進生產力之發展,倘若在物質條件未備,生產力在舊社會內尚有充分發達之餘地的情況下發生社會革命,那革命終歸於失敗。這種革命不僅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反而“促使生產力衰減”,社會“歸於退化”。當時有人把唯物史觀歪曲為機械論、經濟命定論,認為既然社會革命繫於經濟條件,因此個人可以拱手無為,坐待社會之自然進化,不必從事社會革命。對此,他指出,社會組織之變革,一方面受物質條件所拘束,一方面又必待各個有意識的行動始能實現,故物質的條件與個人之努力,二者皆社會變革之要件也。又說,社會之進化,須經歷階級鬥爭始能實現,故個人對改造社會之努力,即系構成此衝突之因子,實於社會之變革有絕對之必要。
李達根據普列漢諾夫的《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的思想分析了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他指出,個人能創造社會之歷史,然不能任意創造之,必依據社會歷史進行之途徑,應時勢之要求而創造之。他認為,傑出人物並非特殊天才使然,實社會關係有以玉成之也。偉人之所以異於常人者,以能知其大,能見其遠,能解決前代社會所提供於當代之科學的問題,能發見由前代社會關係之發達所造出之社會的要求,能更進而鼓其特殊之智力精神,率先擔當解決此問題滿足此要求之大任耳。在物質條件與個人努力之關係上,他指出,方物質條件之未備也,個人無論如何努力,人群無論如何運動,社會之變革終不可期也;物質條件既備矣,個人或人群苟不努力以促成之,社會之變革亦不易實現也。因此,生今之世,為今之人,誠宜細察社會之潮流,熟審時代之精神。創造自身之歷史促進社會之進步。
(3)關於世界革命與民族革命的論述
李達在書中不僅闡述了社會革命的一般理論,介紹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共產主義學說,批判了各種錯誤的社會理論,揭露帝國主義的本質,而且還專門論述了世界革命與民族革命。李達指出,民族革命雲者,弱小民族脫離強大民族支配之謂也,社會革命雲者,無產階級脫離有產階級支配之謂也。兩者形式不同,而其革命對象則一,即帝國主義。 民族革命與社會革命相須並進而構成世界革命。
李達對民族革命作了較為具體的分析,指出,民族革命的對象除帝國主義之外,還包括中國的為虎作倀之封建階級或帝國主義者之代表。他認為,在民族革命中首先遇到的問題是民族革命運動由誰領導的問題,果必為資產階級乎?抑為無產階級乎?他指出,民族革命雖為全民革命,但參加者有勇有怯,弱小民族之全體人民,其最感帝國主義壓迫之苦而覺知有革命必要者,莫如工農無產分子。又說,民族革命,系全民革命性質,而其中堅分子則為無產階級而非小資產階級也。根據列寧的思想,他分析了民族革命的前途,認為無產階級既能成為民族革命之中堅,則在成功之後,對於經濟上之建設,必不贊成私人資本主義而採用國家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乃社會主義之過渡,非即社會主義。最後,他分析了民族革命與世界革命的關係,指出,弱小民族的民族革命必須與先進國家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才能實現。民族革命不能脫離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的鬥爭單獨進行,不與國際無產階級聯合的革命,是機會主義之民族革命。

作品影響

該書出版後在革命隊伍中流傳,影響較大,幾乎人手一冊,為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傳播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作品評價

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胡為雄:從《現代社會學》一書的結構、內容及其敘述的話語看,這部由湖南現代叢書社1926年出版的著作,其學術水平在當時中國學界應屬領先地位,儘管後來看來,書中的不少觀點不是那么精確或準確,甚至錯誤。較之瞿秋白的講義,《現代社會學》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吉林大學哲學教研室教授呂希晨:李達的《現代社會學》系統地闡述了唯物史觀和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論述了世界革命和中國革命的問題,批判了各種反馬克思主義學說。它是繼瞿秋白《現代社會學》之後又一部重要的歷史唯物主義著作,也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最高成就。

出版信息

1926年6月,《現代社會學》由湖南現代叢書社首次出版;1928年11月,上海崑崙書店又出版該書的修訂版。至1933年,該書先後印行14版,影響較大。

作者簡介

李達(1890—1966),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教育家和社會學家,湖南零陵人。1909年考入京師優級師範,後赴日留學,在東京第一高等師範學習理科。俄國十月革命後,他棄理從文,開始鑽研馬列主義,並翻譯出版了《唯物史觀解說》等著作。李達的研究範圍遍及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法學、貨幣學、史學等眾多領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他曾擔任湖南大學校長、武漢大學校長等職務,並被推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哲學會會長,其重要著作被收入《李達文集》。
創作動機
1922年,李達到湖南長沙任湖南自修大學校長,這一時期,李達著重研究和宣傳唯物史觀。當自修大學被封閉後,他又在湖南公立法政學校、湖南大學、湖南第一師範學校繼續講授唯物史觀。《現代社會學》是李達在湖南大學任教時作為講課之用而撰寫的教材,全書用文言文寫成。該書實際上主要是闡發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因受當時語境的影響,書名故為《現代社會學》。作者在書中指出,《現代社會學》是“用唯物史觀改造社會科學之一嘗試”,“學者苟循此以求之必瞭然於國計民生之根本,洞悉其癥結之所在,更進而改造之不難也。”可見,李達寫作此書的目的較為明確,其旨在宣傳唯物史觀,為中國人民提供認識社會、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作品思想

(1)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理論
《現代社會學》用較大的篇幅反覆闡述了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相互關係這一理論。
關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
李達在說明社會之本質時首先力辟“契約的社會說”“生物的社會說”和“心理的社會說”這樣三種流行的資產階級社會學說。他指出,人類為生活計,不能不取得生活資料。欲為取得生活資料,斯不能不參加社會的生產,人們在生產過程中,不能直接間接發生種種生產關係,此等生產關係之錯綜複合,形成社會之經濟構造。因此,社會非由契約而成,非由心性相感作用而起,亦非如有機體受自然法則所支配,乃由加入生產關係中之各個人結合而成。
接著,李達論述了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原理。他指出,人類相互之關係,自其性質而類別之,可分為物質關係及精神關係物質關係即經濟關係,精神關係即政治、法律、科學、藝術、宗教、哲學等關係。此等根本關係之錯綜複合,構成社會生活之全部。為什麼經濟是基礎呢?這是因為人之生存及活動,以定之存在為前提,為條件,故人於營政治、法律、科學、藝術、道德、宗教、哲學等生活之前,必先獲得衣食住之物質資料。他簡要論說了政治、法律、科學、藝術、道德、宗教、哲學等等均由經濟基礎決定,由經濟關係得以解釋。
李達在著重論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同時也指出了上層建築能動的反作用。他指出,上層建築雖然由生產關係與生產力造成的,然上層建築又影響於生產力與生產關係,此不可不知也。同時,他認為這種反作用是有限度的,其指出,唯吾人應當注意者,社會之構造,恆受生產力之狀態所規定,而其形成之變化,又受生產力之變化所規定,故上層建築僅能成為經濟之量的變化之助因,而不能成為經濟之質的變化之主因也。這說明,上層建築可以影響經濟發展的速度,但不能決定經濟關係的性質。
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
李達指出,人們在生產生活資料過程中,必然互相聯絡而發生一定之關係。惟其有此聯絡與關係,然後生產物始能完成,始能借交通機關分配於社會,供給社會消費。故生產關係包含交通(實指流通―引者)交換分配等一切經濟關係。他對生產關係的理解是同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相一致的。作者進而指出:生產關係之成立,必與社會的生產力相適應,兩者互有密切之關係,生產關係與生產力相適應,則生產力能在生產關係中發展。倘生產力繼續發展至一定程度以上,而生產關係阻礙其發展時,當時之生產關係勢必改造,生產力始有發展之餘地。若生產關係苟不改造,則生產力不能繼續發達,社會即無進化。
李達指出:如果離開了現有的生產力,任意地改變生產關係,同樣也會破壞生產力的發展。他指出,假如一定社會組織內之生產力尚有發展之餘地,而人類必欲一己意志企圖顛覆,則生產力不但不能增進,反而有衰減之虞。蓋生產力之繼續發展為社會進步之主要條件,苟時機未至,遽欲謀社會組織之改造,適足以促該社會之退步。作者又指出,荀時機未至。而速欲強制的實行共產主義,則生產力必驟然衰減。
關於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原動力
《現代社會學》反覆論說了生產力對社會發展所起的最終決定作用。李達認為,推動整個社會發展的原動力,非由思想觀念理論或精神而生,乃由物質生活關係發出者也,社會進化之原動力即此生產力是也。總之,社會生活之歷程,即物質生產歷程,而物質的生產歷程,完全受生產技術及生產力之支配。在物質的生產歷程中,所謂精神文化,皆由物質的生產關係中產生,隨生產力之發達而發達,隨生產關係變遷而變遷。社會之進步,亦即生產力之進步。此唯物史觀的社會本質說之概要也。
(2)關於階級、國家、社會意識和社會革命的理論
關於階級
李達指出,階級是由於生產力的發展、生產手段共用之事實消滅、原始共產制因而崩壞而產生的。構成階級本質的,既不是所得之差異、財產之差異、職業之差異,也不是貧富之差異、勞動與偷閒之差異、精神勞動與腕力勞動之差異,而是生產手段占有之不同,而最終決定階級關係的是生產力。他為階級下了這樣的定義:階級者,社會的生產歷程之結果,由生產條件產生而出,因生產手段之分配及社會人員被分配於生產歷程中所成之社會系統而生者也。李達進一步分析了階級概念,指出,階級確為經濟概念,同時又為與此經濟概念相適應之法律概念及政治概念,是故階級概念宜總合經濟的、政治的、法律的各方面之內容為一體,而由經濟的見地鑑定之。這說明,構成階級本質、劃分階級的標準,只能是經濟。但階級一旦形成,它的活動則又表現在政治、法律、意識形態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階級概念是一個廣泛的社會概念。把它僅僅理解為經濟概念是片面的。當然,若把政治、思想也作為區分階級的標準,則更是錯誤的。因為這離開了唯物史觀的基礎,陷入了唯心主義。
關於階級的消滅問題,李達指出:階級由經濟的剝削而生,亦隨經濟的剝削之撤廢而消滅。但他對此並沒有作簡單的、機械的理解,他認為,無產階級在取得勝利後,可以將生產資料收歸公有,一舉消滅剝削,但在一定時期內,資產階級仍然存在。這主要是因為這個階級的政治思想還存在。只有資產階級企圖復辟的意識完全掃除淨盡,無產階級的統治宣告終結,然後可高唱全民政治。
關於國家
李達首先批判了資產階級學者將國家與社會混為一談的謬論,指出,國家者,社會歷程中之產物,為統治階級對立而發生者也,國家非即社會。接著他分析了國家的本質,指出:國家為剝削的支配,國家為階級的統治,國家為社會之機關”。因此,“國家哲學者所謂全民自由之國家,所謂實現法律的、道德的、政治的、自由之國家云云,直是痴人說夢耳。他通過對國家的產生和發展過程的歷史分析,進一步揭示了國家的本質。他指出,現代代議國家是資產階級的國家,就其階級的剝削的支配之性質而言,與封建國家無殊。最後,他說明了國家將隨著階級的消滅而消滅。
關於社會意識
李達以社會意識與個人意識關係為線索來說明社會意識的性質、作用和演變。他指出: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必然發生經濟關係,在發生經濟關係時,不能不發生相應之意識活動,各種經濟關係之錯綜複合,構成社會之基礎,各種意識之錯綜複合,構成社會意識。但是,他並不認為,任何個人意識都可構成社會意識,只有與該社會經濟關係相適合、有維持該社會經濟關係之作用的意識才成為社會意識。古代原始社會,無私有財產,無階級區別,故比時的社會意識確為一切個人之共通意識內容。自私有制發生,社會分裂為階級以後已無能代表全體社會人員之社會意識,有的只是階級的意識。唯有經濟上強有力階級之要求包含於社會意識之中,他階級之要求概受社會意識之壓迫。封建社會的社會意識,即封建貴族之意識。資本主義社會意識,即資產階級的意識。據此,作者對社會意識下了這樣一個定義:社會意識者,各個人為謀取生活資料不能不共同服從其支配之意識也。
李達認為,社會意識有支配個人意識而有維持社會之作用。社會意識的這種作用是由它有統御各個人之拘束力的緣故。他將這種拘束力分為“內的拘束力”和“外的拘束力”兩種。內的拘束力,能使個人之個性潛移默化,於不知不覺中聽命於社會意識。外的拘束力即社會的及法律的制裁,能強制各個人犧牲其個性,不得已而聽命於社會意識。他認為,社會意識一旦形成,不易消滅,會變成一種傳統的習慣力量。社會意識既適應於經濟組織而成立,亦必隨經濟組織而變革。作者在“社會之進化”一章里具體分析了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哲學、藝術等如何隨社會經濟的進化而進化的。作者認為,古代無階級社會的社會意識,與一切個人之目的相適合,是完全的社會意識,到了階級社會則變成階級的社會意識,畸形的社會意識,但社會之進化必有達到無階級社會之一日,則社會意識亦必有隨達到適合一切個人之目的之一日也。他稱此為“社會意識之完成”。
關於社會革命
李達指出,革命為進化之母,社會無革命,則社會無進化,此歷史之公例也。所謂革命即社會由舊而且低之生產關係進至新而較高之生產關係,並變更其上層建築之全部者也。根據馬克思的唯物史觀,他說明了社會革命的根源在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衝突。他具體分析了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中日益增長的生產力與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衝突,說明資本主義必然崩壞。作者進而指出,社會革命通過階級鬥爭來實現。不過他認為,社會革命之實現,有緩進與急進、平和與激烈之別,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和1917年俄國的十月革命,是“急進而激烈”的革命。至於將來是否有“平和而緩進”的社會主義革命,作者並沒有加以簡單的否定。他認為,有必流血而成功者,有可不血刃而成功者,未可一概而論也。
李達還專門分析了社會革命的客觀物質條件和主觀條件。他反覆說明,只有當生產力在舊的社會組織內無發展餘地之時,舊的社會組織才會崩壞,新的較高的生產關係才能產生。社會革命本在促進生產力之發展,倘若在物質條件未備,生產力在舊社會內尚有充分發達之餘地的情況下發生社會革命,那革命終歸於失敗。這種革命不僅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反而“促使生產力衰減”,社會“歸於退化”。當時有人把唯物史觀歪曲為機械論、經濟命定論,認為既然社會革命繫於經濟條件,因此個人可以拱手無為,坐待社會之自然進化,不必從事社會革命。對此,他指出,社會組織之變革,一方面受物質條件所拘束,一方面又必待各個有意識的行動始能實現,故物質的條件與個人之努力,二者皆社會變革之要件也。又說,社會之進化,須經歷階級鬥爭始能實現,故個人對改造社會之努力,即系構成此衝突之因子,實於社會之變革有絕對之必要。
李達根據普列漢諾夫的《論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問題》的思想分析了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他指出,個人能創造社會之歷史,然不能任意創造之,必依據社會歷史進行之途徑,應時勢之要求而創造之。他認為,傑出人物並非特殊天才使然,實社會關係有以玉成之也。偉人之所以異於常人者,以能知其大,能見其遠,能解決前代社會所提供於當代之科學的問題,能發見由前代社會關係之發達所造出之社會的要求,能更進而鼓其特殊之智力精神,率先擔當解決此問題滿足此要求之大任耳。在物質條件與個人努力之關係上,他指出,方物質條件之未備也,個人無論如何努力,人群無論如何運動,社會之變革終不可期也;物質條件既備矣,個人或人群苟不努力以促成之,社會之變革亦不易實現也。因此,生今之世,為今之人,誠宜細察社會之潮流,熟審時代之精神。創造自身之歷史促進社會之進步。
(3)關於世界革命與民族革命的論述
李達在書中不僅闡述了社會革命的一般理論,介紹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共產主義學說,批判了各種錯誤的社會理論,揭露帝國主義的本質,而且還專門論述了世界革命與民族革命。李達指出,民族革命雲者,弱小民族脫離強大民族支配之謂也,社會革命雲者,無產階級脫離有產階級支配之謂也。兩者形式不同,而其革命對象則一,即帝國主義。 民族革命與社會革命相須並進而構成世界革命。
李達對民族革命作了較為具體的分析,指出,民族革命的對象除帝國主義之外,還包括中國的為虎作倀之封建階級或帝國主義者之代表。他認為,在民族革命中首先遇到的問題是民族革命運動由誰領導的問題,果必為資產階級乎?抑為無產階級乎?他指出,民族革命雖為全民革命,但參加者有勇有怯,弱小民族之全體人民,其最感帝國主義壓迫之苦而覺知有革命必要者,莫如工農無產分子。又說,民族革命,系全民革命性質,而其中堅分子則為無產階級而非小資產階級也。根據列寧的思想,他分析了民族革命的前途,認為無產階級既能成為民族革命之中堅,則在成功之後,對於經濟上之建設,必不贊成私人資本主義而採用國家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乃社會主義之過渡,非即社會主義。最後,他分析了民族革命與世界革命的關係,指出,弱小民族的民族革命必須與先進國家無產階級聯合起來才能實現。民族革命不能脫離資本主義國家無產階級的鬥爭單獨進行,不與國際無產階級聯合的革命,是機會主義之民族革命。

作品影響

該書出版後在革命隊伍中流傳,影響較大,幾乎人手一冊,為唯物史觀在中國的傳播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作品評價

中央黨校教授、博士生導師胡為雄:從《現代社會學》一書的結構、內容及其敘述的話語看,這部由湖南現代叢書社1926年出版的著作,其學術水平在當時中國學界應屬領先地位,儘管後來看來,書中的不少觀點不是那么精確或準確,甚至錯誤。較之瞿秋白的講義,《現代社會學》向前跨進了一大步。
吉林大學哲學教研室教授呂希晨:李達的《現代社會學》系統地闡述了唯物史觀和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理,論述了世界革命和中國革命的問題,批判了各種反馬克思主義學說。它是繼瞿秋白《現代社會學》之後又一部重要的歷史唯物主義著作,也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的最高成就。

出版信息

1926年6月,《現代社會學》由湖南現代叢書社首次出版;1928年11月,上海崑崙書店又出版該書的修訂版。至1933年,該書先後印行14版,影響較大。

作者簡介

李達(1890—1966),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教育家和社會學家,湖南零陵人。1909年考入京師優級師範,後赴日留學,在東京第一高等師範學習理科。俄國十月革命後,他棄理從文,開始鑽研馬列主義,並翻譯出版了《唯物史觀解說》等著作。李達的研究範圍遍及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法學、貨幣學、史學等眾多領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他曾擔任湖南大學校長、武漢大學校長等職務,並被推選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中國哲學會會長,其重要著作被收入《李達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