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淵(清末舉人)

王學淵(清末舉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號雷溪,銅山縣人。王學淵是徐州近代頗具影響的文化名人,他學問深厚、工詩詞、善書法、支持共和革命、致力地方文化教育及慈善事業,曾經編修《銅山縣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學淵
  • 出生日期:1861年
  • 逝世日期:1928年
  • 惺三:惺三
人物生平,學問造詣,支持共和革命,致力地方,

人物生平

王學淵,字惺三,號雷溪,銅山縣人。清鹹豐11年(1861年)出生,民國17年(1928年)7月去世,終年68歲。
王學淵自幼聰穎,六歲之前,便從父親王立廷那裡學會唐詩數十首,入私塾後,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光緒元年(1875年),15歲的王學淵進入銅山縣學學習,那時他就在硯台上刻出“光陰不能虛度”幾個大字,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光緒17年(1891年),又以品學兼優的優貢身份被推薦到國子監學習。光緒20年(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馬關條約》中許多喪權辱國的條款,令王學淵對腐敗無能的清政府有了新的認識。加之在這段時間內,王學淵家中相繼有幾位親人病故,致使他對仕途之路感到心灰意冷,轉而潛心研究學問、支持共和革命和致力地方文化教育及慈善事業。

學問造詣

1、書法研究。王學淵生平喜好書法,開始是臨摹歐陽詢的墨跡,後來對漢魏晉唐各代的書法大家無所不臨,再後來則致力於王羲之的書法研究。
1918年,張伯英在北平隆福寺購得宋拓王羲之《十七貼》,並將影印本送給王學淵一冊,從此王學淵便朝夕臨摹,書技得以精進。目前,徐州市博物館仍存有王學淵的墨跡多幅,還有一些收藏愛好者亦存有王學淵的字跡。作為地方文化名人,王學淵的書法深受各方面的好評。
江南名士鄧熙之主講雲龍書院時,曾說“徐州善書者,曰王惺三,曰張少傅。”並稱張伯英為“後起之秀”。這說明,王學淵、張伯英是老師心目中最得意的兩個門生。
銅山縣第一任民政長、光緒年間舉人韓志正說:“張伯英少傅和王學淵惺三皆工書,時稱二妙。”書法大家、清末舉人張伯英曾在多處、多次高度評價王學淵的書法。在他編纂的《徐州續詩征》里曾說:“在我們家鄉銅山,工小楷書法的只有萬壽祺李蟠和王學淵三個人。”
三年前,我曾到銅山縣三堡鎮榆莊村,走訪張伯英彭城體書法的傳人孫鴻嘯老人,他說:“1949年春,我曾應王學淵之侄王蓉舫的邀請,前往王府觀賞其所臨右軍蘭亭序,惟妙惟肖,工力之厚,造詣之深,真可謂墨趣橫生。”
2、詩詞研究。王學淵酷愛詩詞,或登山臨水,或探幽訪古,或報國之負,或思親之情,無不書之筆端,躍然紙上。在他的書房裡,常有一批文友與之為詩唱和。但是,他為詩為詞只為一時情趣,從不留存,所以流傳下來的詩詞之作較少。目前,僅收集到20多首,還有一批聯語。王學淵的詩詞境界高遠,意象美妙,可以令讀者陶醉其中。
3、收藏研究。王學淵是徐州清末民初一位知名的收藏家。張伯英說:“王學淵愛好收藏先哲的遺墨,並知道他們的故事。在他的居室內、几案上、窗台前、箱匣里,到處都是古墨刻。”李輔中說:“王學淵平生有金石癖,每至一地,必盡力搜求。其主講歌風書院幾十年,凡沛之碑刻,糜不拓搨。”

支持共和革命

辛亥革命後,南京臨時政府根據臨時憲法,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宣布廢除鎮道府制度下的各類官衙,一律實行議會政治和地方自治。在廢除封建、推行共和的過程中,王學淵主要支持了五位革新人士的正義之舉。
1、支持韓志正的正義之舉。韓志正,字元方。王學淵與韓志正均為銅山縣人,同為清末舉人,同處改朝換代和軍閥混戰的動亂年代。勤奮好學的習性和崇尚革新、淡泊名利的共同價值取向,把他們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在徐州,韓志正接受孫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較早,1904年便在徐州成立了“不纏足會”,並倡導剪辮子,1906年又攜長女韓中英遊學日本,同時參加“同盟會”,1918年赴廣州參加孫中山領導的護法政府,五年後返鄉,從事教育事業。
對於韓志正的這些革新革命活動,王學淵極為讚賞,並大力支持。1911年12月,當北伐軍的前鋒行至徐州城南三堡車站時,王學淵與各界知名人士一起,力舉韓志正、徐香九、梁惺初三人為代表,前往迎接,引導北上。
在廢除舊制,建立共和政體的過程中,王學淵四處遊說,力推韓志正為縣民政長官。因為王學淵年齡較長,而且德高望重,所以他的一言一行對周圍的人影響很大,結果韓志正被推選為銅山縣第一任民政長。
韓志正在總理一縣之政的同時,還發起成立了“銅山同志會”,組織志同道合者廣泛宣傳革命救國和教育救國的道理。對此,王學淵自然是一位十分熱心的志同道合者,不僅經常參加“同志會”的活動,而且從中出謀劃策,使“同志會”的工作開展得頗有成效。
復辟狂張勛曾兩度盤踞徐州,軍閥混戰也多以徐州為中心進行,面對複雜的政治局面,共和政府要做的工作太多,迫切需要各界知名人士鼎力相助。在這種情況下,王學淵不僅帶頭剪掉辮子,而且也不允許家人留辮子,以示對復辟勢力的蔑視。
以韓志正為首的共和政府還看重王學淵品端人義的影響力,常把一些比較複雜的難事交給他去辦理。每當這時,王學淵總是不遺餘力,以長者的身份做各方面的疏通工作,因而件件事情都辦得非常妥當。為此,在王學淵過世之後,祁世倬在《王君墓志銘》里這樣寫道:“改革以來,長官采君聲譽,委以事,君進退綽有餘裕,識者重之。”
2、支持王少華的正義之舉。
王少華,名宗琦,號少華。1906年曾在南京自治講習所學習,接受民主自治思想較早。在韓志正擔任銅山縣民政長時,王少華就被推選為縣議員,跟隨韓志正在縣署內任職。
1913年,革命軍討袁失敗後,袁世凱大肆屠殺革命人士,面對嚴酷的政治形勢,韓志正只好遠走北平避難。韓志正離職後,縣民政長由袁良乾臨時接替,但袁良乾很快又隨革命軍南下離開了徐州。一時間,徐州城空無首領,致使盜匪橫行,民不聊生。
面對如此局面,王學淵立即串聯各界知名人士齊集縣商會,共商保城安民之策。王學淵認為,徐州正處在一個群首無主的危急關頭,當務之急就是要推選出新的民政長官,以便總理共和政體,平定匪盜,安定人心。
王學淵的意見得到了在場各界人士的贊同,於是大家公推王少華為縣民政長代理人。王少華上任後,立即採取果斷措施鎮壓匪徒,很快穩定了徐州的局勢,百姓無不稱好。
就在這時,張勛統領的辮子軍又從兗州南下占據了徐州。辮子軍一到徐州,就向王少華要糧要款。一向關愛父老鄉親的王少華,便將徐州百姓的苦難情形一一陳述,婉言拒絕攤派。為了達到催要錢糧的目的,張勛指使人將王少華關在縣府里,百般凌辱,殘酷毒打。在雖忍辱卻仍不能拯救水深火熱之中百姓的情況下,王少華憤而墜樓身亡。
王少華殉職後,王學淵悲憤交加,隨即揮筆寫下輓聯,以示誌哀,輓聯內容是:“勤事竟捐身,保障有靈,應勝桐鄉祀朱邑。頻危猶執手,煩冤誰訴,欲排闔閭問巫鹹。”這幅輓聯的大體意思是,您為全縣人民操勞,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您的在天之靈亦然還會保護著大家,因此我們應該以超過桐鄉人祭祀朱邑那樣來祭祀您。已經到了很危險的時刻,您仍然不願離開工作崗位,您的煩惱痛苦向誰去訴說呢,我真想為您鋪一條通向天門的路,那隻好去請教巫師了。
與此同時,王學淵還與各界人士一起就集資公祭和將縣衙門前橫街改稱少華街等事宜進行商討,形成了共識。
3、支持項有訓的正義之舉。
項有訓,字古村,銅山縣車村鄉人,自幼聰明好學,青年時代就以詩文著稱而嶄露頭角。同時項有訓還具有強烈的愛國家、愛民族及仁愛友和之心。
王學淵的老家與項有訓的家距離較近,對於家鄉有這樣一位不凡的年輕人感到非常自豪。為了支持這位小於自己24歲的革命青年,王學淵憑藉著自己的威望和影響力,多次返回鄉里,動員家鄉人將其推舉為車村鄉議員,繼而推舉為銅山縣參議員。
項有訓果然不負眾望,擔任鄉、縣議員之後,通過募捐和爭取省府、縣府支持,在家鄉開展了修橋鋪路和賑災救濟一系列惠民活動,深得百姓的好評。
項有訓憂國憂民和革新圖強的革命精神,受到上層革命黨人的讚賞,於是被委任為盱眙縣縣長職位。國民革命軍討袁失敗後,張勛再次占據徐州,這時項有訓也從盱眙返回家鄉,以組建“詩社”為名,廣泛交接各界愛國知名人士,動員他們拿起手中的筆,宣傳革命,推進革新。王學淵作為最早參加“詩社”的成員之一,則以寫字、為詩和金石鑑賞為手段,對反動勢力內部的官兵進行曉之以禮、曉之以義的宣傳,從而瓦解了敵對勢手的力量,支持了共和革命。
對於王學淵的儒雅風範和支持革新的正義舉動,項有訓非常佩服,曾為詩一首,大加讚賞。
項有訓組建“詩社”宣傳革命的舉動,令駐徐軍閥褚玉璞十分惱怒,1927年1月7日深夜,便派人到車村將項有訓抓捕,次日凌晨即將其殺害。
項有訓遇害後,王學淵非常悲痛,立即與“詩社”其他成員一起聯名上書國府、省府,強烈要求為項有訓正名請旌。考慮到民心所向,後來國府為項有訓旌表“矜此勞人”四字,省府亦旌表“天地正氣”四字。
對於這段歷史,在程希庚先生所寫的項古村先生傳略中有這樣的記述:“項有訓先生,字古村,彭城世家也……廣結愛國人士,若韓志正、周仲穆、佟於九、卓穎華、王惺三、徐壽松、趙懋齋諸公,假詩社酬和,秘謀革新……”在所列的愛國人士名單中,王學淵即王惺三名列其中。

致力地方

文化教育事業
1、編修地方史志。
1917年夏,湖南長沙人余家謨出任銅山縣縣長,到任伊始便關注縣誌編修工作。經《銅山縣鄉土志》主編楊世楨的推薦,王學淵與王嘉銑、祁世倬、張從仁、王開孚等五人,被余家謨確定為編修銅山縣誌的主要成員。
從1917年秋天開始,王學淵便投身到縣誌的編修工作中去,不辭辛勞地閱史料、查志書、訪人物。
為了保證史志的質量,王學淵對所蒐集的資料詳稽慎核,力求無偏無倚。到1919年底,銅山縣誌稿基本告成。
為了解決刊印經費的不足,王學淵又在徵得新任縣長同意的情況下,在一些富戶和商賈中進行募集,從而使銅山縣誌在1926年如願以償地得以出版發行。
民國本《銅山縣誌》不僅上繼《同治徐州府志》之前規,增入了同治以後五十多年的地方史料,而且吸取了諸多方誌名家的理論和經驗,精善之處頗多:體例不拘泥於徐州舊志;分類有所創新;運用近代測繪方法繪製“輿圖”,定位準確,標誌清楚,而且十三幅塊圖還能拼成一幅完整的銅山縣全境圖,這是過去史志所做不到的。
值得慶幸的是,2005年筆者還在花鳥市場的地攤上發現了王學淵編修銅山縣誌的手跡,內容是為棠梨鄉和大吳鄉兩位壽女和四位節婦所寫的傳略,字跡工整美觀,令人賞心悅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王學淵編修銅山縣誌期間,他的老師馮煦亦在編寫《江蘇通志稿》。《通志稿》中的“田賦”部分需要收錄微山湖湖田及田賦情況,這時老師自然想到了身在徐州的王學淵,於是將任務交給了他。為了完成老師交辦的任務,王學淵親自蒐集整理了銅山縣境內的湖田及田賦情況,對於沛縣境內的湖田及田賦情況,則詳列條目,請自己在沛縣縣署任職的學生張蔭台幫助蒐集整理。結果如期完成了任務,有力支持了《江蘇通志稿》的編修工作。
關注地方文獻。王學淵舊學功底較深,所以地方文人的一些編著,常請王學淵審核、修正、把關。
2、蒐集整理《徐州詩征》和《徐州二遺民集》散失資料。
《徐州詩征》和《徐州二遺民集》是光緒年間(下轉C05版)
王學淵、張伯英是老師心目中最得意的兩個門生;王學淵酷愛詩詞,或登山臨水,或報國之負,無不書之筆端,躍然紙上。
以韓志正為首的共和政府還看重王學淵品端人義的影響力,常把一些複雜的難事交給他去辦理,王學淵總是不遺餘力
王學淵親自蒐集整理了銅山縣境內的湖田及田賦情況,對於沛縣境內的湖田及田賦情況,則詳列條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