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伯遠帖》卷

王珣《伯遠帖》卷,中國東晉書法家王珣書寫的唯一墨跡真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珣《伯遠帖》卷
  • 作者:王珣
  • 館藏地點:故宮博物院
  • 規格:縱25.1厘米,橫17.2厘米
書法內容,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書法內容

此帖紙本,行書,縱25.1厘米,橫17.2厘米。是一封信札,以楷法注入行書,結字嚴謹、縝密,字形大小參差,行氣疏密適中,用筆中鋒,轉折處鋒棱畢現,極為自然而又骨力內含。書勢略向左方傾側,險峻中極具瀟灑古淡之姿。墨色清潤,紙質光潔,紙墨相輝。它與王羲之新體書法一脈相承,既具有羲之的婉媚遒逸,又具有險峻、勁健的自家風貌。

歷史傳承

此帖曾經北宋內府收藏,卷中原有徽宗題簽和宋代章清題跋,明清之際被人割去。
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董其昌在北京遇見此帖,遂購藏。此後又經吳新宇、安岐等人遞藏。清乾隆年間收入內府珍藏,列為“三希”之一。後幅有董其昌跋,引首乾隆帝加題“江左風華”4大字,並在本幅前後題跋和補畫《枯木文石圖》,又命宮廷畫師董邦達利用明王肯堂題跋後面的余紙補畫山水,沈德潛撰並書《三希歌》。《宣和書譜》、《平生壯觀》、《墨綠匯觀》、《石渠寶笈·初編》等書著錄。民國後,溥儀將《伯遠》、《中秋》二帖攜帶出宮,輾轉流入民間,1951年政府以重金將二帖收回,現藏故宮博物院。

作者簡介

王珣(350~401),字元琳,小字法護,臨沂(今屬山東省)人。供職於大將桓溫帳下為主簿,隆安初遷尚書令,死後追贈車騎將軍,諡號獻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