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瑜集》是王春瑜寫的一部雜文,2013年由吉林出版集團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王春瑜集/中國雜文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 (2013年5月1日)
- 頁數:180頁
- 語種:簡體中文
- 作者:王春瑜|主編:劉成信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ISBN:7553416177
- 開本:16
基本內容,編輯推薦,文摘,目錄,作者簡介,序言,
基本內容
王春瑜集/中國雜文
編輯推薦
“事實,在中國文化史上,沒有任何一項發明,能夠像發明喝稀粥那樣,對千家萬戶、億兆斯民,產生如此緊密、廣泛、持久的社會影響。即使在今天已基本上得到溫飽的中國內地,不論城鄉,我相信大多數人,還是有喝稀粥的習慣或雅興的。
我說的雅興,指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對稀粥精益求精。有幸光顧過上海四川路的雞粥店,以及名震羊城的……”這是來自《王春瑜集/中國雜文》的節選部分。
我說的雅興,指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對稀粥精益求精。有幸光顧過上海四川路的雞粥店,以及名震羊城的……”這是來自《王春瑜集/中國雜文》的節選部分。
文摘
一碗粥裝得下半部歷史
如果以稀粥來劃分中國的歷史,兩千年來,不過是大多數人尚有稀粥喝的時代,大多數人連稀粥也喝不上,不得不改變現存秩序,爭取能再喝上稀粥的時代……
——題記
區區一碗粥
也許有人會說:“區區一碗粥,何足道哉!”愚見不然。倘若我們懷有歷史感,並學一回蘇東坡先生“意行無車馬,倏然略九州”,睜大眼睛正視,我們就能感受到:一碗稀粥,裝得下半部歷史——特別是中國政治史、文化史。透過一碗稀粥,我們可以看到烈火在大地上燃燒,江山幾局殘,幾度夕陽紅;可以看到滿腔憂患的青衿,“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吉”……
我不想對粥字的本意作文字學的煩瑣考證,有興趣者,敬請查閱相關的工具書,甚至在不知耗去多少學者青春和熱血的正續《皇清經解》中慢慢索檢。也許知道這一點,也就夠了:在遙遠的古代,我們的老祖宗,從茹毛飲血的狩獵時代,慢慢進化到農耕時代,在狗尾巴草似的原生稻之類野生作物中,培植出莊稼來,並且有朝一日,人們還在裊裊炊煙里,突然看到了在冒著陣陣水蒸氣的陶罐中,成功地煮出第一碗散發著清香的稀粥。
今天,哪怕是國學大師王國維老先生再世,也不可能考出第一個發明煮稀粥的人。但是,這位發明者,是很值得在歷史上大書一筆的:將人類的飲食史翻開新的一頁,從而把人類的文明,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事實,在中國文化史上,沒有任何一項發明,能夠像發明喝稀粥那樣,對千家萬戶、億兆斯民,產生如此緊密、廣泛、持久的社會影響。即使在今天已基本上得到溫飽的中國內地,不論城鄉,我相信大多數人,還是有喝稀粥的習慣或雅興的。
我說的雅興,指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對稀粥精益求精。有幸光顧過上海四川路的雞粥店,以及名震羊城的“及第粥”者,都會對這兩家粥店所售稀粥的精緻、鮮美,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常去飯店,畢竟“勞民傷財”。現在有不少人,把喝粥與保健結合起來。相關書籍,已出版數本。聊舉一例:《百病飲食自療》介紹的粥就有荊芥粥、發汗豉粥、生地黃粥、天門冬粥、甘蔗粥、熟地山藥粥、補虛正氣粥、落花生粥、附子粥……真是洋洋大觀。
不才也是個喜歡喝粥的人,而且近年來在研究包括飲食在內的社會生活史。有時也“照葫蘆畫瓢”,煮一鍋蓮子粥、藕粥、山藥粥之類。無奈積習難返,除舞文弄墨外,別無長技,一邊搖筆桿,一邊熬粥的結果,多半不是水漫煤氣灶,就是鍋底“烏焦巴弓”。慚愧笨夫難為有米之炊之餘,不禁喟然嘆日:“想喝上一碗像樣兒的稀粥,又談何容易!” P44-46
如果以稀粥來劃分中國的歷史,兩千年來,不過是大多數人尚有稀粥喝的時代,大多數人連稀粥也喝不上,不得不改變現存秩序,爭取能再喝上稀粥的時代……
——題記
區區一碗粥
也許有人會說:“區區一碗粥,何足道哉!”愚見不然。倘若我們懷有歷史感,並學一回蘇東坡先生“意行無車馬,倏然略九州”,睜大眼睛正視,我們就能感受到:一碗稀粥,裝得下半部歷史——特別是中國政治史、文化史。透過一碗稀粥,我們可以看到烈火在大地上燃燒,江山幾局殘,幾度夕陽紅;可以看到滿腔憂患的青衿,“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吉”……
我不想對粥字的本意作文字學的煩瑣考證,有興趣者,敬請查閱相關的工具書,甚至在不知耗去多少學者青春和熱血的正續《皇清經解》中慢慢索檢。也許知道這一點,也就夠了:在遙遠的古代,我們的老祖宗,從茹毛飲血的狩獵時代,慢慢進化到農耕時代,在狗尾巴草似的原生稻之類野生作物中,培植出莊稼來,並且有朝一日,人們還在裊裊炊煙里,突然看到了在冒著陣陣水蒸氣的陶罐中,成功地煮出第一碗散發著清香的稀粥。
今天,哪怕是國學大師王國維老先生再世,也不可能考出第一個發明煮稀粥的人。但是,這位發明者,是很值得在歷史上大書一筆的:將人類的飲食史翻開新的一頁,從而把人類的文明,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事實,在中國文化史上,沒有任何一項發明,能夠像發明喝稀粥那樣,對千家萬戶、億兆斯民,產生如此緊密、廣泛、持久的社會影響。即使在今天已基本上得到溫飽的中國內地,不論城鄉,我相信大多數人,還是有喝稀粥的習慣或雅興的。
我說的雅興,指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對稀粥精益求精。有幸光顧過上海四川路的雞粥店,以及名震羊城的“及第粥”者,都會對這兩家粥店所售稀粥的精緻、鮮美,留下深刻的印象。當然,常去飯店,畢竟“勞民傷財”。現在有不少人,把喝粥與保健結合起來。相關書籍,已出版數本。聊舉一例:《百病飲食自療》介紹的粥就有荊芥粥、發汗豉粥、生地黃粥、天門冬粥、甘蔗粥、熟地山藥粥、補虛正氣粥、落花生粥、附子粥……真是洋洋大觀。
不才也是個喜歡喝粥的人,而且近年來在研究包括飲食在內的社會生活史。有時也“照葫蘆畫瓢”,煮一鍋蓮子粥、藕粥、山藥粥之類。無奈積習難返,除舞文弄墨外,別無長技,一邊搖筆桿,一邊熬粥的結果,多半不是水漫煤氣灶,就是鍋底“烏焦巴弓”。慚愧笨夫難為有米之炊之餘,不禁喟然嘆日:“想喝上一碗像樣兒的稀粥,又談何容易!” P44-46
目錄
“株連九族”考
“語錄”考
燒書考
“萬歲”考
三百年前的“吃喝風”
傷哉,謝老遺言
“父母官”考
烏紗帽考
一碗粥裝得下半部歷史
九斤老頭兒考
未莊評職稱的風波
文徵明羞見孔夫子
論“出口轉內銷”
論“焦大故居”
說飲食男女
論蒼蠅·蚊子·丁香-木香·“三陪”
戴高帽考咯
論窮博士
哀“南昌”
克隆羊與東方文化主義
哀張宅
以牛魔王為戒
說風馬牛
錯覺的悲哀
數字的無奈
花果山上的“猴門事件”
月下誰敢追蕭何?
“笑區區一檜亦何能”
阿Q的先輩與後輩
評泡沫史學
《論語》新編
新編《水滸》人物語錄
新編《孟子》
“他是我們的人”
動物語錄
古本《老子》今譯
新編《西遊記》人物語錄
英格蘭鐵匠喬的那頂禮帽
窮證
酒話連篇
人間若無竹枝詞
神話
森林動物王國寓言
壯哉,奧爾特加
鬼話
時遷與胡長青的對話
“語錄”考
燒書考
“萬歲”考
三百年前的“吃喝風”
傷哉,謝老遺言
“父母官”考
烏紗帽考
一碗粥裝得下半部歷史
九斤老頭兒考
未莊評職稱的風波
文徵明羞見孔夫子
論“出口轉內銷”
論“焦大故居”
說飲食男女
論蒼蠅·蚊子·丁香-木香·“三陪”
戴高帽考咯
論窮博士
哀“南昌”
克隆羊與東方文化主義
哀張宅
以牛魔王為戒
說風馬牛
錯覺的悲哀
數字的無奈
花果山上的“猴門事件”
月下誰敢追蕭何?
“笑區區一檜亦何能”
阿Q的先輩與後輩
評泡沫史學
《論語》新編
新編《水滸》人物語錄
新編《孟子》
“他是我們的人”
動物語錄
古本《老子》今譯
新編《西遊記》人物語錄
英格蘭鐵匠喬的那頂禮帽
窮證
酒話連篇
人間若無竹枝詞
神話
森林動物王國寓言
壯哉,奧爾特加
鬼話
時遷與胡長青的對話
作者簡介
王春瑜,江蘇省建湖縣人。1937年生於蘇州。1960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1963年畢業於該校研究生班元日明清史專業,獲得副博士學位。在上海師範大學任講師。1979年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工作。 1988年晉升研究員。擔任《明史論叢》主編,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9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多年來主要研究明代政治史、社會生活史,並研究清初及其他王朝商業經營史、政治史、文化史。主要著作有:《歷史學概論》、《明代宦官》(以上合著)、《“土地廟”隨筆》、《明朝酒文化》、《明清史散論》、《古今集》、《牛屋雜俎》、《喘息的年輪》、《交誼志》、《續封神》、《鐵線草》、《今古一線》、《漂泊古今天地間》《老牛堂三記》、《老牛堂札記》、《廟門燈火時》、《新世說》等;主編《中國反貪史》上下冊90萬字、《中國反腐敗史話》10冊、《中國小通史》10冊,其中《中國反貪史》獲得第13屆中國圖書獎。
多年來主要研究明代政治史、社會生活史,並研究清初及其他王朝商業經營史、政治史、文化史。主要著作有:《歷史學概論》、《明代宦官》(以上合著)、《“土地廟”隨筆》、《明朝酒文化》、《明清史散論》、《古今集》、《牛屋雜俎》、《喘息的年輪》、《交誼志》、《續封神》、《鐵線草》、《今古一線》、《漂泊古今天地間》《老牛堂三記》、《老牛堂札記》、《廟門燈火時》、《新世說》等;主編《中國反貪史》上下冊90萬字、《中國反腐敗史話》10冊、《中國小通史》10冊,其中《中國反貪史》獲得第13屆中國圖書獎。
序言
自序
王春瑜
我在治史之餘,寫了不少雜文。為什麼要寫?最近《雜文選刊》李慶玲編輯對我的訪談錄《筆走古今天地間》,已作了回答,茲不贅。從廣義上說,雜文仍屬於散文,有時雜文與散文、隨筆很難區分。我出版過十幾本散文、雜文、隨筆集,自感比較重要的是《“土地廟”隨筆》、《續封神》、《鐵線草》以及雜文合集《牛屋雜文》。現在的這本雜文選集,為省事,基本上是從《牛屋雜文》中選出的。我在《文匯讀書周報》上的短雜文專欄“新世說”,已辦了近十六個年頭,因為明年將出版專集,故本集中一篇也未選。
與我有交誼的已故文友小丁(丁聰)老爺子,在暮年對記者說:“漫畫頂個屁用!”老輩雜文家“酒鬼老烈”(蘇烈)十幾年前曾給亡友牧惠文兄與我寫來一封信,說他已很多年不寫雜文了,因為雜文不過是:“在死官僚背上撓痒痒的老頭樂,撓得死官僚十分舒坦,說:‘哼,呵,撓得不錯嘛,繼續撓嘛!’”實際上,他也認為雜文“頂個屁用”。不過是說得比較幽默而已。余謂不然。即使是給死官僚撓痒痒,撓得他感覺不錯,也比不怕開水燙的死豬要強,要是死官僚都成了一點兒感覺都沒有的死豬,雜文家肯定感到寂寞的悲哀,沒了剖析、嘲諷的對象了嘛!然而,這不過是杞人憂天而已。現行體制的漏洞內,一定不斷冒出成群結隊的官僚,他們不會突然死掉,更不會死光,因此雜文家是永遠不會失業的:拿投槍、匕首,行;拿老頭樂,也行!
2012年10月18日於牛屋
王春瑜
我在治史之餘,寫了不少雜文。為什麼要寫?最近《雜文選刊》李慶玲編輯對我的訪談錄《筆走古今天地間》,已作了回答,茲不贅。從廣義上說,雜文仍屬於散文,有時雜文與散文、隨筆很難區分。我出版過十幾本散文、雜文、隨筆集,自感比較重要的是《“土地廟”隨筆》、《續封神》、《鐵線草》以及雜文合集《牛屋雜文》。現在的這本雜文選集,為省事,基本上是從《牛屋雜文》中選出的。我在《文匯讀書周報》上的短雜文專欄“新世說”,已辦了近十六個年頭,因為明年將出版專集,故本集中一篇也未選。
與我有交誼的已故文友小丁(丁聰)老爺子,在暮年對記者說:“漫畫頂個屁用!”老輩雜文家“酒鬼老烈”(蘇烈)十幾年前曾給亡友牧惠文兄與我寫來一封信,說他已很多年不寫雜文了,因為雜文不過是:“在死官僚背上撓痒痒的老頭樂,撓得死官僚十分舒坦,說:‘哼,呵,撓得不錯嘛,繼續撓嘛!’”實際上,他也認為雜文“頂個屁用”。不過是說得比較幽默而已。余謂不然。即使是給死官僚撓痒痒,撓得他感覺不錯,也比不怕開水燙的死豬要強,要是死官僚都成了一點兒感覺都沒有的死豬,雜文家肯定感到寂寞的悲哀,沒了剖析、嘲諷的對象了嘛!然而,這不過是杞人憂天而已。現行體制的漏洞內,一定不斷冒出成群結隊的官僚,他們不會突然死掉,更不會死光,因此雜文家是永遠不會失業的:拿投槍、匕首,行;拿老頭樂,也行!
2012年10月18日於牛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