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中國女小說的夢幻書寫》是2016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現代中國女小說的夢幻書寫
- 作者:李萱
- 類別:文學理論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
- 開本:16 開
- ISBN:9787010165486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李萱所*的《現代中國女性小說的夢幻書寫》以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一直到21世紀初的現代中國 女性小說創作為研究對象,但確切地講,將夢幻文化 視為女性話語建構的一種頗具私密性的文化資源,進 而考察現代中國女性話語建構的一種特殊視角,以中 國傳統文學特別是傳統女性的夢幻書寫為背景,重讀 現代中國女性小說,挖掘夢幻文化與女性話語建構的 關係,在文學史的大背景下構築一個文本細讀、話語 分析、性別視角透視有機結合的立體闡釋空間。選題 新穎,拓展了女性文學研究的視野,進一步深化了對 夢幻文化的研究。夢幻文化與女性生活、女性心理、 女性創作之間,有著複雜的社會文化聯繫。“夢幻” 作為人類情感體驗中較為隱秘、複雜多變的層面,是 考察女性生命存在與精神狀況的一個有價值的切入點 。文學中的夢幻書寫,*是適於透視和分析女性生命 存在之獨特性的領域與平台。夢幻文化是女性文學研 究領域中一個有待開掘的新的增長點,現代中國女性 小說對夢幻文學傳統的選擇性、審視性傳承,具有現 代性別文化意味的新質素和自我突破,以及夢幻文化 本身所具有的性別文化再生等內在層面,是考察現代 女性文學話語建構的創新維度,為文學研究提供一個 具有開拓和啟發意義的別樣思路。
圖書目錄
導言
一、研究對象及相關概念
二、國內外有關“夢幻”的理論闡釋與探討
(一)中國古代有關“夢幻”與文學的思考
(二)現代中國有關“夢幻”與文學的探討
(三)國外有關“夢幻”與文學的理論闡釋
三、相關研究現狀和研究空間的拓展
(一)夢幻文化與中國古代文學創作研究
(二)夢幻文化與外國文學創作研究
(三)夢幻文化與現代中國文學創作研究
**章 夢幻書寫與女性主體性話語建構
**節 夢幻書寫與現代女性主體精神的構建
一、女性角色的反思與確認
二、女性主體的精神成長
三、女性隱秘經驗的流露和書寫
第二節 夢幻書寫與現代女性的人生探索與困惑
一、娜拉出走之夢:“做人”與“為我”的追求與困惑
二、絡綺思之夢:事業與家庭的矛盾
三、邵玉梅之夢:“女英雄”的成長與焦慮
四、卜零之夢:女性反抗的激進與迷途
第二章 夢幻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話語建構
**節 “夢中人”、“夢”中人與“夢幻人”女性形象
一、“夢中人”:性格特徵、現實映照與文化心理
二、“夢”中人:內在需求、文化想像與另類形象
三、“夢幻人”:亦虛幻亦真實,既內在又超越
第二節 “夢幻”鏡像、對位關係與女性形象的塑造
一、“夢幻”鏡像與女性形象:“自卑”與“自戀”的雜糅
二、“夢幻”女性人物的對位關係:“純潔”與“放蕩”的複雜變奏
第三節 “夢魘”“夢幻”與“瘋女人”形象的塑造
一、“夢魘”與“瘋女人”形象的塑造:從文化“夢魘”到個體“夢魘”
二、“夢幻”般的“瘋女人”形象塑造:隱匿、飛翔與治療
第三章 現代女性夢幻敘事模式及其文本功能
**節 “夢幻-消解”敘事模式
一、愛情、婚姻的“夢幻”和“消解”
二、“夢幻-消解”模式的敘述張力
三、“夢幻-消解”敘事模式的文化反思
第二節 “棲息-救贖”敘事模式
一、兩種基本的敘事序列
二、心靈的棲息與生命的“數據機”
三、單向救贖、性別對立與潛在對話
第三節 “思慮-表征”敘事模式
一、內心衝突、夢幻思慮與女性生命意識
二、心靈表征、敘事意圖與性別觀念
三、“內覺”、視覺表征與互文結構
第四章 夢幻書寫的性別策略及其話語建構
**節 “夢囈”化表達與抗拒“失語”
一、“夢囈”化表達:女性主體的生命言說
二、“夢囈”化:女性寫作的一種策略
三、“夢囈”表達的內在動因及其審美評價
第二節 “夢魘”式書寫的技巧與策略
一、“內觀”“夢魘”與女性小說創作
二、“夢魘”世界的講述和呈現
三、“夢魘”“寓言”與性別策略
第三節 夢幻易性敘事中的性別策略
一、民族夢想與易性敘事
二、易性敘事與“夢幻”互文
三、“夢魘”的易性敘事與復調結構
第五章 夢幻書寫傳統與女性寫作的現代突破
**節 中國女性文學的夢幻書寫傳統
一、思念與體悟
二、棲息與越界
三、確認與想像
四、困惑與探索
第二節 夢幻書寫的主題拓展和技巧探索
一、“夢幻”體驗:社會歷史文化的隱喻性書寫
二、“夢魘”思維:人類生存境遇的藝術化隱喻
第三節 女性知識分子身份的成長與創作的自我突破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李萱,1981年2月生,河南民權人。2009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文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河南大學文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女性文學等方面的研究。近年來,在《文藝爭鳴》《南方文壇》《中國現代文學》(台北)《中國教育報》《光明日報》等報刊共發表論文三十餘篇。作為主要參與人參加了三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參編教材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