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堡村

王進堡村

王進堡村民居址在縣治西南11公里,東經114度01'13"~114度01'35",北緯40度20'29"~40度20'45"交匯處,海拔1029至1032米。東鄰南河堡將近200米,北接坨子村2.2公里,西距顧家灣2.3公里。總土地3920.2畝。王進堡村為平原,南高北低,總體向西北傾斜.總土地中,耕地3355.2畝,占85.6%;林地48.9畝,占1.25%;90年以後基本沒有什麼林地.居民點占地251.2畝,占6.4%;交通用地133.6畝,占3.4%,其中公路占地14.8畝;溝渠占地占地100.1畝,占2.55%,未利用裸土地28.7畝,僅占0.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進堡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
  • 電話區號:0352
  • 郵政區碼:038200
  • 地理位置:縣治西南11公里
  • 面積:3920.2畝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氣候
  • 車牌代碼:晉B
  • 海拔:1029至1032米
王進堡村,歷史,村風民俗,風景,現今,文化活動,地圖信息,

王進堡村

歷史

明正德(1506—1521年)年前已經建有土堡。清末,村內有龍王廟、五道廟等。遼.金均屬天成縣域。元屬天成縣。據傳,曾有蒙古族王子帶兵駐村而得名。
明初,現存姓氏中熊.馮.高三姓於此落戶。明正德八年(1513)《大同府志》載是村,屬天城衛。清乾隆十八年(1753).光緒十六年(1890)《天鎮縣誌》均載,屬天鎮縣都管轄。民國初期隸一區,26年(1937)後屬偽天鎮縣政府一區。32年(1943)始劃入偽沙河村(鄉)。37年(1948)歸共產黨天鎮縣政府四區。
歷史地圖歷史地圖
新中國1950年為天鎮縣三區轄。1954年劃入南河堡鄉,1958年歸南河堡公社,1984年為南河堡鄉行政村,至今。 清乾隆十八年(1753)有51戶,約300餘人.民國元年(1912)約84戶,464人.新中國1949年有120戶,642人,戶均人口5.35.是後人口自然增長.1975年有190戶797人.此後,實行計畫生育,人口發展有所控制.1980年有220戶,862人,其中男469人,女393人,男女性別比為119(女100)戶均人口3.9.到1996年.累計婚育婦女結紮手術者122人,宮內上環者39人,長效結育率為76.66%.1997年有252戶,1224人,其中男614人,女610人,男女性別比為100.6,戶均人 4.86.出生24人,死亡1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1.143%.居民均為漢族.姓氏1949年戶主姓氏有熊.馮.高.劉.張.李.趙.范.龐.王.閻.董.鄭.師,熊.馮姓人口較多.1990年普查戶主和家庭主婦姓氏增有吳.吉.張.任.談.孫.富.何.薛.戴.袁.逯.郝.羅.聶,遷失張.閻.董.師姓,熊.馮.高為旺族.
王進堡國小歷史悠久,現在教師有點緊缺.雖然周邊地區多數塌業,她仍然能夠婷婷立足與不敗之地,離不開前任校長馮存瑞與現任吳震洲的辦學有方.歷史上曾有過"南河堡三十三斗不 過王進堡單獨單"和"先有王進堡,再有南河堡"的故事. 王進堡民風淳樸,崇尚文化,耕余不棄課讀.清乾隆至光緒一百多年,有馮氏家族四代考取貢生4人.民間據此成諺:"南河堡秀才三十三,不如王進堡舉人單獨單".

村風民俗

清及民國年間,婚、喪節慶多量力而行,因人而異 .清末民國年間比較講究,新中國革故鼎新,變化較大,五十至六十年代,一般家庭婚嫁之日,早晨大燴菜,油炸糕,客人隨到隨吃,中午增點心,菜為五大盤,盤空再添.一般油炸豆腐,燉肉,肉炒豆芽,肉炒菜,來回菜,拼盤,飲料為白酒.七十年代盤菜增多,質量提高,涼拌菜,雞肉,兔肉,豬頭肉等.飲料增果酒,香檳.八十年代,盤菜數量增至十八或二十個,有雞.魚.牛肉,羊肉,香腸,豬肝,豬肚等,富足之家有魷魚,海參.飲料低度白酒,啤酒,果汁飲料.席散親朋個帶一盒煙一袋糖.始有在飯店設宴,九十年代婚宴一般定在飯店,菜餚以稀鮮見長,涼熱菜各十個,增螃蟹,鱔魚,對蝦,甲魚,烤鴨,鴿子肉,鵪鶉蛋,肉;還有餚果,甜杏仁等.席散親朋帶石林,雲煙,紅塔山等.宴席少則十幾桌,多則幾十桌.喪事宴席遜於婚席,盤菜十幾個不等,一般多在家內操作,九十年代漸有在飯店設送殯宴,部分富戶,或孩子滿月.過生日.升學等亦在飯店設宴.
喪事有所不同的是人亡三日後封口,死者親朋弔祭一般在午後.基本同縣城.

風景

本地區地形平坦,四周群山環抱,這裡是晉北大同盆地最美的一環。空氣清新,沒有污染,水質甘甜,實屬上乘風水寶地,人間仙境。與南河堡村現已經基本接通,風景優美,村東臨的山是天鎮著名的盤山,村東南是有名的孤峰山(奶頭山),北臨大青山,我村也是天鎮最早的古堡村之一。

現今

村里南北東西水泥路全部硬化,交通便利。屬於南河堡鄉的中心商業地帶,商業、養殖業非常發達。本地區糧食種植主要為玉米,其次蔬菜。由於機井配套好,我村均為水地。本地區是南河堡鄉玉米產區,肥沃平整的土地和每家每戶的養殖業,造就了無公害糧食與蔬菜高產的最大保證。養殖業以豬、雞和奶牛為主。也是典型的商業村和養殖村,網通和移動均在村里落戶,信息交流非常便利。
王進堡村在縣、鄉兩級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十七大”精神為導向,以“一村一品”為核心,以“和諧王進堡”為起點,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認識,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勇於創新、敢於奉獻,從而保證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使全村呈現出一種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人人思創業,戶戶謀致富”,這是天鎮縣王進堡村如今呈現出的一派喜人局面。村人才在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的道路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農村幹部、鄉土專家和大中專畢業生身上,隨著人才工程的推進,在實踐中注意發現人才、培養人才,不斷對“人才庫”進行擴充。注重人才培養,安排農村幹部和帶頭致富、帶領致富的“雙帶”人才優先學習,提高理論水平、駕馭市場能力和科技創業能力。在鼓勵“村人才”自身致富的同時,積極引導他們帶動鄉親共同致富。本村養殖專業戶馮連瑞,大同市優秀飼料企業金峰飼料廠在我村落戶近十年,戶戶搞養殖在村由此而生,先後扶持村民發展豬禽養殖,雞場四個,使我村成為遠近聞名的“養殖專業村”。如今,農副產品生產銷售“一條龍”也應運而生。
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迫切需要農業基礎設施不斷加強,農村經濟飛速發展,生活水平進一步改善,文化生活提前進入到科技資訊時代。2008我愛我村網王進堡村網和網路文化站落戶王進堡村以來,逐漸與城市接軌,成為全省有名的網路村。村民素質不斷提高,形成良好的生活秩序。電腦成了新時代農民查資料,找供求,提升農民自身文化素質必不可少的工具,村網成了對外宣傳的文化視窗,在村子宣傳、招商引資、歷史記錄方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一面。在村網的影響和帶動下,光2009年12月一個月村里就購進電腦30多台,目前戶均電話兩部。勤勞善良、熱情好客、上進好學的王進堡人從貧苦中求發展,在困境中謀出路,南河堡鄉最大的肉牛合作社在村成立,目前已經基本建設完成。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引進外資是王進堡人的目標,歡迎有識之士前來加盟投資,以生態農業為載體,共同創造王進堡村美好未來!創建更加美好、輝煌的農村新生活!

文化活動

村里每年的元宵節都要舉辦大型的文藝活動,有扭秧歌,敲鑼鼓等等,甚是好看,表達了村民對來年收成的期盼。

地圖信息

地址:大同市天鎮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