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應統

王應統(1664—1715),字緒光,號敏齋,祖籍山東長山縣,出身書香門弟。其曾祖父王重明,曾任明山西沁州同知,祖父王斐,字非木,清順治年間任壽州知州等職。父親王廷揚,康熙二十三年中武舉,但不喜做官,一生隱居於市。王應統高中後,其曾祖、祖父、父親都被賜予榮祿大夫,河北總兵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應統
  • 出生日期:1664
  • 逝世日期:1715
  • 性別:男
由於受家庭的影響,王應統自幼熟讀經書,崇尚儒學。受其父親的影響,他從小便喜歡習練武藝,除從父學習外,還四處拜師學藝,早起晚睡,勤學苦練,又注意廣泛涉獵軍事書籍,與長輩研究兵法,軍事知識十分淵博。經過多年努力,終於24歲考中武舉,康熙二十七年進京趕考入闈,經殿試脫穎而出,被皇帝欽點為狀元。初授山西中路利民參將,開始軍 旅生涯。
1696年,新疆貴族噶爾丹在沙俄的支持下發動叛亂,全國震驚,康熙皇帝親率大軍遠征,點名讓王應統隨同,負責糧草供應。千里遠征,有的部將為了貪圖方便,把糧草賣掉以減輕負擔,打算到目的地再買回。可新疆地廣人稀,根本無處籌糧。唯有王應統不顧別人笑話,一路上老老實實押運糧草前行,不辭辛苦,最後只有他的部隊避免了糧草匱乏之苦。
成功平定叛亂後,王應統以軍功升為山東總河中軍副將。康熙皇帝在出巡時多次接見他。不久,改任神木副將。他經過實地考察,發現神木地理位置雖偏,但土地廣闊,土質良好,於是建議讓部分軍士和老百姓墾荒屯田,獲得了大豐收,保證了邊防的鞏固。後又歷任江南總漕中軍副將,文登副將等。康熙四十一年,皇帝念他清正廉潔,提升他為河北總兵,鎮守懷慶。
王應統為官清正,不善於阿諛逢迎,招致一些貪官污吏的嫉恨,於是千方百計造謠中傷他。皇帝一時失察,竟將他免職下獄。幸虧有人為他辯護,才得以平安無事。
回鄉後,他與家人住在周村的狀元府里,平日除接待親友外,就是練習書法,這條街也因此得名“狀元街”。 皇帝後來發現冤枉了王應統,幾次找他進京談話表示慰問,但他對官場已經厭倦,婉言謝絕了皇帝的挽留,仍回家鄉,遊山玩水、吟詩作畫。他病逝後,家人遵照他的吩咐,將遺體掩埋在周村城西象山山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