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電、通路、通水 ,有路燈。全村有169戶飲用井水,有169戶通電,有169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69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69戶。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其他路面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12公里。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33戶;建有小水窖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75.1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75.1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1 畝。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02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0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寧湖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1公里,距離中學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35人,其中小學生23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4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0.08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169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總面積175.1畝(其中:田175.1畝),人均耕地0.3畝,主要種植稻穀等作物;擁有林地1090.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023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81畝,主要種植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271.5畝。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第三產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291.7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6萬元,畜牧業收入17.6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647頭,肉牛20頭,肉羊0頭);漁業收入4萬元,林業收入2.62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24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4元,農民收入以二、三產業等為主。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69戶,總人口565人,其中男性283人,女性282人。其中農業人口565人,勞動力230人。該村以漢族、白族為主(是漢族、白族族混居地),其中白族65人。
到2009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741人(人員名單附後)。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43公里,距離鎮衛生院0.08公里。 人畜混居的農戶169戶,占農戶總數的100%。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通過多次建設我村基礎設施仍較落後;村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較低,整體素質較低;人畜飲水方面較為困難。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位於老城結合部,特殊位置田地因支持縣城發展被徵用的實際,大力推動村民第二、三產業;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00人。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1、通過多次建設我村基礎設施仍較落後;
2、村民普遍受教育程度較低,整體素質較低;
3、人畜飲水方面較為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
1、位於老城結合部,特殊位置田地因支持縣城發展被徵用的實際,大力推動村民第二、三產業;2、發展勞務經濟每年轉移勞動力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