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森林測定法》從實際森林測定角度,按林木狀態、林木生存環境、複合因子次序逐個講解了其所包含因子的測定方法和步驟,在介紹各因子的常規測定方法同時,給出部分主要因子測定的最新研究進展與思考,最後講解了森林經營單位內森林的調查監測方法與資源計算公式。
基本介紹
- 書名:現代森林測定法
- 類型:科技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3870286
- 品牌:中國林業出版社
- 作者:王雪峰 陸元昌
- 出版社:中國林業出版社
- 頁數:126頁
- 開本:16
- 定價:40.0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現代森林測定法》編寫宗旨是服務當前野外森林測定、著眼未來測定發展方向,可以作為高等農林院校森林計測專業教材,也可供農業、林業、生態、環保等領域森林資源調查、樹木測定方面的研究人員和調查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1章總論
第2章林木狀態因子
2.1胸徑
2.1.1卡尺測徑
2.1.2圍尺測徑
2.1.3樹木直徑記錄表
2.1.4完備直徑系測量
2.2樹高
2.2.1布魯萊斯測高儀
2.2.2超音波測高儀
2.2.3使用HEC測高儀與測距儀配合測定樹高
2.2.4使用SUUNTO測高儀與雷射測距儀配合測定樹高
2.2.5冠下高測定
2.3冠幅
2.3.1冠幅測定
2.3.2樹冠測量發展方向
2.4鬱閉度
2.4.1鬱閉度測定法
2.4.2鬱閉度分級
2.4.3鬱閉度測定的幾點討論
2.5樹木年齡
2.5.1樹木年齡確定的破壞性方法
2.5.2微創法確定樹木年齡
2.5.3無損法確定樹木年齡
2.6樹木生長量
2.6.1基本概念
2.6.3樹木生長量測定法
2.7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3章林木生存環境因子
3.1地貌
3.1.1中國地貌特徵
3.1.2幾個美麗的旅遊地貌
3.2土壤
3.2.1土壤分類
3.2.2土壤層次
3.2.3土壤剖面挖掘與採樣
3.2.4土壤養分
3.2.5土壤質地
3.2.6土壤結構
3.2.7土壤緊實度
3.3土壤動物
3.3.1土壤動物的生活基質採集
3.3.2土壤動物分離方法
3.3.3土壤動物直接採集法
3.4立地質量
3.4.1地位指數表編制
3.4.2地位級表編制
3.5生物多樣性
3.5.1生物多樣性關聯的幾個概念
3.5.2生物多樣性調查因子
3.5.3調查方法
3.6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4章複合調查因子
4.1材積
4.1.1近似求積法
4.1.2材積表法
4.1.3分段累積法
4.1.4立體視覺法
4.2生物量
4.2.1直接調查法
4.2.2模型法
4.2.3三維雷射掃瞄器法
4.2.4遙感反演法
4.3葉面積指數
4.3.1葉面積指數測定
4.3.2基於地面圖像分析的LAI估算
4.4集成參數獲取
4.4.1感測器選擇
4.4.2感測器標定
4.4.3感測器野外布設
4.4.4虛擬專用網路(VPN)
4.5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5章森林調查
5.1樣地設計
5.1.1樣地類型設計
5.1.2野外設定方法
5.1.3複測樣地的復位
5.2樣地概況調查
5.2.1坡向、坡度、坡位
5.2.2災害種類、程度、健康度
5.2.3濕地類型
5.3森林類別、林種與發展階段
5.3.1森林類別
5.3.2林種劃分
5.3.3發展階段
5.4喬木層調查
5.4.1編號
5.4.2樹種
5.4.3方位角
5.4.4距離
5.4.5胸徑
5.4.6樹高
5.4.7冠下高
5.4.8生活力(活力)
5.4.9層次
5.4.10起源
5.4.11損傷情況
5.4.12乾形質量
5.4.13林木類型
5.5灌木、幼樹、幼苗、草本調查
5.5.1幼樹和灌木層
5.5.2更新幼苗和草本層因子
5.6監測與管理
5.6.1森林經營監測設計基礎
5.6.2森林經營監測執行
5.7資源計算
5.7.1基本計算
5.7.2經營單位級或定義的副總體(層)的特徵參數計算
5.8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第2章林木狀態因子
2.1胸徑
2.1.1卡尺測徑
2.1.2圍尺測徑
2.1.3樹木直徑記錄表
2.1.4完備直徑系測量
2.2樹高
2.2.1布魯萊斯測高儀
2.2.2超音波測高儀
2.2.3使用HEC測高儀與測距儀配合測定樹高
2.2.4使用SUUNTO測高儀與雷射測距儀配合測定樹高
2.2.5冠下高測定
2.3冠幅
2.3.1冠幅測定
2.3.2樹冠測量發展方向
2.4鬱閉度
2.4.1鬱閉度測定法
2.4.2鬱閉度分級
2.4.3鬱閉度測定的幾點討論
2.5樹木年齡
2.5.1樹木年齡確定的破壞性方法
2.5.2微創法確定樹木年齡
2.5.3無損法確定樹木年齡
2.6樹木生長量
2.6.1基本概念
2.6.3樹木生長量測定法
2.7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3章林木生存環境因子
3.1地貌
3.1.1中國地貌特徵
3.1.2幾個美麗的旅遊地貌
3.2土壤
3.2.1土壤分類
3.2.2土壤層次
3.2.3土壤剖面挖掘與採樣
3.2.4土壤養分
3.2.5土壤質地
3.2.6土壤結構
3.2.7土壤緊實度
3.3土壤動物
3.3.1土壤動物的生活基質採集
3.3.2土壤動物分離方法
3.3.3土壤動物直接採集法
3.4立地質量
3.4.1地位指數表編制
3.4.2地位級表編制
3.5生物多樣性
3.5.1生物多樣性關聯的幾個概念
3.5.2生物多樣性調查因子
3.5.3調查方法
3.6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4章複合調查因子
4.1材積
4.1.1近似求積法
4.1.2材積表法
4.1.3分段累積法
4.1.4立體視覺法
4.2生物量
4.2.1直接調查法
4.2.2模型法
4.2.3三維雷射掃瞄器法
4.2.4遙感反演法
4.3葉面積指數
4.3.1葉面積指數測定
4.3.2基於地面圖像分析的LAI估算
4.4集成參數獲取
4.4.1感測器選擇
4.4.2感測器標定
4.4.3感測器野外布設
4.4.4虛擬專用網路(VPN)
4.5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第5章森林調查
5.1樣地設計
5.1.1樣地類型設計
5.1.2野外設定方法
5.1.3複測樣地的復位
5.2樣地概況調查
5.2.1坡向、坡度、坡位
5.2.2災害種類、程度、健康度
5.2.3濕地類型
5.3森林類別、林種與發展階段
5.3.1森林類別
5.3.2林種劃分
5.3.3發展階段
5.4喬木層調查
5.4.1編號
5.4.2樹種
5.4.3方位角
5.4.4距離
5.4.5胸徑
5.4.6樹高
5.4.7冠下高
5.4.8生活力(活力)
5.4.9層次
5.4.10起源
5.4.11損傷情況
5.4.12乾形質量
5.4.13林木類型
5.5灌木、幼樹、幼苗、草本調查
5.5.1幼樹和灌木層
5.5.2更新幼苗和草本層因子
5.6監測與管理
5.6.1森林經營監測設計基礎
5.6.2森林經營監測執行
5.7資源計算
5.7.1基本計算
5.7.2經營單位級或定義的副總體(層)的特徵參數計算
5.8本章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