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麟四部交響曲創作技法研究

王西麟四部交響曲創作技法研究

我國著名音樂理論家王安國教授曾就王西麟的音樂作品評價道:“他的藝術氣質和他的大量作品說明他根本上屬於一個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擅長表現哲理性和史詩性的重大題材的交響樂作曲家。”本書通過《王西麟的四部交響》是2021年3月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靜。本書的寫作思路是,在對王西麟四部交響曲進行全面研究的基礎上,從每部作品中選取一個具有主導作用的創作技術進行深入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我國著名音樂理論家王安國教授曾就王西麟的音樂作品評價道:“他的藝術氣質和他的大量作品說明他根本上屬於一個有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擅長表現哲理性和史詩性的重大題材的交響樂作曲家。”本書通過王西麟的四部交響
  • 作者:楊靜
  •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 ISBN:978750396865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王西麟四部交響曲創作技法研究》的寫作思路是,在對王西麟四部交響曲進行全面研究的基礎上,從每部作品中選取一個具有主導作用的創作技術進行深入研究。這種研究方法打破以往將一部作品面面俱到地分析的模式,而是使讀者在了解作曲家創作共性特徵的同時,能更深入地了解作曲家個性化創作技法的可貴之處。研究者試圖以點一線一面一線為研究邏輯,以每部作品統領全曲的核心創作技術為研究突破口。譬如,《第三交響曲》重點是對第二樂章帕薩卡利亞的研究,《第四交響曲》關注點在織體與音色方面,《第五交響曲》針對復調技術展開論述,而《第八交響曲》則探究配器音色的人物化塑造。作為作曲技術理論著作,作者運用如此個性化的寫作手法也增強了可讀性。
作為一名年輕的學者,楊靜在博士論文的撰寫過程中基於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的學術態度,客觀地對王西麟四部交響曲進行了獨立分析,並大膽得出自己的結論,在研究中得到了不斷成長和進步。
楊靜在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等學習階段,其專業一直為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主攻中國當代音樂家與音樂作品研究。寒窗苦讀十多年為她打下了堅實的研究基礎,本著作是她博士研究生階段學習和研究的一個總結性成果。2014年,她博士畢業,同年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博士後流動站,繼續進行中國當代作曲家作品研究工作。2017年,她的博士後出站報告獲得優秀的成績,研究成果得到答辯專家的肯定,這一研究工作經歷將為她將來的學術生涯打開更廣闊的天地。

圖書目錄

緒論
上篇 創作技法與風格
第一章 王西麟四部交響曲的創作技法特點概述
第一節 配器風格及音色——音響
第二節 音高結構
第三節 節拍、節奏處理手法
第四節 旋律性主題研究
第五節 復調技術中的個性表現
第六節 音樂結構特徵
第二章 王西麟四部交響曲中的中國傳統音樂元素運用
第一節 王西麟音樂創作中的戲曲音樂元素運用概述
第二節 中國傳統音樂復調思維的滲透
第三節 中國傳統音樂中的變奏原則
下篇 四部交響曲的創作技術研究
第三章 《第三交響曲》之帕薩卡利亞研究
第一節 對《第三交響曲》的整體概述
第二節 帕薩卡利亞主題研究
第三節 結構及配器布局
第四章 《第四交響曲》之織體與音色研究
第一節 對《第四交響曲》的整體概述
第二節 織體形態及運行
第三節 織體形態的音色處理
第四節 織體的結構力功能
第五章 《第五交響曲》之復調技術研究
第一節 對《第五交響曲》的整體概述
第二節 模仿、對比復調的技術分析
第三節 復調思維創新發展
第四節 復調織體的配器處理及復調結構布局
第五節 中國傳統復調音樂思維與西方復調技術的結合
第六章 《第八交響曲<喜劇的對話>》之配器音色的人物化技術研究
第一節 對《第八交響曲》的整體概述
第二節 樂隊編制及演奏法
第三節 主題及主題發展的音色表現
第四節 音色——音響技術在音樂發展中的多樣化處理
第五節 配器布局
結語
附錄 王西麟主要作品
參考文獻
後記
  楊靜,博士,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北京文藝家評論協會理事。2011年考人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師從高佳佳教授,研究方向為音樂作品分析,2014年獲得文學博士學位。同年,進入上海音樂學院博士後流動站繼續從事音樂作品研究T作,合作導師賈達群教授。近年在《中國音樂》《人民音樂》《樂府新聲》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和音樂作品,主要論文有《韓國鋼琴曲〈樂(NORY)〉創作技法研究》《寄情山水托意于樂——楊立青大提琴協奏曲(木卡姆印象)評析》《生命的負重人性的釋然——王西麟<喜劇的對話>配器音色的人物化技術研究》《中國傳統音樂元素在王西麟交響曲創作中的運用》《音樂·微電影·女人——譚盾多媒體音樂<女書>創作評析》等;主要音樂作品有室內樂《a小調弦樂四重奏》、鋼琴獨奏《甘肅民歌主題變奏曲》、歌曲《水袖飄舞》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