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農

王敬農

王敬農(1911~1947),原名王肅,又名王金龍,字敬濃,號克白,安徽固鎮新馬橋區谷陽鄉前台村人。

民國14年(1925)入固鎮完小四年級學習,民國16年(1927)到徐州農中讀書約半年。民國19年(1930)8月,考入南京五卅中學。11月,經地下黨員江達輪老師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秋,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8個月後則被釋放回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敬農
  • 出生地:安徽固鎮新馬橋區谷陽鄉前台村
  • 出生日期:1911
  • 逝世日期:1947
簡介,簡歷,

簡介

王敬農(1911~1947),原名王肅,又名王金龍,字敬濃,號克白,安徽固鎮新馬橋區谷陽鄉前台村人。

簡歷

民國14年(1925)入固鎮完小四年級學習,民國16年(1927)到徐州農中讀書約半年。民國19年(1930)8月,考入南京五卅中學。11月,經地下黨員江達輪老師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秋,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8個月後則被釋放回校。
民國21年(1932),王敬農畢業返鄉,到馬鋪(今連站鄉馬鋪村)國小任教。民國23年(1934),受聘到固鎮完小任教。
民國25年(1936)4月19日(農曆三月二十八),王敬農發動進步師生和社會青年近千人,乘傳統廟會之際,到街上遊行示威,並散發大量傳單。次日,王敬農立即組織師生罷課,並派15名學生代表到南京國民政府行政院請願。放暑假後,王敬農為避免連累學生,主動辭職回家。秋,他們從國民黨的報紙上看到中國工農紅軍到達陝北的訊息,王敬農決意前往陝西漢中一帶尋找共產黨。九、十月間,王敬農到達西安,因國民黨封鎖盤查嚴密,被迫返回。“西安事變”後,他到了吳小街(今屬蚌埠市)國小任教。
民國26年(1037)盧溝橋事變爆發,王敬農在南京五卅中學時的同學劉啟璋(江蘇邳縣人)來信相約同去延安,後經八路軍辦事處和劉啟璋從延安來信的介紹,他們於年底到達革命聖地延安。
民國27年(1038)次年初,他們被送到陝北公學學習。4月份學習結業後,王敬農被分配到關中軍分區司令部任文化教員。秋,他終於接上了組織關係,重新回到了中國共產黨的懷抱,就任政治部宣傳幹事和黨支部委員。
民國29年(1940),調任陝甘寧邊區保全部隊政治部宣傳科幹事。
民國31年(1942),該部與保全一團合編為警備第三旅,任司令部助理員。不久,調回延安任陝甘寧晉綏五省聯防司令部宣傳部宣傳科長。
民國34年(1945)日軍投降後,改任教育科長兼《部隊生活》報的編輯。
民國35年(1946),活動在綏德警備區內的國民黨騎兵第六師起義,接受解放軍的改編和領導。王敬農被派去做政治領導工作,準備擔任政治委員。不久,該師在行軍途中叛亂,他被叛亂分子押往陝西省榆林國民黨統治區。於次年榆林城解放前夕慘遭殺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