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塵無

王塵無(1911~1938),原名王承謨,江蘇省海門縣湯家鎮人。中國電影評論家。民國19年(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夏,持志大學畢業後回家鄉從事革命活動。民國20年(1931年)6月,任中共啟海縣委秘書。1932年春,與上海文藝界、電影戲劇界的進步作家和黨組織取得聯繫,參加左翼作家聯盟,被選為“左聯”執行委員,後又參加“劇聯“。抗日戰爭爆發後,雖重病在身,但仍念念不忘抗日將士,在《救亡時報》上發表許多抗日詩篇。於民國27年(1938年)5月25日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塵無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11年
  • 逝世日期:1938年5月25日
  • 原名:王承謨
  • 出生地:江蘇省海門縣湯家鎮
人物生平,主要作品,

人物生平

王塵無(1911~1938),原名王承謨,江蘇省海門縣湯家鎮人。國小畢業後,轉入泰興鎮東洲國文專修學校補習。不久,入進步人士龔庭槐創辦的粟寰補習學校專修國文,成績優異,打下了古典文學的深厚基礎。民國16年(1927年),考入無錫國學專修館,繼續攻讀文學,兩年畢業入上海持志大學深造。求學期間,結識不少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思想覺悟大為提高。民國19年(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夏,持志大學畢業後回家鄉從事革命活動。民國20年(1931年)6月,任中共啟海縣委秘書。王塵無家成了革命活動點,並自備一架油印機,印刷不少黨內檔案及宣傳品。民國21年(1932年)初,他組織海門中學學生運動,驅逐反動校長黃且聲,被國民黨當局注意。一天拂曉,麒麟鎮保全隊突然前來拘捕他,幸及時發現,鄰居奔告,塵無乘小舢板登輪前往上海。是年春,與上海文藝界、電影戲劇界的進步作家和黨組織取得聯繫,參加左翼作家聯盟,被選為“左聯”執行委員,後又參加“劇聯“。民國22年(1933年)春,上海電影界成立共產黨小組,王塵無為小組成員。後劇聯又成立影評小組,王塵無為負責人,他與夏衍、阿英,鄭伯奇等一起,經常撰寫影評,宣傳黨的文藝方針,推薦進步影片,無情地揭露那些封建反動低級趣味的東西,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成為很有影響的影評家。6月15日,在《時報》副刊上發表《電影在蘇聯》一文,系統地介紹十月革命後蘇聯電影的發展情況。民國22年(1933年),撰寫《中國電影之路》,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文藝觀,聯繫中國電影界的現狀,精闢而詳盡地論述中國電影界反帝反封建的方針和大眾化路線,對國民黨反動派扼殺進步電影提出強烈抗議。他還組織力量對“軟性電影論”發起攻擊,從理論上駁斥軟性電影的反動實質,被譽為影評戰線上的—員虎將。民國25年(1936年)冬,肺病加劇,經濟窘迫。貧病交加,後經朋友資助,去杭州療養。在療養期間,他寫了《浮世雜拾》一書,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他的思想藝術才華。抗日戰爭爆發後,雖重病在身,但仍念念不忘抗日將士,在《救亡時報》上發表許多抗日詩篇。是年底,病情惡化。經中共黨組織同意,繞道南通回海門家中養病,因肺咯血,於民國27年(1938年)5月25日逝世。

主要作品

著有《電影在蘇聯》《中國電影之路》《浮世雜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