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俞潔

王俞潔原名王之瑜,女,1920年出生於湖北省襄陽市樊城。曾在尚志國小和湖北省立第五中學就讀,1938年國中畢業,1946年在江蘇興化不幸病故。1953年2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為王俞潔的家人頒發了《革命犧牲工作人員家屬光榮紀念證》。

基本介紹

  • 別名:王之瑜
  • 所處時代:民國
  • 出生地:湖北省襄陽市樊城
  • 出生日期:1920年
  • 逝世日期:1946年
  • 逝世地:江蘇興化 
  • 本名:王俞潔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簡介,早期經歷,加入組織,不幸病故,

人物簡介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王俞潔去延安參加革命,她和弟弟王之鐸等一群熱血青年來到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要求參軍。此間,她每天和辦事處宣傳隊的同志一起下工廠、進學校、走街道、赴農村宣傳抗日救國。
1938年8月,武漢保衛戰期間,王俞潔和服務團的姐妹們一起冒著生命危險,赴前線運送彈藥和搶救傷員。保衛戰失利後,她隨服務團轉戰於江西、安徽、湖南等地。
1941年2月,在組織的幫助下,王俞潔幾經周折,終於從廣西桂林來到了江蘇鹽城。隨後被派往新四軍鹽城“魯迅藝術學院”學習深造。同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在隨後的艱苦歲月中,王俞潔無論是在部隊還是在地方,無論是在游擊區還是在淪陷區,始終積極為黨工作,即便是突圍被俘,也沒有動搖她對信念的忠誠。1946年王俞潔積勞成疾,在江蘇興化不幸病故。
1953年2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為王俞潔的家人頒發了《革命犧牲工作人員家屬光榮紀念證》。江蘇興化還將王俞潔烈士的名字刻在了當地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上。照片和烈士證由王俞潔烈士的侄子王道新捐贈。
王俞潔
《革命犧牲工作人員家屬光榮紀念證》

早期經歷

當時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王俞潔不顧家人的反對,決定去延安參加革命,她和弟弟王之鐸等一群熱血青年來到八路軍武漢辦事處要求參軍。此間,由於工作需要,她每天和辦事處宣傳隊的同志一起下工廠、進學校、走街道、赴農村宣傳抗日救國。組織上安排她到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以下簡稱服務團)後,她不僅幫助姐妹們學習文化,還經常深入到國民黨下級軍官和士兵中宣傳我黨的統一戰線思想和理論。1938年8月,武漢保衛戰期間,王俞潔和服務團的姐妹們一起冒著生命危險,赴前線運送彈藥和搶救傷員。保衛戰失利後,她隨服務團轉戰於江西、安徽、湖南等地。
1940年10月,在廣西八路軍桂林辦事處隨服務團休整期間,20歲的王俞潔收到了一封特殊的來信。原來,她中學時的一位男同學在加入銀行界後迅速走紅,已經在重慶有所建樹。由於他一直仰慕王俞潔,所以想請王俞潔“到重慶過舒適的家庭生活”。
一邊是民族大義,一邊是個人幸福;一邊是殘酷的戰爭環境、惡劣的生活狀況和繁重的勞動,另一邊是燈紅酒綠和紙醉金迷。在人生重大的抉擇中,王俞潔堅定地選擇了前者,決心為民族獨立和自由奉獻一切,哪怕是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她在回信中說:“國之不存,何以家為……我願意戰死在沙場,不願意在這遍地烽煙、山河破碎的時候苟且偷安。”

加入組織

1941年2月,在組織的幫助下,王俞潔幾經周折,終於從廣西桂林來到了江蘇鹽城。隨後被派往新四軍鹽城“魯迅藝術學院”學習深造。同年,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不幸病故

在隨後的艱苦歲月中,王俞潔無論是在部隊還是在地方,無論是在游擊區還是在淪陷區,始終積極為黨工作,即便是突圍被俘,也沒有動搖她對信念的忠誠。1946年春,26歲的王俞潔積勞成疾,在江蘇興化不幸病故。
新中國成立以後,王俞潔家參加革命的親人互通了音訊,唯獨不知道她的下落。家人只好根據她最後一封家信,在《人民日報》登了尋人啟事。不久,他們收到了當時華東局政治部的信,來信詳細地介紹了王俞潔參加革命後的工作情況和犧牲經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