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克敬[公元一二七四年至一三三四年]字叔能,大寧人。生於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卒於惠宗元統二年,年六十一歲。
基本介紹
- 本名:王克敬
- 字號:叔能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時間:一二七四年
- 去世時間:一三三四年
人物簡介,史籍記載,
人物簡介
王克敬,幼奇穎,丞相完澤見之,曰:“是兒資貌秀偉,異日必令器也。”歷任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監察御史,出為兩浙鹽運使,所在務崇寬厚。累遷南台治書侍御史,以正綱紀自任;不縱貪墨,不阿宗戚,聲譽益著。元統中,以江浙參政請老。卒,諡文肅。克敬喜讀書,有詩、文、奏議《元史本傳》行於世。
史籍記載
王克敬,字叔能,大寧人。幼奇穎,嘗戲道旁,丞相完澤見之,謂左右曰:“是兒資貌秀偉,異日必令器也。”大寧朔土,習尚少文,而克敬獨孜孜為儒者事。既仕,累遷江浙行省照磨,尋升檢校。徽州民汪俊上變,誣富人反,省臣遣克敬往驗之。克敬察其言不實,中道數為開陳禍福,俊悔,將對簿,竟仰藥以死。調奉議大夫、知順州,以內外艱不上。除江浙行省左右司都事。延祐四年,往四明監倭人互市。先是,往監者懼外夷情叵測,必嚴兵自衛,如待大敵。克敬至,悉去之,撫以恩意,皆帖然無敢嘩。有吳人從軍征日本陷於倭者,至是從至中國,訴於克敬,願還本鄉。或恐為禍階,克敬曰:“豈有軍士懷恩德來歸而不之納邪!脫有釁,吾當坐。”事聞,朝廷嘉之。番陽大飢,總管王都中出廩粟賑之,行省欲罪其擅發,克敬曰:“番陽距此千里,比待命,民且死,彼為仁,而吾屬顧為不仁乎!”都中因得免。
拜監察御史,用故事監吏部選。有履歷當升者,吏故抑之,問故,吏曰:“有過。”克敬曰:“法,笞四十七以上不升,今不至是。”吏曰:“責輕罪重。”曰:“失出在刑部,銓曹安知其罪重!”卒升之。治書侍御史張伯高曰:“往者監選以減駁為能,今王御史乃論增品級,可為世道賀矣。”尋遷左司都事。時英宗厲精圖治,丞相拜住請更前政不便者,會議中書堂,克敬首言:“江南包銀,民貧有不能輸者,有司以責之役戶,甚無謂也,當罷之。兩浙煎鹽戶牢盆之役,其重者尤害民,當免其它役。”議定以聞,悉從之。
泰定初,出為紹興路總管,郡中計口受鹽,民困於誅求,乃上言乞減鹽五千引。運司弗從,因嘆曰:“使我為運使,當令越民少蘇矣。”行省檄克敬抽分舶貨,拗蕃者例籍其貨,商人以風水為解,有司不聽。克敬曰:“某貨出某國,地有遠近,貨有輕重,冒重險,出萬死,舍近而趨遠,棄重而取輕,豈人情邪!”具以上聞,眾不能奪,商人德之。擢江西道廉訪司副使,轉兩浙鹽運司使,首減紹興民食鹽五千引。溫州逮犯私鹽者,以一婦人至,怒曰:“豈有逮婦人千百里外,與吏卒雜處者,污教甚矣!自今毋得逮婦人。”建議著為令。擢湖南道廉訪使,調海道都漕運萬戶。是歲,當天曆之變,海漕舟有後至直沽者,不果輸,復漕而南還,行省欲坐罪督運者,勒其還趨直沽。克敬以謂:“脫其常年而往返若是,信可罪。今蹈萬死,完所漕而還,豈得已哉!”乃請令其計石數,附次年所漕舟達京師,省臣從之。
召為參議中書省事。有以飛語中大臣者,下其事,克敬持古八議之法,謂勛貴可以不議,且罪狀不明而輕罪大臣,何以白天下。宰相傳旨大長公主為皇外姑,賜錢若干;平雲南軍還,賜錢若干;英後入覲,賜錢若干。克敬乞覆奏,宰相怒曰:“參議乃敢格詔命邪!”克敬曰:“用財宜有道,大長公主供饋素優,今賜錢出無名,不當也。自諸軍征討以來,賞格未下,平雲南省獨先受賞,是不均也。英後遠還,徒御眾多,非大錫賚,恩意不能洽,今賜物鮮少,是不周也。”宰相以聞,帝可其議。拜中奉大夫、參知政事,行省遼陽。俄除江南行台治書侍御史,又遷淮東廉訪使,以正綱紀為己任,不縱貪墨,不阿宗戚,聲譽益著。入為吏部尚書,乘傳至淮安,墜馬,居吳中養疾。
元統初,起為江浙行省參知政事,請罷富民承佃江淮田,從之。松江大姓,有歲漕米萬石獻京師者,其人既死,子孫貧且行乞,有司仍歲征,弗足則雜置松江田賦中,令民包納。克敬曰:“匹夫妄獻米,徼名爵以榮一身,今身死家破,又已奪其爵,不可使一郡之人均受其害,國用寧乏此耶!”具論免之。江浙大旱,諸民田減租,唯長寧寺田不減,遂移牘中書,以謂不可忽天變而毒疲民。嶺海徭賊竊發,朝廷調戍兵之在行省者往討之,會提調軍馬官缺,故事,漢人不得與軍政,眾莫知所為,克敬抗言:“行省任方面之寄,假令萬一有重於此者,亦將拘法坐視邪!”乃調兵往捕之,軍行給糧有差。事聞於朝,即令江西、湖廣二省給糧亦如之。視事五月,請老,年甫五十九。謂人曰:“穴趾而峻墉,必危;再實之木,必傷其根。無功德而忝富貴,何以異此?故常懷止足之分也。”又曰:“世俗喜言勿認真,此非名言。臨事不認真,豈盡忠之道乎?”故其歷官所至,俱有政績可紀,時稱名卿。
克敬喜讀書,其有所得者,輒抄為書。又有所著詩文奏議傳於世。元統三年卒,年六十一。贈中奉大夫、陝西等處行省參知政事,追封梁郡公,諡文肅。
子時,以文學顯,歷仕中書參知政事,至左丞,以翰林學士承旨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