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維度形容詞語義及其計算機識別研究》是2015年8月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伍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現代漢語維度形容詞語義及其計算機識別研究
- 作者:伍瑩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8月
- 頁數:223 頁
- 定價:36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30716333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維度形容詞是描述物體各個維度特徵的形容詞,現代漢語共7對維度形容詞,分別為“大-小”、“高-低/矮”、“長-短”、“寬-窄”、“深-淺”、“厚-薄”和“粗-細”,這些詞聚合起來形成了一個封閉的辭彙系統。《現代漢語維度形容詞語義及其計算機識別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運用認知語言學相關理論,通過最充分的利用海量語料,詳盡考察維度形容詞和名詞搭配的實際情況,探尋維度形容詞和名詞搭配的組合機制和語義限制,分析維度形容詞的空間義及其語義特徵,探索維度形容詞隱喻義演變的機制和過程,闡釋各個義項發展演變的脈絡和方式。在維度形容詞空間義和隱喻義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構建維度形容詞語義自動識別的計算機模型。目前計算語言學關於語義的識別已經有了動詞、名詞、形容詞等大類的識別技術和成果,而其發展需要並期待學界對形容詞等大類詞中的次類進行研究。本書所進行的研究具有開拓性和創新性,不僅對計算機自然語言識別,而且對辭彙語義學、詞典編撰以及對外漢語教學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套用價值。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空間、空間維度和空間維度詞
一、空間與空間描述
二、幾何學、語言學和現實世界中的空間維度
三、空間維度詞的詞性界定與意義分類
四、維度形容詞的界定和分類
五、維度形容詞在現代漢語形容詞語義系統中的地位
第二節 理論基礎
一、範疇理論
二、隱喻理論
三、語義範疇理論
四、體驗哲學和人類中心論
第三節 維度形容詞國內外研究綜述
一、理論語言學界研究現狀
二、計算語言學界研究現狀
三、國內外維度形容詞研究述評
第二章 “高、低/矮”語義及其計算機識別分析
第一節 “高、低/矮”的空間義
一、“高、矮”維度義的語義特徵
二、與“高、矮”搭配的名詞的語義特徵
三、“高、低”的位置義
四、“低、矮”空間義的異同
第二節 “高、低”的隱喻義
一、數量域
二、等級域
三、評價域
四、心理域
五、時間域
第三節 “高、低/矮”計算機語義識別模型構建
一、“高、低矮”計算機識別流程
二、“高、低矮”計算機語義識別模型構建
第三章 “寬、窄”語義及其計算機識別分析
第一節 “寬、窄”的空間義
一、“寬、窄”維度義的語義特徵
二、與維度義“寬、窄”搭配的名詞的語義特徵
三、“寬、窄”面積義的語義特徵
四、與面積義“寬、窄”搭配的名詞的語義特徵
第二節 “寬、窄”的隱喻義
一、範圍域
二、心理域
三、政策域
四、經濟域
第三節 “寬、窄”計算機語義識別模型構建
一、“寬、窄”計算機語義識別流程
二、“寬、窄”計算機語義識別模型構建
第四章 “深、淺”語義及其計算機識別分析
第一節 “深、淺”的空間義
一、“深、淺”維度義的語義特徵
二、與維度義“深、淺”搭配的名詞的語義特徵
三、“深、淺”的位置義
第二節 “深、淺”的隱喻義
一、時間域
二、顏色域
三、知識域
四、情感域
五、數量域
六、程度域
第三節 “深、淺”計算機語義識別模型構建
一、“深、淺”計算機語義識別流程
二、“深、淺”計算機語義識別模型構建
第五章 “長、短”語義及其計算機識別分析
第一節 “長、短”的空間義
一、“長、短”空間義的語義特徵
二、與“長、短”搭配的名詞的語義特徵
第二節 “長、短”的隱喻義
一、時間域
二、篇幅域
第三節 “長、短”計算機語義識別模型構建
一、“長、短”計算機語義識別流程
二、“長、短”計算機語義識別模型構建
第六章 “厚、薄”語義及其計算機識別分析.
第一節 “厚、薄”的空間義
一、“厚、薄”空間義的語義特徵
二、與“厚、薄”搭配的名詞的語義特徵
第二節 “厚、薄”的隱喻義
一、數量域
二、情感域
三、味覺域
四、質量域
第三節 “厚、薄”計算機語義識別模型構建
一、“厚、薄”計算機語義識別流程
二、“厚、薄”計算機語義識別模型構建
第七章 “粗、細”語義及其計算機識別分析
第一節 “粗、細”的空間義
第二節 “粗、細”的隱喻義和轉喻義
一、原因轉喻結果
二、結果轉喻原因
三、聲音域
四、性格域
五、品質域
第三節 “粗、細”計算機語義識別模型構建
一、“粗、細”計算機語義識別流程
二、“粗、細”計算機語義識別模型構建
第八章 “大、小”語義及其計算機識別分析
第一節 “大、小”的空間義
第二節 “大、小”的隱喻義
一、時間域
二、抽象量域
第三節 “大、小”計算機語義識別模型構建
一、“大、小”計算機語義識別流程
二、“大、小”計算機語義識別模型構建
第九章 結論與展望
一、研究結論
二、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