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灰斑病

獼猴桃灰斑病

獼猴桃灰斑病是由盤多毛孢菌引起的、發生在獼猴桃的病害。一般從葉片葉緣開始發病,初期呈水漬狀褪綠污褐斑,沿葉緣縱深擴展後,侵染局部乃至大部分葉面。發生在葉面的病斑受葉脈限制,比葉緣的病斑小;病斑正面呈灰褐色,背面呈黑褐色,後期病部散生或輪生黑色小粒點。

獼猴桃灰斑病灰斑病與褐斑病同屬獼猴桃果園兩大葉部病害,發生面廣,為害重,在中國各獼猴桃產區幾乎都見為害。在中國貴州的一些果園,遠看一片灰白,樹上難有幾張健葉。

獼猴桃灰斑病的防治提倡採取科學合理的綜合防治方法,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為基礎,合理開展化學防治;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植保方針,樹牢“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科學植保”理念,在治療病害的同時注意改善生物環境,保護生態平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獼猴桃灰斑病
  • 病原:盤多毛孢菌
  • 危害作物:獼猴桃
  • 危害部位:葉片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獼猴桃灰斑病病原為兩種盤多毛孢菌(學名:Pestolatia spp.),屬黑盤孢目、黑盤孢科、盤多毛孢屬。兩種病原菌特徵為:
  1. 煙色盤多毛孢菌:從獼猴桃樹上分離的煙色盤多毛孢菌,分生孢子盤散生,黑色,前期埋在葉組織中,後期突破寄主表皮外露,直徑為125-240微米。分生孢子由5個細胞組成,長梭形、直立,大小為(14-19)微米×(5.5-6.5)微米;中間3個細胞長度大於寬度,黃褐色,色澤略異,頂細胞無色,端部稍尖,生有角度開張的纖毛2-3根,以3根者為多、纖毛長達孢子體的近一半,基細胞短錐至長錐形,尾端生1根約3微米長的柄腳毛。
  2. 輪斑盤多毛孢菌:分生孢子盤直徑為172.5-210.0微米,密生於葉病部,發育情況與前者相同;分生孢子梭形、大小為(19.6-23.5)微米×(7.8-9.2)微米,由5個細胞組成,兩個端細胞無色,頂細胞具2-3根纖毛,長8-11微米,基細胞尖細,中部3個細胞為褐色,其中頭2個細胞色較深。

為害症狀

獼猴桃灰斑病一般從葉片葉緣開始發病,葉片上有灰色病斑。初期病斑呈水漬狀退綠褐斑,隨著病情發展,病斑逐漸沿葉緣迅速擴大,侵染局部或大部分葉面。葉面的病斑受葉脈限制,呈不規則狀。病斑穿透葉片,葉背病斑呈黑褐色,葉面暗褐至灰褐色,發生較嚴重的葉片上會產生輪紋狀灰斑。後期在葉面病部散生許多小黑點,嚴重時造成葉片乾枯、早落。

侵染循環

病菌在病葉組織上以分生孢子盤、菌絲體和分生孢子越冬,落地病殘葉是病菌的主要越冬場所。翌年春季氣溫上升,病菌產生新的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至寄主新梢葉片上進行初侵染,之後在壞死病斑上產生繁殖體重複侵染。

流行規律

該病通常和獼猴桃褐斑病、獼猴桃輪斑病混合發生。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低洼地,葉蟬和蝗蟲發生嚴重的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 農業防治
加強果園管理,合理施肥灌水,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力;科學修剪,剪除病殘枝及茂密枝,調節通風透光,保持果園適當溫濕度;選擇抗病品種。
  • 化學防治
翻土後,對枝蔓噴灑5-6波美度石硫合劑。5月是最佳保護預防期,開花前後各噴1次藥劑會減少病菌初侵染。7-8月用70%代森錳鋅1000倍液進行樹冠噴霧,2-3次即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