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珍島郡
- 外文名:진도군
- 占地面積:430.6平方公里
- 方言:全羅方言
綜述
發展歷史
先史時代
三國時代
自新羅時代的文武王17年(667年)開始直到神文王7年(687年),新羅統一併重新劃分行政區域,珍島隨之歸屬於9州之一的武珍州(現光州),古郡面一帶新設了珍島縣,改屬務安郡,徒山縣改稱高山縣,官府設在現月加里,買仇里縣的官府設在現鳳翔里。
景德王16年(757年)保留了珍島縣,把徒山縣分出來並升級為牢山郡,把買仇里縣更名為耽沉面並歸屬於牢山郡。
高麗時代
本島原名為海洋島,成宗14年(995年)7月,更名為沃州郡,成為全國14個州之一,顯宗9年(1018年) 2月又將沃州更名為珍島,將位於現古城的官府遷移至現郡內面龍藏里。
元宗11年(1270年)6月,三別抄軍裴仲孫立王族承化侯溫為王,設龍藏為都邑,後來麗蒙聯合軍的元帥忻都等人征伐三別抄軍,珍島淪陷,大部分島上居民被抓去蒙古,珍島幾成空島,如同雪上加霜。
朝鮮時代
世宗19年(1437年)從海南郡分出來,稱為珍島郡,當年6月29日,第一任郡守梁瓊任職,他本想在古城附近修建官府,但由於地理環境不如現郡廳所在地,因此在此地大興土木工程,竣工後於庚申年(1440年)把官府遷至現珍島邑境內。 而後隨著行政區域的變更,本郡所屬的陸地區域分別由三村面、命山面和本島內的郡內面、古郡面、義新面、臨淮面、邑內面、牧場面等總共8個面組成。
高宗30年(1895年),對地方制度進行改革,把邑內面改為府內面,把郡內面分為郡一面、郡二面;把古郡面分為古一面、古二面;把義新面分為明今面、義新面;把臨淮面分為臨一面、臨二面;把牧場面改為智山面,新設了加沙島面和鳥島面,合併靈岩的命山面,海南的三村面,務安5個面,當時羅州地區共有17個面。
光武10年(1906年),陸地部分的命山面和三村面分別歸屬靈岩郡和海南郡。
朝鮮時代以後
1963年,鳥島面馬津島里被編入新安郡長山面,1973年,郡內面的壽域裡、水流里、海倉里、山月里均被編入珍島面。
1975年,郡內面鹿津里大耶村分散的226個裡變成227個運營里。
1979年,珍島面升級變成珍島邑,管轄1邑6面99里(共227個運營里)。
1980年,珍島邑山月里分出內山月,古郡面佳界裡分出龍虎里,義新面接島里分出水品里,智山面峰岩里分出上峰岩里,共227個運營里,231個裡。
1983年,從鳥島面晚才島里和加沙島里中,把高沙島和平沙島及其附屬島嶼編入新安郡,行政上的99個裡成為98個裡,運營里由原來的231個變成229個裡。
1986年,珍島邑射亭里分為射亭1里、射亭2里,箭頭裡分為箭頭1里、箭頭2里、青龍里,臨淮面石橋里的古方里、九分實里把智山面的垂馬里分為垂楊和馬沙,在鳥島面的昌里中把漁游浦分別分離出來,由原來的229個運營里變成了236個裡,1987年,臨淮面念丈里被編入珍島邑。
1990年,改編行政區域,新安郡楮島等5個島嶼被編入珍島邑。
1992年,義新面桃木里分為桃木里、桃港里,接島里分為元多里,臨淮面竹林里分為洞獻里,智山面小鸚鵡分為白蓮洞裡,深洞裡分為上深洞裡、下深洞裡,運營里由原來的236個變成了24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