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化之危機》是張君勱所著作品,出自於《張君勱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現代文化之危機
- 作者:張君勱
- 作品出處:張君勱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我們國內近年來呈不安的狀態,希望和平,得不到和平,希望建設,沒有建設。不但我國如此,即世界任何國家都在精神上感覺不安,這種不安的情緒可以從外國的各種書籍名目上看得出,譬如說:、等等,為什麼世界會到這樣不安的時期?這是核子彈在日本廣島投下後始造成的。在從前,所有日新月異的發明,如天文、機器製造品,大體言,其範圍較小,沒有影響人類生存的問題,這並不是說核子彈發明以前,沒有人注意文化的危機,德國的斯本格勒就老早於第一次大戰前後對西方文化之前途發生懷疑了。他著了一本,書出後,很震動了一些人,並且贊成與反對此書的小冊子,也出了約有一百本,所以這本書真可謂奇書。他將文化與春夏秋冬四季相比擬。在十九世紀的歐洲人看來,世界文化是無限制的進步著的,但他卻認為國家文化之興亡盛衰根據數,春夏時期過去後,秋冬時期就要到來。他說帝國主義就是文化死亡的象徵。他以帝國主義與秦始皇的統一六國在相提並論,認為秦始皇之對外發展與現代帝國主義對外發展之情形是一樣的,因為時代結束的現象。所以他歸結說,現在歐洲文化決不能無窮盡地向上發展,經過多少年後,必如中國、印度、希臘、羅馬的文化一樣,遲早有結束的一天。他又說,現在的商業文化,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大城市生活,都是文化沒落的必然現象。【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張君勱(Carsun Chang,1887-1969),本名張嘉森,字君勱,又字士林,號立齋,祖籍江蘇寶山(今屬上海),是近現代中國歷史上一位具有多重面向的重要人物:他畢生追求民主,更因在《中華民國憲法》的起草和創製中的關鍵作用而被尊為“中華民國憲法之父”;他在五四後期肇端科玄論戰,首倡“新宋學之復活”,晚年致力於儒家思想復興的撰著和宣揚,被公認是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還是20世紀中國民主社會主義思潮最重要的理論代表人物,1930年代“國家社會黨”、1940年代“民主社會黨”的黨魁,“中國民主政團同盟”(“民盟”)的首要發起人,國共之間所謂“中間力量”(“第三種力量”、“第三勢力”)的領袖人物。編者簡介:翁賀凱,1975年生,福建福州人,北京大學哲學系學士、碩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博士,清華大學歷史系博士後,現為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代史、中西政治思想史的教學與研究,兼任《政治思想史》(季刊)編委,主要著譯有《現代中國的自由民族主義:張君勱民族建國思想評傳》(專著,法律出版社,2010)、《革命與歷史:中國馬克思主義歷史學的起源》(譯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