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呼吸機治療學(1999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現代呼吸機治療學》是1999年人民軍醫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宋志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現代呼吸機治療學 
  • 作者:宋志芳
  • 出版社人民軍醫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年11月
  • 頁數:601 頁
  • 定價:59.5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80157011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第一篇 ,第二篇 ,第三篇 ,

內容簡介

本書分3篇,共38章,詳細闡述了呼吸生理、病理生理,重點介紹了呼吸機的基本結構與原理,各種類型機械通氣模式的原理,包括90年代較新的通氣模式和臨床套用,各種類型呼吸機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以及機械通氣在各種危重病搶救中套用的特點。書末還附錄有機械通氣模式、呼吸生理、呼吸功能、動脈血氣分析、各個系統危重病等各種常用醫學名詞的英漢對照、英文縮寫、ICU常用監測指標的正常值和計算公式。
本書的主要對象是從事急診、急救、ICU與危重病的醫護工作者,也可供麻醉和呼吸內科專業的醫師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基礎理論
第一章 呼吸系統基本結構與功能
第一節 呼吸道
一、上呼吸道
二、下呼吸道
第二節 肺與肺泡
一、肺
二、肺泡
第三節 肺的血管
一、肺循環系統
二、支氣管循環
第四節 肺的淋巴與神經系統
一、淋巴系統
二、神經系統
第五節 胸膜、縱隔與膈肌
一、胸膜
二、縱隔
三、膈肌
第六節 胸廓
一、肋骨
二、胸骨
三、肋間隙
四、胸廓的運動
第二章 呼吸生理
第一節 肺的容量
一、靜態肺容量
二、動態肺容量
第二節 肺的通氣
一、通氣量
二、肺泡的氣體分布
三、通氣功能的評價
第三節 肺的血流
一、肺血管床的解剖學特點
二、肺循環的壓力
三、肺血流的阻力
四、肺血容量
五、肺血流的分布
六、影響肺循環的因素
七、肺循環的神經化學效應
八、肺循環的功能
第四節 肺內氣體交換
一、通氣/血流
二、彌散
第五節 肺的力學
一、呼吸動力
二、胸和肺順應性
三、氣道阻力
四、呼吸功
第六節 呼吸的調節
一、呼吸中樞的調節
二、大腦皮層對呼吸運動的調節
三、呼吸的神經反射性調節
四、呼吸的化學性調節
五、呼吸調節的臨床意義
六、藥物對呼吸神經調節的影響
第三章 氧和二氧化碳運輸與組織呼吸
第一節 氧和二氧化碳運輸
一、氧的運輸
二、二氧化碳的運輸
第二節 組織呼吸
一、組織呼吸的場所
二、組織中的氣體交換
三、組織的氧需求與氧供給
四、組織氧合的監測
第四章 缺氧與二氧化碳瀦留的病理生理
第一節 缺氧的病理生理
一、對呼吸功能的影響
二、對循環功能的影響
三、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四、對細胞代謝的影響
五、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
六、影響機體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第二節 二氧化碳瀦留的病理生理
一、對呼吸系統的影響
二、對循環系統的影響
三、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影響
四、對酸鹼平衡與血電解質的影響
五、對腎和胃腸道功能的影響
第五章 氧療的基本知識
一、缺氧的原因與分類
二、氧療的呼吸生理學基礎
三、缺氧的診斷與程度判斷
四、氧療糾正缺氧的機制
五、氧療的原則與適應證
六、氧療的途徑
七、氧源或氧供類型
八、FiO2控制與計算
九、氧療的時間方式
十、氧療的注意事項與副作用
第六章 動脈血氣分析
一、測定方法與原理
二、項目和指標
三、動脈血氣分析的臨床意義
四、低氧血症和酸鹼失衡的診斷標準
五、測定的質量控制
第七章 水、電解質與酸鹼平衡
第一節 水與電解質平衡
一、水、電解質分布與調節
二、水與電介質的生理功能
三、水與電介質紊亂的糾正方法
第二節 酸鹼平衡
一、酸鹼平衡的基本概念
二、酸鹼平衡調節
三、幾種常見的酸鹼失衡類型
第三節 水、電解質紊亂與酸鹼失衡
一、三個規律
二、酸鹼失衡與電解質紊亂
第四節 酸鹼失衡的判斷與糾正
一、陰離子間隙
二、潛在HCO3
三、酸鹼失衡預計代償公式的臨床套用
四、酸鹼失衡判斷方法
五、酸鹼失衡類型及判斷
六、酸鹼失衡的糾正
第八章 危重病人感染與抗菌藥物治療
第一節 危重病人感染的特點
一、流行病學
二、病原微生物及其變遷
三、臨床特點
四、病原學診斷
五、治療
六、預防
第二節 抗菌藥物治療
一、治療原則
二、危重病人抗菌藥物使用特點
三、抗菌藥物的種類與特點
第三節 危重病人的抗菌藥物治療
一、下呼吸道感染
二、敗血症
三、導管相關菌血症
四、腹腔感染
五、重症胰腺炎
六、膽道感染
七、尿路感染
八、深部真菌感染
九、感染性腹瀉
十、器官移植後感染
十一、骨關節感染
第九章 危重病人的營養支持
第一節 機體正常營養物質代謝的特點
一、碳水化合物代謝特點
二、脂肪代謝特點
三、蛋白質代謝特點
四、維生素代謝特點
五、電解質代謝特點
六、微量元素代謝特點
第二節 危重病人營養物質代謝特點
一、飢餓時營養物質代謝特點
二、應激時營養物質代謝的特點
第三節 營養和代謝狀態的評定
一、人體組成及測定
二、機體組成的其他指標及測定方法
三、營養指標及測定
四、營養不良的判斷和預後性營養指數
第四節 營養物質的需要量
一、能量需要量
二、蛋白質需要量
三、維生素需要量
四、電解質和微量元素需要量
第五節 營養支持途徑
一、腸內營養
二、腸外營養

第二篇

呼吸機及其套用
第十章 呼吸機的工作原理
第一節 呼吸機的工作環節
一、人為地產生呼吸動作
二、改善通氣
三、改善換氣功能
四、降低呼吸作功
五、糾正病理性呼吸動作
第二節 呼吸機的分類
一、按使用或套用的類型分類
二、按(使用)機械通氣的途徑分類
三、按吸、呼氣相的切換方式分類
四、按通氣頻率的高低分類
五、按是否有同步裝置或性能分類
六、按適用對象分類
七、按工作原理分類
第三節 呼吸機模式與功能
一、主要的機械通氣模式
二、主要的機械通氣功能
第四節 高頻通氣
一、工作原理
二、特點及優缺點
三、分類和工作原理
四、臨床套用
第十一章 機械通氣對生理的影響
第一節 對呼吸生理的影響
一、肺容量
二、肺的通氣
三、肺內氣體分布
四、VA/Q
五、氣體彌散
六、肺的力學
七、對肺的不利影響
第二節 對循環和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一、回心血量和心臟的充盈度
二、心排量、心排指數、血壓
三、心功能狀況
四、肺循環的影響
五、對O2運輸的影響
第三節 對中樞、腎和消化功能的影響
一、對中樞的影響
二、對腎功能的影響
三、對消化功能的影響
第十二章 呼吸機臨床套用
第一節 機械通氣的適應證與禁忌證
一、適應證
二、禁忌證
第二節 呼吸機類型和通氣方式、模式與功能選擇
一、呼吸機類型選擇
二、通氣方式、模式與功能選擇
第三節 呼吸機的連線方式
一、連線方式的類型
二、連線方式的選擇
第四節 呼吸機參數設定和調節
一、參數設定
二、參數調節
三、報警參數設定和調節
第五節 呼吸機與自主呼吸的協調
一、呼吸機與自主呼吸不協調的影響
二、呼吸機與自主呼吸不協調的原因
三、呼吸機與自主呼吸不協調的一般處理
四、呼吸機與自主呼吸不協調的藥物處理
第六節 呼吸機的撤離
一、撤離指征和標準
二、撤離方法
三、脫機困難的原因和處理
第十三章 呼吸機治療期間的監測
第一節 基本監測
一、生命體徵監測
二、呼吸機自動監測
三、動脈血氣分析監測
四、胸部X線監測
五、其他重要臟器或系統功能監測
第二節 特殊監測
一、PETCO2和FETCO2監測
二、呼吸力學監測
三、持續SaO2或SpO2監測
四、經皮氧和二氧化碳分壓的監測
五、VD/VT監測
六、呼吸指數(PaO2/FiO2)監測
七、D(A-a)O2監測
八、Qs/Q1監測
九、持續心電圖監測
十、血流動力學的監測
十一、床邊肺功能測定
第十四章 人工氣道的建立和護理
第一節 人工氣道的建立
一、面罩、接口與口含管
二、氣管插管
三、氣管切開造口置管
四、氣管插管導管、氣管切開套管和氣囊
第二節 人工氣道和機械通氣時的護理
一、人工氣道的護理
二、氣道濕化
三、分泌物吸引
四、感染的預防和處理
第十五章 機械通氣常見併發症的預防與處理
第一節 氣壓傷
一、氣胸
二、皮下和縱隔氣腫
第二節 呼吸系統併發症
一、過度通氣
二、通氣不足
三、肺部感染
四、氧中毒
五、呼吸機依賴
六、上呼吸道堵塞
七、肺不張
第三節 機機通氣致其他併發症
一、循環系統併發症
二、氣管及鄰近組織損傷
三、胃腸道系統併發症
第十六章 呼吸機的基本結構
第一節 基本結構
第二節 供氣部分
一、電動呼吸機
二、氣動呼吸機
第三節 呼氣部分
一、呼氣閥
二、PEEP閥
三、呼氣單向閥
第四節 控制部分
一、氣控
二、電控
三、微處理機或計算機控制型
第五節 呼吸機的監測系統
一、壓力監測
二、流量監測
三、FiO2監測
第六節 濕化器與霧化器
一、濕化器
二、霧化器
第十七章 呼吸機清洗與消毒、保養與維護
一、呼吸機的清洗與消毒
二、呼吸機的保養與維護
第十八章 各種類型呼吸機簡介
一、呼吸機類型簡介
二、各種類型呼吸機性能簡介

第三篇

各種危重病與機械通氣
第十九章 心肺腦復甦
第一節 概述
一、診斷
二、病因
三、心搏、呼吸停止的機制
第二節 心肺復甦
一、基本原則
二、基本步驟
三、療效評價
四、注意事項
第三節 腦復甦
一、腦組織的特點
二、一般治療
三、特殊腦復甦措施
四、腦復甦後期的康復治療
五、腦復甦的效果和影響因素
六、終止腦復甦的指標
第四節 呼吸機治療
一、適應證
二、人工氣道的選擇
三、呼吸機類型選擇
四、呼吸機模式和功能的選擇
五、脫機標準
六、注意事項
第二十章 多系統臟器功能衰竭
第一節 概述
一、病因
二、發病機制
三、病理生理改變
四、臨床表現與診斷標準
五、臨床監測標準
六、MSOF預防
七、治療進展
第二節 各器官功能衰竭的治療重點
一、肺
二、心
三、腎
四、肝
五、胃腸功能
六、凝血功能支持
七、腦功能支持
八、營養支持
第三節 呼吸機治療
一、適應證
二、人工氣管選擇
三、呼吸機套用
四、脫機標準
第二十一章 休克
一、病因分類
二、病理生理
三、臨床表現
四、診斷
五、治療
六、預防
七、護理
八、呼吸機治療
第二十二章 呼吸衰竭
一、分類
二、病因
三、缺氧與二氧化碳瀦留的發生機制
四、缺氧與二氧化碳瀦留時人體的影響
五、臨床表現
六、診斷
七、治療原則
八、呼吸機治療
第二十三章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
一、命名
二、病因
三、發病機制
四、病理改變特點
五、病理生理改變特點
六、臨床表現及分期
七、診斷標準
八、鑑別診斷
九、預防與治療
十、呼吸機治療
第二十四章 急性肺水腫
一、分類
二、病理與病因、發病機制
三、病理生理
四、臨床表現
五、診斷與鑑別診斷
六、治療
七、預防
八、呼吸機治療
第二十五章 危重哮喘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第一節 危重哮喘
一、病因
二、發病機制
三、臨床表現與分型
四、診斷與鑑別診斷
五、治療與預防
六、護理
七、呼吸機治療
第二節 肺性腦病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臨床表現與分級
三、診斷與鑑別診斷
四、治療
五、呼吸機治療
第三節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病理學改變
三、病理生理
四、臨床表現
五、診斷與鑑別診斷
六、併發症
七、治療
八、呼吸機治療
第二十六章 肺栓塞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病理生理
三、臨床表現
四、診斷與鑑別診斷
五、急救與處理
六、呼吸機治療
第二十七章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一、血液凝固與纖維蛋白溶解系統
二、病因與發病機制
三、病理生理
四、臨床表現
五、實驗室指標
六、診斷與鑑別診斷
七、治療
八、呼吸機治療
第二十八章 急性心肌梗死
一、病因
二、病理生理
三、臨床表現
四、併發症
五、診斷
六、鑑別診斷
七、治療
八、康復治療和再梗死的預防
九、呼吸機治療
第二十九章 多發傷
一、多發傷的臨床特點和要求
二、致傷因素與分類
三、診斷
四、呼吸機治療
第三十章 高危急腹症
第一節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一、病因與發病機制
二、病理改變
三、病理生理
四、臨床表現
五、輔助檢查
六、併發症
七、診斷與鑑別診斷
八、嚴重程度判斷
九、治療
十、呼吸機治療
第二節 重症急性膽管炎
一、臨床表現
二、診斷要點
三、治療
四、呼吸機治療
第三節 絞窄性腸梗阻
一、臨床表現
二、診斷
三、手術治療
四、手術後處理
五、呼吸機治療
第三十一章 創傷與外科手術
第一節 顱腦傷與腦部手術
一、顱腦傷
二、腦部手術
三、腦水腫與顱高壓
四、顱腦傷綜合救治與腦部手術術後處理
五、呼吸機治療
第二節 胸部外傷與胸部手術
一、胸部外傷
二、胸部手術
第三節 腹部創傷與腹部手術
一、腹部創傷與手術分類
二、臨床表現
三、輔助檢查
四、診斷
五、圍手術期處理
六、呼吸機治療
第四節 脊柱外傷與脊柱手術
一、脊柱脊髓臨床解剖概要
二、脊柱脊髓外傷與手術
三、嚴重頸椎退行性疾患
四、呼吸機治療
第五節 腎移植術後
一、概述
二、腎移植的適應證與禁忌證
三、腎移植手術
四、腎移植術後的外科併發症
五、腎移植術後併發症
六、呼吸機治療
第三十二章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第一節 急性腦梗死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二、病理
三、臨床發病類型
四、臨床表現
五、輔助檢查
六、診斷和鑑別診斷
七、治療
八、呼吸機治療
第二節 腦出血和蛛網膜下腔出血
一、病因和發病機制
二、病理
三、臨床表現
四、輔助檢查
五、診斷與鑑別診斷
六、治療
七、呼吸機治療
第三節 腦炎和腦膜炎
一、病因
二、感染途徑
三、病理
四、臨床表現
五、實驗室檢查
六、診斷和鑑別診斷
七、治療
八、呼吸機治療
第四節 癲�持續狀態
一、病因
二、臨床表現
三、輔助檢查
四、診斷與鑑別診斷
五、治療
六、呼吸機治療
第三十三章 糖尿病昏迷
第一節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一、發病誘因
二、發病機制與病理生理
三、臨床表現
四、實驗室檢查
五、診斷和鑑別診斷
六、治療
七、預防
八、呼吸機治療
第二節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滲性昏迷
一、發病誘因
二、發病機制與病理生理
三、臨床表現
四、實驗室檢查
五、診斷和鑑別診斷
六、防治措施
七、呼吸機治療
第三十四章 腎功能衰竭
第一節 急性腎功能衰竭
一、病因
二、發病機制
三、病理生理
四、臨床表現
五、治療
六、呼吸機治療
第二節 慢性腎功能衰竭
一、分期
二、臨床表現
三、治療
四、呼吸機治療
第三十五章 溺水
一、病因
二、發病機制
三、臨床表現
四、治療
五、呼吸機治療
第三十六章 中暑
一、病因
二、發病機制
三、臨床表現
四、診斷與鑑別診斷
五、治療
六、呼吸機治療
第三十七章 電擊傷
一、病因
二、致傷機制與程度因素
三、臨床表現
四、治療
五、呼吸機治療
第三十八章 急性中毒
一、分類
二、診斷
三、中毒機制
四、臨床表現
五、綜合救治
六、呼吸機治療
附錄一 常用機械通氣模式或方法中、英文對照與縮寫
附錄二 呼吸機板面常用術語中、英文對照與縮寫
附錄三 呼吸生理專業辭彙中、英文對照與縮寫
一、基本略號
二、肺容積和肺容量
三、通氣量
四、通氣與血流
五、彌散
六、呼吸力學
附錄四 血氣分析常用符號中、英文對照與縮寫
附錄五 血流動力學測定常用參數
附錄六 幾種常用計算公式・
一、D(A-a)O2計算公式
二、Qs/Q1計算公式
三、CaO2與DO2
四、機械通氣時呼吸系統(肺和胸廓)的順應性計算
附錄七 氣體狀態表示與換算方法
附錄八 臨床檢驗參考值
一、血液
二、尿液
三、糞便檢查
四、體液檢查(腦脊液、胸腹水、胃液)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