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劍格亦稱護手,指劍身與劍柄之間作為護手的部分,在古中國又稱劍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玉劍格
- 年代:明代
- 長:6.2厘米
- 出土地:雲南省昆明市荷葉山出土
玉劍格亦稱護手,指劍身與劍柄之間作為護手的部分,在古中國又稱劍鏜。
玉劍格亦稱護手,指劍身與劍柄之間作為護手的部分,在古中國又稱劍鏜。【年代】:明代【尺寸】:長6.2厘米,寬1.3-1.9厘米,高1.6厘米【出土地】:雲南省昆明市荷葉山出土【收藏地】:現藏於雲南省博物館【玉色】:青綠色,...
螭虎紋玉劍格 螭虎紋玉劍格,是西漢文物。玉劍格卡在鐵劍身後端和劍莖之間,玉劍格體近似“山”字形,中脊凸出,兩側斜收較薄,側面為菱形,中有長。尺寸 長5.5厘米,高1.9厘米,厚0.3厘米 出土地 陝西省長安縣郭杜鎮鄧店村漢墓出土 玉色 玉呈青白色,表面附有鐵鏽痕,玉質細膩,拋磨光亮 ...
白玉劍格,乃西漢時期良工雕琢的精品之一。左方有灰沁(鈣化),呈乳白凍斑。文物簡介 白玉呈玻璃光澤,有土沁痕跡。扁長型,中部向兩邊凸起,兩端薄銳,截面為菱形,表面是變化了的獸面紋,獸面僅兩眼及鼻可識,其旁 邊皆琢勾連紋。劍格可稱護手,是用於劍柄與劍身之間的飾玉,在劍飾中數量極少。相關資料 我國...
成套玉具劍以西漢為盛行期,但4件玉劍飾一同出土的並不多見,湖南僅發現此一套,因而彌足珍貴。西漢(公元前206—公元25年)玉劍首:直徑3.8厘米、厚0.4厘米 蟠螭紋玉劍格:長1.5厘米、寬5.5厘米、厚2.5厘米 蟠螭紋玉劍璏(zhì):長5.7厘米、寬3.3厘米、厚1.1厘米 蟠螭紋玉劍珌(bì):長5.9...
青玉獸面紋劍格是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 青玉獸面紋劍格,漢,高4.4cm,寬6.8cm,厚2.4cm。玉為青色,局部有褐色。器形中間厚,兩端薄,兩側面為菱形,中部一橢圓形穿孔。兩面採用剔地陽雕技法飾獸面紋及勾雲紋。這種玉劍格在戰國至漢代較為流行,使用時將其套在劍鋒與劍柄之間的位置,用於擋隔。
清末青玉劍格 清末青玉劍格是清末時期的文物。
戰國白玉劍格 戰國白玉劍格是戰國時期的文物。
當時的玉器已不僅是最高統治者的生活器皿和自身裝飾品,它的使用範圍在逐步擴大,如有的武器已用玉飾,甚至還出現了祭玉。玉具劍於春秋晚期問世,其裝飾常用玉標首和玉??。至戰國時期則新出現了玉劍格,在劍鞘上飾有玉?e。綜合上述特點,我們可以判斷這是一件戰國晚期到漢早期王侯本人使用的小型護身用劍上的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