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城遺址

王郎城遺址

王郎城遺址,是插箭嶺遺址群重要組成部分,是戰國、漢代城址,位於河北邯鄲市王郎村,插箭嶺遺址西南,邯鄲市建設大街東側,復興區王郎村村北,城址平面呈長方形。

舊志記載:是西漢末年邯鄲王郎所建城堡,故名王郎城。王郞,本名王昌,趙國邯鄲許游村(王郎村)人。

王郎城遺址古城牆是戰國至兩漢時期夯築而成。是邯鄲市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趙邯鄲故城”大北城西城牆的一部分。最早修築於戰國時期,漢代加以維修增建,也是大北城唯一一處現存於地面的古城牆,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據《邯鄲縣誌》載:“王郎城在縣西三里許,世傳漢光武討王郎,平其城,今久廢無考。”曾在城內清理出戰國、漢代陶瓦片以及“貨泉”等錢幣,故證實王郎城始於戰國延續到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郎城遺址
  • 地理位置:河北邯鄲市王郎村
  • 所處時代:漢代
  • 保護級別: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沿革,考古發現,軼事典故,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王郎城遺址,位於大北城西垣中段,實際上是大北城西垣的一段地面殘垣,呈東北至西南走向,現存城牆長805米,城垣牆基寬16—34米不等,殘高3~12米。頂部寬約2米,黃土夯築而成。出土有灰陶繩紋板瓦、筒瓦、瓮、罐、盆等殘片。這段城垣是大北城西垣保存最完整的一段地面城垣。

考古發現

1973年,邯鄲市文物部門曾對這段城垣的西南端,即地下與地面城垣相連線的地方進行了考古解剖,發現此段的地面城垣夯築的質量較差。但在地面城垣的外側(西側)發現了城垣基下為另一種不同結構的地下城垣基址,與趙王城的夯土結構相同,屬於戰國時期的城垣基址,而其上的地面城垣應是漢代利用前代修補的城垣,所以城垣的夯土質量較戰國時期要差很多。另外,在地面城的西側,還發現了8座打破城垣基部夯土的西漢晚期的小型墓葬,出土了五銖、貨泉銅錢和星雲紋銅鏡等遺物。

軼事典故

王郎,生於西漢末期,其故鄉在邯鄲城西。此人聰明好學,自幼習武,行俠仗義,聲名遠播。為抗王莽篡權,詐稱自己是漢成帝的兒子劉子輿,修城築牆,伺機起事,欲拯救鄉親於水火之中。之後,王郎的力量迅速發展,勢力遍及中國北方,令朝野震驚。渴望恢復漢天下的劉秀,視王郎為心腹大患,遂率重兵攻打,王郎最終被滅。後人為紀念王郎,將其故鄉許友村改名為王郎村,其修築使用過的城池,也被稱為王郎城。
23年,劉秀討伐王郎,在邯鄲與王郎交戰,結果慘敗,劉秀倉惶逃往信都(今河北省棗強縣)。後來,劉秀依靠信都太守任光、昌城人劉植等地主武裝的支持,又取得漁陽(今北京市密雲縣)太守彭寵、上谷(今河北省懷來縣)太守耿況等人的援助,重振旗鼓。於王郎稱帝的第二年(24年)進攻邯鄲,連續攻打20多天,終於攻破邯鄲,王郎遇害,城堡被平。
劉秀登上光武皇帝位後,敬重王郎為人,為王郎修了座廟(在今邯鄲市釀造廠內),把許游村改名為王郎村。

歷史文化

邯鄲市復興區有一個王郎村,這個村名的由來,源自西漢末年的一位歷史人物—王郎。但是鮮為人知的是,王郎村附近還有一段古城牆,也是和王郎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