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王舸原是科班舞者,畢業於
北京舞蹈學院教育專業中國舞班。走出校門後,他被北京歌劇舞劇院錄取,並在北歌的《情天恨海圓明園》里成功塑造了“總管太監”一角而小有名氣。
2005年,王舸離開北歌,開始在編創領域探索。兩年後,他以抗戰時期中國媽媽收養日本孤兒,後又讓其返回家鄉的故事為原型,為該校學生編創群舞《中國媽媽》,摘得第七屆全國舞蹈大賽創作銀獎和表演金獎。同一年,也是在這次大賽上,他為家鄉四川自貢久大藝術團編創的空巢老人題材作品《父親》摘得創作和表演兩項金獎。王舸的名字一炮而紅。
2021年2月2日,當選
中國舞蹈家協會第十一屆副主席。12月,當選中國文聯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獲獎經歷
2021年,創作舞蹈《烈火中永生》榮獲第十二屆中國舞蹈荷花獎當代舞獎。
2020年,擔任舞劇《歌唱祖國》總導演、創作舞蹈《烈火中永生》,均獲文旅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台藝術精品創作工程”重點扶持及進入第十三屆全國舞蹈展演。
2019年,擔任舞劇《天路》總導演,該劇榮獲第十六屆文華大獎。
2018年,擔任舞劇《大禹》總導演,該劇榮獲第十一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
2015年,創作群舞《尼蘇新娘》,作品榮獲第十屆中國舞蹈荷花獎,中國民族民間舞作品獎。
2013年,擔任舞劇《紅高粱》總導演,該劇榮獲第十四屆文華大獎。
2012年,擔任舞劇《徽班》總導演,該劇榮獲北京丹尼國際舞台表演獎、最佳編舞獎,最佳導演獎提名;該劇還榮獲2010-2011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年度資助劇目、中宣部第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14年國家藝術基金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
2011年,創作群舞《鳳悲鳴》,作品榮獲第九屆全國舞蹈比賽創作一等獎。
2010年,擔任舞劇《騎樓晚風》總導演,該劇榮獲獲第十三屆文華獎文華大獎特別獎,第十四屆中國人口文化獎歌舞類一等獎,第十屆廣東省藝術節“劇目一等獎”、“編導一等獎”、“舞台設計一等獎”等5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及第八屆魯迅文藝獎。
2009年,創作群舞《漢宮秋月》,作品榮獲第八屆全國舞蹈比賽評審會特別獎。
中國文聯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22年2月2日,參加《百花迎春》晚會,參與中國舞蹈家協會拜年。
2022年3月,榮獲“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
作品評論
王莘說:‘我雖然寫了很多作品,但我認為我一生只寫了兩首歌曲:一首是用音符譜寫的
《歌唱祖國》 ,另一首是仍在用心靈譜寫的歌唱祖國。 ’這段話就是舞劇想要謳歌的主題、想要喻示的境界和想要禮讚的人生。 ”毫無疑問,舞劇《
歌唱祖國》不僅圓滿地勝任了這一內涵的表達,更整體創新了舞劇表達的敘事策略和形態建構,成為一部真正講格調、有品質、暢情懷、開新風的舞劇佳作。
(中國藝術報 於平評)現實題材的藝術作品不斷湧現,然而,矯揉造作的風氣依然侵蝕著舞蹈界,在創作上使用“鋪張浪費”的舞美道具,卻無法在“舞蹈本體”上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相較之下,
《天路》簡單、質樸、單純,顯現了強勁的生命力和不浮誇的氣度。
(中國藝術報 陳偉科評)舞劇
《大禹》以“堅持”“親情”等主題為切入點,在神話的故事框架上豐富血肉筋脈,通過舞蹈看到他如何愛護家人,如何治理水患,如何為百姓和國家奉獻一生,塑造了一個有情有義、可感可觸的大禹。舞劇《大禹》給了觀眾一個驚喜,用鮮活的肢體語言講述了一個雖不複雜卻深蘊內涵的故事,塑造了一個感人的巍巍大禹形象。
(中國藝術報 張陽評)從
《徽班》到
《紅高粱》 ,王舸的舞劇作品一直為業界所稱道,原因大抵在於他的創作走出了啞劇的魔咒,打破傳統舞劇程式,巧妙拿捏舞性與劇性分寸力道,強調通過肢體放大了戲劇的感染力,而不是通過舞蹈把肢體放大到極致。於是在他的舞劇作品中通常看不到大多數舞劇頻遭詬病卻很難治癒的頑疾:演員累到滿頭大汗還是講不清故事,一定有單人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等程式化的慣常樣式結構,與劇情無關,莫名其妙出現托舉大跳等炫技。
(中國藝術報 喬燕冰評)《徽班》從服裝到舞美都充滿戲曲元素,戲曲與舞蹈的結合令觀眾眼前一亮。舞台的布景簡單幹淨,為舞者留出了更多的表達空間,同時也給觀眾留下了想像的空間,這種留白藝術讓舞劇顯得特別純粹。中國藝術研究院舞蹈所副所長江東讚嘆說:“正是他們身上那種沒有框框、勇於探索的衝勁,為中國舞劇藝術吹來了一股新鮮的空氣。”
(中國文化報 評) 演藝經歷
2022年11月,在舞劇《永和九年》中擔任藝術總監職務。
媒體採訪
2011年3月,王舸接受
《中國藝術報》專訪,並在刊物上發表名為《“她創作”之舞蹈編導訪談錄》,探討女性題材的理解和思考。
2020年9月,王舸再次接受
《中國藝術報》專訪,並在刊物上發表名為《全力以赴,找到創作道路上的“定風珠”——訪國家一級導演王舸》的專版文章。
人物評價
外號“王老急”的王舸導演是演員口中的“嚴師”,在排練現場,他嚴肅認真、要求極高。(自貢網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