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豐(義大利林琴科學院外籍院士,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特聘教授,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社會學系教授)

王豐(義大利林琴科學院外籍院士,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特聘教授,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社會學系教授)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王豐(Feng Wang,1957年生,社會學家,人口統計學家,義大利林琴科學院外籍院士,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特聘教授,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社會學系教授。

王豐於1982年獲得河北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1984年獲得密西根大學社會學碩士學位;1987年獲得密西根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1987年—1988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88年—1989年在美國東西方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89年—1996年任美國東西方中心研究員;1992年—1996年在夏威夷大學任社會學助理教授;1996年—1999年任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社會學助理教授;1999年—2006年任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社會學副教授;2007年任職於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2007年—2010年任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社會學系主任;2007年—2014年任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特聘講座教授,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對外關係和全球發展高級研究員;2010年—2013年任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11年—2013年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2014年任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特聘教授;2022年當選為義大利林琴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王豐主要從事人口領域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王豐
  • 外文名:Feng Wang
  • 出生日期:1957年
  • 畢業院校密西根大學
  • 職業:教育科研工作者
  • 主要成就:2022年當選為義大利林琴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 學歷:研究生
  • 學位:博士
人物經歷,主要成就,科研成就,人才培養,榮譽表彰,社會任職,人物評價,

人物經歷

1957年,王豐出生。
1977年,恢復高考後考上大學。
1982年,獲得河北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
1983年,赴密西根大學留學深造。
1984年,獲得密西根大學社會學碩士學位。
1986年—1987年,獲得“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
1987年,獲得密西根大學社會學博士學位。
1987年—1988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988年—1989年,在美國東西方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1989年—1996年,任美國東西方中心研究員。
1992年—1996年,在夏威夷大學任社會學助理教授。
1996年—1999年,任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社會學助理教授。
1999年—2006年,任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社會學副教授。
2007年,任職於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
2007年—2010年,任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社會學系主任。
2007年—2014年,任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特聘講座教授,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對外關係和全球發展高級研究員。
2010年—2013年,任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2011年—2013年,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2014年,任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特聘教授。
2022年,當選為義大利林琴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王豐主要運用社會調查、數據統計分析等方法開展人口學研究,包括中國社會與人口變遷,社會不平,人口和社會比較歷史學等。
  • 學術論文
截至2022年8月,王豐已發表學術作品100餘篇。
刊發時間
論文名稱
刊物名稱
2012年
老齡化挑戰中國經濟轉型
2012年
國際人口政策轉向對中國的啟示
《國際經濟評論》
2012年
以人為本,還是以人口為本?
財經
2010年
全球化環境中的世界人口與中國的選擇
2010年
中國的人口紅利僅剩三年
2010年
四億中國人是怎么少生的?
《中國改革》
2010年
負增長危機
《中國改革》
2008年
21世紀中國人口負增長慣性初探
2007年
人口紅利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嗎?
《人口研究》
2006年
中國經濟轉型過程中的人口因素
2005年
中國城市收入分配中的集團因素,1986-1995
2004年
中國人口歷史及其在新世界史研究中的意義
2003年
從政策生育率看中國生育政策的多樣性
《人口研究》
2002年
摘掉人口決定論的光環
參考資
  • 學術專著
截至2022年8月,王豐已出版書籍11部。
出版時間
專著名稱
出版社
2024年
《publicationsChina's Age of Abundance: Origins, Ascendance, and Afterma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9年
《Convergence to Very Low Fertility in East Asia: Processes,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Springer
2010年
《Prudence and Pressure: Reproduction and Human Agency in Europe and Asia, 1700-1900》
MIT Press
2009年
《Creating Wealth and Poverty in Post-Socialist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年
《Boundaries and Categories: Rising Inequality in Post-Socialist Urban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年
《Asian Population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年
《One Quarter of Humanity, Malthusian Mythology and Chinese Realities 1700-2000》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科研項目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2014年—2017年
International Immigr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12年—2016年
The Influence of Demographic Change on Public Spending on Education, Health Care, and Pension in Chin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11年—2012年
Population policy: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and Lessons for Chin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2008年—2011年
Below Replacement Fertility in China and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
2005年—2008年
China’s fertility policy in the wake of its demographic transition
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
2005年—2008年
Translating fertility policy options to public policy actions in China
Ford Foundation
2004年—2006年
Social capital and inequality: a study of rural migrants in Shanghai
Hong Kong Research Grants Council
2004年—2005年
Creating Wealth and Pover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Fund for Advancement of the Discipline
2004年
National survey on the perceptions of distributive justice in China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Democracy, UC-Irvine
2003年—2005年
Urban income inequality: trends and patterns
Ford Foundation
2003年—2004年
Organizational change and inequality
Pacific Rim Research Progra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1年—2003年
Growth with inequality: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Pacific Rim Research Progra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1年—2003年
China’s fertility policy at the dawn of the 21stcentury
Ford Foundation
1999年—2000年
Looking up from the bottom: income inequality among urban Chinese households
American Council for Learned Societies
1999年
Dynamics of income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School of Social Sciences Faculty Research Seed Gra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1998年
Reproductive health among female migrants in Shanghai
Ford Foundation
考資料
  • 科研獎勵
時間
項目名稱
項目類別
2012年
-
日本人口協會最佳圖書獎
2009年
《Asia and Asian American Section》
美國社會學協會圖書獎

人才培養

  • 教育建議
2018年11月28日,王豐在復旦大學第十期研究生導師沙龍上,結合自身對美國研究生教育熟悉程度和培養經驗,對復旦大學博士生教育提出三點建議:第一,根據為社會培養高端人才和復旦大學定位,應對博士生培養目標和制度進行改革,包括招生質量和學習年限;第二,通過結合國家撥款和自籌資金,對不同博士的項目設定不同的資助力度,不設導師招生名額,結合社會市場需求確定博士生招生人數,鼓勵有市場需求的院系自籌資金多培養人才;第三,取消包括要求博士生髮表論文等規定。

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獎勵
授予單位
2022年
UCI校友會傑出教師成就獎
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校友會
2022年
義大利林琴科學院外籍院士
義大利林琴科學院
2000年
Otis Dudley Duncan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Scholarship in Social Demography
美國社會學協會人口社會學分會
2000年
Allan Sharlin Memorial Award for Best Book in Social Science History
美國社會科學史學會
1999年
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傑出助理教授
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
1990年
美國東西方中心傑出服務獎

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11年
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
2010年—2013年
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GSS)國際諮詢委員會主任
2007年—2008年
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社會科學學院執行委員會委員
2006年—2007年
加利福尼亞大學國際學院民主研究中心執行委員會委員
2006年
慶應義塾大學經濟學院客座教授
2004年—2007年
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榮譽計畫委員會委員
2003年—2004年
加利福尼亞大學爾灣分校國際教育委員會委員
1997年—2004年
加利福尼亞大學國際學院亞洲研究中心指導委員會委員
1996年
加州理工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1992年
加州理工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1990年
加州理工學院客座助理教授
-
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
“復旦大學長三角社會變遷調查”學術委員會主任

人物評價

“王豐是中國社會與人口變遷,以及社會不平等方面的知名專家。”復旦發展研究院評)
“王豐在歷史人口學、人口和社會組織國際比較等領域做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學術貢獻。在復旦大學社會學學科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海外優秀人才引進、國際學術交流等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貢獻。”(復旦大學評)
“王豐在人口研究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義大利林琴科學院評)
“王豐是一位著作等身,並擅長以數字來講述人文和社科論題的高手。”復旦-哈佛醫學人類學合作研究中心
“王豐是中國社會與人口變遷、社會不平等,以及人口和社會比較歷史學領域的世界頂尖學者。”上海論壇評)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