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拔粹

王拔粹,字選清(1867-1941),出生於沒落的書香門第,從小天資聰穎,才華過人,清光緒十四年考中舉人,但不為封建教育思想所禁錮,是一位具有強烈愛國主義思想的知識分子。

基本介紹

  • 本名:王拔粹
  • :選清
  • 所處時代:清末民初
  • 出生地:安徽省蕪湖市南陵縣
  • 出生日期:1867年
  • 逝世日期:1940年
  • 主要作品:《退庵集》、《四字經》
  • 主要成就:山東省最高檢察官
他早年曾秘密地參加陳獨秀等人所創立的“岳王會”,該會是以崇尚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精神,誓死反對清朝帝制和抗禦外侵為宗旨的進步組織。尤其在受到辛亥革命與討袁戰爭的啟發後,王拔粹對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偉大意義有了進一步認識。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他進入安慶法政學堂就讀。畢業後,他以優異的成績破格地被委任為山東省最高檢察官。任職期間,他對貧苦百姓十分同情,對受賄賂、貪贓枉法的官吏,繩之以法,嚴懲不貸。他為政清廉,一塵不染,晚年生活非常貧困。“9·18”事變後,他親眼看到蔣介石倒行逆施,頑固執行“先安內,後攘外”的不抵抗反動政策,使日本帝國主義不斷侵占中國領土,深感失望,憤慨地辭職返回故里。在歸途中詠有五言絕句一首“歸田出故都,風月一身孤,楊柳添行色,煙花冷晚途”,由此可見老人當時的心境是多么憂傷和淒楚。
回到闊別四十多年的家鄉弋江鎮,他立志辦學,造福桑梓,並從事著述,其文學專著有《退庵集》、《四字經》等多種,並曾出版發行,但流失甚多,唯《四字經》為早年安徽省國小課本所採用。他的書法技藝也頗精湛,尤其隸書造詣很深,高古俊逸,剛柔相濟,很富有韻律之美。在三十年代是弋江鎮知名的書法里手。民國27年(1938年),抗日戰爭的烽火燃燒到弋江鎮,這時王老雖年過花甲,仍四方奔走呼號,喚起有志青年投身抗日,他帶頭捐資,於沿河村建起一座抗日將士英雄紀念亭,還親手撰寫了一副楹聯:“馬革裹屍,半壁東南思烈士;沙場獻身,一亭風月慰忠魂”。橫批為“還我河山”。鐫刻在紀念亭兩旁,可見他對日本強盜的無比憎恨和對祖國的無限熱愛。遺憾的是他沒有親眼看到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於民國30年在宣城裘公渡他唯一的親生女兒家中病逝。享年74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