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祥履墓

睢寧縣城南余莊東頭,原有一座土墳,墳前立石碣一塊,上刻“王祥履墓”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祥履墓
  • 地點:睢寧縣城南余莊東頭
  • 主人:王祥履
  • 類型:墓穴
來歷介紹,墓主簡介,

來歷介紹

傳說王祥任睢寧縣令(漢時稱睢陵縣)期間,為官清正廉明,對縣內不孝之徒,尤其深惡痛絕。大堂兩邊懸掛他親筆手書的一幅對聯,上句是“萬物親為本”,下句是“百行孝當先”,大堂門額的橫批寫“治縣以孝”,以此教育屬下及黎民百姓。審理獄訟遇有凌辱父母的案情,王祥均嚴加追究。
城內雙井欄地方有一潑婦,一貫虐待婆母,動輒打罵。一次,婆母挨打不過,黑夜逃跑。潑婦找回以後,將婆母鎖在屋裡,扒光衣服,用臘條抽打,直打到婆母滿身鮮血淋淋跪地求饒,方才罷休。其婆母不堪羞辱,一月後撞牆而死。鄰家把情況告知婆母家侄兒,侄兒來接,潑婦佯裝不知。在鄰人指點下,侄兒撬開姑母的臥房,才看到姑母屍體已腐爛,面目不清,當即告到縣衙。
王祥閱罷狀紙,氣得兩手打顫,又親到雙井欄一帶訪察。聽百姓眾口一詞向他訴說婆婆受害實情後,立即回衙,派三班捕快將潑婦緝拿歸案,嚴刑訊問。潑婦據實一一招供後,立即被下到死囚房。三日後,接到上方批文:判處潑婦騎驢游四門,秋後執行。王祥二次上報上方要求立即執行。獲準後,即令劊子手將潑婦拖出死囚牢,抬到木驢上往下一放,木驢背上豎起的大鐵錐錐尖,從潑婦肛門插入直穿其心臟。潑婦一聲慘叫,當即昏死過去。劊子手牽著繩子,拉動木驢,出了牢房大門,沿著大街,按東西南北四個城門的先後順序,逐一遊走示眾。當時,觀者如潮,街巷為之堵塞,百姓無不拍手稱快。下午,游四門結束,王祥又令劊子手將潑婦屍體拋至城內十字街口,暴屍三日,教育全縣百姓。近十里八里、遠在峰山馬淺以及外縣的百姓,扶老攜幼前來參觀,人數不計其數。
三日後,王祥又派人在縣衙門前,為被害的婆婆設下靈堂,率全衙小吏親自哭奠,如喪考妣。萬民見了,無不掩面垂淚。
次日一早,不堪兒女、兒媳虐待的數百名老人來縣衙擊鼓鳴冤。王祥一一接見,叫其訴說苦情。書吏分別記下姓名住址後,王祥令三班捕快,限期拿獲,視情節輕重給以適當懲處,其中當堂杖責一百多人,關押八十六人,待秋後問斬者十一人。全縣震動。
第三日,平時對父母、公婆有虐待行為者約六百人來到縣衙,自跪大堂前向王祥認罪求罰。王祥逐一申斥,囑以孝道並與他們約法三章,最後逐一喝退。
不幾日,各村里正推薦各地孝順父母公婆聞名鄉里者三十八人,王祥據其事跡分別表彰。河北鄉劉氏女待婆如待親母,已亡故多年,王祥令建節孝坊一座於墳前,以示旌表。
此後,孝風遍及睢寧縣境,臨近各縣稱讚睢寧為孝親之鄉。
五年後,王祥離任赴京任職,睢寧父老挽留不住,直送到十里長亭還不願回。從縣城門到長亭路兩旁排滿香案,哭聲動地。王祥揮淚道:“父老情意下官敬領,無奈上命難違。不勞遠送,後會有期。下官居睢五載,身無長物,今贈布履以作留念。”說罷從腿上脫下青布靴兩隻遞與三老,然後登轎而去。百姓齊呼:“王青天一路保重!”
王祥走後,百姓自動捐銀五百兩,由三老及地方小吏在城南玉皇閣前動工興建王公廟以便四時祭享。王祥聞聽,立即從京都派專人捎書一封說:“睢寧地瘠民貧,下官未解百姓於倒懸,非但無功,且有過焉,若再興建廟宇,下官無地自容矣!敢違我意者,下官將責令地方嚴辦!”三老和地方小吏只好將二隻青布靴埋在玉皇閣前,培土成墳,刻石勒碑,周圍種植松柏永作紀念

墓主簡介

王祥,西晉琅琊臨沂人也,字休徵。魏時任溫令,升至大司農、司空、太尉,晉代魏,官至太保。晉書中記載,其先封關內侯,又封為萬歲亭侯,最後累封為睢陵(今睢寧)侯,食邑(供養地方)睢陵。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總是讓他打掃牛棚。一年冬天,繼母朱氏生病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於冰上,忽然間冰化開,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從此,繼母像變了一個人,對王祥非常好,王祥又去捉了幾隻黃雀讓繼母吃,繼母病也好了。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讚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臥冰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