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始祖動吻蟲存活於距今5.35億年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2000多萬年時間內,地球上突然湧現出各種各樣的動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珍稀始祖動吻蟲
- 拉丁學名:Eokinorhynchus rarus
- 界:動物界
- 門:動吻動物門
- 種:珍稀始祖動吻蟲
- 發現年代:2015年
命名淵源,形態特徵,存活年代,化石研究及意義,
命名淵源
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張華僑花費3年時間,從1000斤岩粒中,找到了10多枚奇怪的化石,它們跟現在的動吻動物門類很相似,被命名為珍稀始祖動吻蟲。
形態特徵
其名字表明其稀缺性和與現生動吻動物之間的關係。它約2毫米長,有20個體節,每個體節上布滿一圈(約20~40個)長方形的小骨板,有五對較大的具刺骨板對稱分布,腹部有一個單獨的具刺大骨板,每個大骨板橫跨2~3個體節,有較多空心的刺隨機分布在體節上。
它身體只有兩毫米長,肉眼都看不清楚。但它其實是一個“鋼鐵俠”。它的頭部圓溜溜的,沒有眼睛,沒有鼻子,沒有耳朵,但有嘴巴,嘴巴里有幾圈鋒利的尖牙,它的身體覆蓋著一圈圈密實的骨片和尖刺。這些尖刺是中空的,有的大,有的小,它們是珍稀始祖動吻蟲最敏感的部位,能夠感知外界的變化。只要有風吹草動,這些尖刺就能感覺到,如果被敵人“吃”到嘴裡,尖刺就是利器,讓對方扎得生疼,然後不得不吐掉。
存活年代
珍稀始祖動吻蟲存活於距今5.35億年前
化石研究及意義
由南京古生物所張華僑副研究員、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肖書海教授和長安大學劉雲煥教授等組成的聯合研究團隊在川北和陝南早寒武世(5.35億年前)地層中發現了三維磷酸鹽化保存的新的動物化石。這些新化石是早期的動吻動物,代表著動吻動物門在整個地質歷史中已知的唯一的化石記錄。其中一種命名為珍稀始祖動吻蟲(Eokinorhynchus rarus),它的名字表明其稀缺性和與現生動吻動物之間的關係。
2015年12月30日,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專家團隊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發現迄今為止最古老的動吻動物——始祖動吻蟲的化石。這一發現,刷新了古生物化石種類的記錄,填補了“寒武紀物種大爆發”中動物門類的數量,為“寒武紀物種大爆發”的理論提供了新的證據支持。
珍稀始祖動吻蟲與現代的昆蟲、蜘蛛、甲殼類和蛔蟲有著親緣關係,比如現代蛔蟲,可以說是珍稀始祖動吻蟲的堂兄弟,而昆蟲是它的遠方親戚,蝦也是它的遠親。“珍稀始祖動吻蟲屬於動吻動物門的祖先類型,是該門類的第一個化石,同時也表明,動吻動物門在寒武紀早期就已經出現,意義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