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賞

王老賞

王老賞(1890(庚寅年)-1951(辛卯年)),河北省蔚縣南張莊村人,是中國著名的民間藝術師,也是蔚縣剪紙世術開宗立派的人物。蔚縣剪紙也叫蔚縣窗花,相傳王老賞從七八歲開始學習點染窗花,十二三歲學習刀刻窗花,到20來歲就學成了。在他從藝的40多年裡,先後創作和再創作了近千幅窗花作品,成為當時窗花藝人中首屈一指的人物,藝術水平達到當時的最高峰。他的作品不僅深為本地區民眾所喜愛,而縣廣為流傳。他的作品仍以傳統保留項目在民間流行著。地域文化是民間藝術生根發芽的基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老賞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中國河北省蔚縣南張莊村
  • 出生日期:1890
  • 逝世日期:1951
  • 職業:民間藝術師
生平,特色,成名,友誼,貢獻,

生平

王老賞生活在民間戲曲盛的時代,蔚縣地面有好幾種戲曲傳唱,還誕生了在全國獨一無二的劇種蔚州梆子。應該說,戲曲是瞬間的藝術,要使戲曲人物成為他創作的主要題材。王老賞就不僅僅是戲迷,重要的是,他對戲曲有著驚人的記憶。要進行創作,就必須要對活躍在蔚州大地上的戲曲,相當熟悉,他的刀下才能得心應手。王老賞出現在蔚縣窗花由草創走向成熟的階段,他在繼承前輩藝人經驗與成果的基礎上,對他人的作品進行再創作,使之更臻於完美。他先後把200多出戲曲中的800多個人物進行了再創作,此外他自己還創作了200多幅作品。 王老賞祖輩都是農民,生活拮据,只上了三年私塾,便輟學務農。他自幼酷愛剪紙藝術,常去左鄰右舍看刻染窗花,他看得全神貫注,如醉如痴,常常忘記回家吃飯。他去縣城趕集也總是在窗花市場凝神端詳,流連忘返。1918年冬天,王老賞拜窗花藝人周瑤為師,專門學習刻染窗花。他在周瑤的指點下,刻苦學習,孜孜不倦,日有所進,逐步掌握了握刀、鏤空等剪紙技巧,並學會了點染、暈染等染紙方法。
王老賞對窗花藝術十分投入。他從改進刀具入手,提高刀刻藝術,使之更加精細。他自製了開關不同的上百把窗花刻刀,包括一些神奇的異形刀,如針尖刀、螺旋刀等,用於不同圖形的刻制。他說,一個窗花藝人的作品如何,看看他的刀具就知道大概了。他運刀如神,只憑著粗略的畫稿就能創造性地完成作品。為了提高染色技藝,他總是選用上等品色,親自調試,反覆比較,從而深得箇中三昧。他備用的調色杯也多,以保證色彩的純正。他善於運用強烈的對比手法,增強了藝術效果。
王老賞是他那個時期的蔚縣剪紙藝術的集大成者,蔚縣剪紙藝術在他手裡完全形成了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剪紙藝術品種的獨特風格。
王老賞晚年,前察哈爾省文聯的佟坡、慈旭華迦到蔚縣採風時發現了王老賞,古塞還專程從上海趕來拜訪他。
1950年,古塞選編的王老賞學剪紙,並不滿足於藝術上的淺嘗輒止與因循守舊。他站在前人的肩上,改進了蔚縣的剪紙藝術;將刀工粗糙、人物呆板的“口袋”狀戲人剪紙賦予新的藝術生命,使之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給點色簡單、搭配失調的“五大色”花卉剪紙增加美感,使之色澤艷麗、旖旎多姿。

特色

王老賞通過最佳化造型,對舊的戲曲人物剪紙進行修改、潤色與再創作。他買了《水滸傳》、《三國演義》、《封神演義》等古典小說,反覆觀察琢磨其中每一個繡像的舉手投足、姿態神情,從中汲取藝術營養,改進戲人剪紙造型。縣城附近凡是有唱戲的地方,王老賞總是不惜腿腳,先睹為快。別人看戲看的是紅火熱鬧,他是認真觀察角色的臉譜、服飾、道具、表情、動作、姿態、色彩等各個方面。通過觀察活的形象,體會活的感情,給剪紙注入活力。即使那些花卉禽鳥、動植物小品,也要通過細心觀察,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和潤色。王老賞為刻出藝術精品,還在刀具上狠下工夫。一般剪紙藝人只有10—20把刻刀,王老賞根據不同剪紙內容的需要,竟創製了刀子、鈕子兩類刻刀100多把,其中有大有小,有寬有窄,有薄有厚。剪紙時要刻、要拉、要剜、要旋,均能隨心所欲,得心應手。
為求得剪紙靜中顯動的造型藝術效果,王老賞每每注意抓住人物行動中轉瞬即逝的最能揭示內心世界的動態,把人物刻畫出來,使之顯得生動活潑,而且有一種優美的舞蹈感。《蘆花盪》中的張飛,左手捋須,右手執矛,一個起腿動作,大大加強了這位武將威猛暴躁的性格。《千里送京娘》中的趙京娘,輕起小步,慢揚馬鞭,回首坐騎之上,給人以翩翩起舞的感覺。王老賞在剪紙藝壇奮力拚搏30餘年,把240多出傳統戲劇中的數以千計的人物進行了藝術修改,其中絕大多數經過重新設計,把蔚縣剪紙推向了成熟階段。
老賞作品集《民間刻紙集》由上海萬葉書店出版。1951年,王老賞逝世了。1954年,佟坡、慈旭、華迦選 編的《民間窗花》和傅揚選編的《王老賞的窗花藝術》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成名

1950年冬,察哈爾省文聯美術部長佟坡到蔚縣採訪王老賞,為他畫了一張素描頭像,並將他的一大批剪紙精品帶到北京,受到著名作家阿英、著名戲劇藝術家周信芳、戲劇史家周貽白等人的高度評價。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民間窗花》中選登了大量王老賞的原作。1954年又出版了名為《王老賞的窗花藝術》的專門畫冊。王老賞還熱心帶徒,認真傳技,教出的周永明等一批剪紙新秀,青出於藍勝於藍,把他的剪紙技藝傳到了全國乃至於世界。
鑒於他的藝術成就,王老賞逝世後的1960年,他仍被接納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2000年又被授予“20世紀中國十大民間藝術大師”稱號。同年,中國剪紙研究會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20世紀中國剪紙回顧展》上展出了王老賞的作品。從1950年至1995年,國家先後出版了《民間刻紙集》、《民間窗花》、《王老賞的窗花藝術》、《王老賞戲曲刻紙》等四本畫冊。2003年中國美術館首次設立常年陳列室時,把館藏民間剪紙與無錫彩塑作為一個重要單元推出,現中國美術館常年陳列室藏有王老賞的剪紙作品5幅。2003年9月7日《人民日報》第七版大地·美術世界專欄刊登了王老賞的一幅戲曲人物剪紙,高度評價了王老賞的剪紙,在王老賞的故鄉蔚縣,隆重舉辦中國剪紙王》的發行儀式,對首箇中國文化遺產日的一份厚禮。對搶救、保護和發展先進文化遺產,擴大研究王老賞成果,促進蔚縣剪紙的創新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人文意義。蔚縣有著獨特的風土人情、文化遺存、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蔚縣剪紙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則是這方土地上的龍頭。

友誼

古塞和王老賞1949年認識,並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王老賞曾送給古塞很多自己30多歲時刻制的作品,古塞精選了其中的大部分,在上海出版了《民間刻紙集》和《王老賞戲曲刻紙》。1950年古塞從張家口回溫州工作後,當時10歲的陳鐘鏐便與二叔古塞住在一起。1956年,古塞將自己保存的王老賞作品送給陳鐘鏐6張——蟈蟈(紡織娘)、石榴、青蛙與蜻蜓、繡球和兩張戲曲人物。

貢獻

王老賞是蔚縣剪紙的重要奠基人。他生於1890年,家住河北省蔚縣南張莊。王老賞七八歲時從師本村有名氣的窗花藝人周瑤,向他學習刻窗花、染窗花。到了20歲左右的王老賞經過十多年的刻苦學藝,刻染的窗花已出類拔萃了,他創作出來的窗花很生動、細緻純熟。淳樸的河北民風民俗,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生活,加之不斷琢磨鑽研,使王老賞的刻紙藝術有了豐厚的基礎。在他從藝的40多年中,王老賞把農民大眾的文化趣味,及鄉親們的樸實情感寓於窗花刻紙藝術之中,總計創作了千幅以上人物刻紙樣稿。他還創作了數不清的花鳥草蟲窗花樣稿,他制的窗花色彩特別鮮亮、配色達到了精緻如神的境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