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洛,傣族弓拉弦鳴樂器。傣語又稱玎多洛。也譯作多羅。形似中胡,音色圓潤,用以獨奏、合奏或伴奏。流行於雲南省思茅地區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和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玎多洛
- 特徵:琴體較西玎短小
- 長度:60厘米~65厘米
- 材料:椰殼、竹筒或木料挖制而成
形狀,演奏,
形狀
琴體較西玎短小,全長60厘米~65厘米(圖)。琴筒用椰殼、竹筒或木料挖制而成,筒長7厘米~8厘米、筒徑9厘米~10厘米,筒前口蒙以竹筍殼、薄木板或蟒皮為面,筒後端不開音窗或敞口。琴頭、琴桿木製,琴頭雕刻呈多層方寶塔形或呈彎曲狀,弦槽後開,左右兩側各設一軸。弦軸硬木製,軸體較短,軸柄扁圓形。琴桿有圓柱形和符炒槓方柱形兩種滲背歸,前者與二胡桿相似,上粗下細,中部設有千斤,琴弦距琴桿較遠,弓毛夾於兩弦之間拉奏;後者琴桿正面扁、側面騙體嚷寬,上窄下寬,正面為指板,琴弦距琴桿較近,弓毛在兩弦外側拉奏。琴面中央置竹製空心琴馬,張兩條絲弦。細竹拴以馬尾為琴弓,弓長40厘米~5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