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選自《閱微草堂筆記·槐酉雜記》,這部書是筆記體小說集,記載了很多鬼怪神異故事,題材廣泛,文筆質樸流利。《閱微草堂筆記》為清朝短篇志怪小說,於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至嘉慶三年(1798年)年間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以筆記型式所編寫成的。在時間上,主要搜輯當時代前後的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之流傳的鄉野怪譚,或則親身所聽聞的奇情軼事;在空間地域上,範圍則遍及全中國遠至烏魯木齊、伊寧,南至滇黔等地。紀昀(jǐ yún),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獵虎翁
- 拼音:liè hǔ wēng
- 選自:《閱微草堂筆記·槐酉雜記》
- 作者:紀昀
拼音,作者簡介,出處,簡介,原文,注釋,譯文,啟示,
拼音
liè hǔ wēng
作者簡介
作者紀昀(jǐ yún),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生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卒於嘉慶十年(1805年)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諡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
出處
。生於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於嘉慶十年(1805)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諡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
簡介
《獵虎翁》記載的當屬奇異之事。一奇在:官府出面組織獵戶圍捕,只“傷獵戶數人”,而一翁一童出面馬到功成;二奇在:老翁“鬚髮皓然,時咯咯作嗽”,顯然年老體衰;“一童子十六七耳”,年淺藝未必精。然配合默契,虎患頃刻即除。三奇在文章雖短小,容量卻驚人,且情節設定巧妙,跌盪起伏,搖曳生姿。寥寥417個字,包含了兩個故事:一是先人傷於虎,親人為報此仇輩輩苦練殺虎絕技。二是縣令請唐打獵誅虎。於質樸流利的語言中,結構的精巧可見一斑。先層層鋪墊,縣中獵戶奈何老虎不得,邑人推薦“非聘徽州唐打獵,不能除此患也。”名氣之大可見一斑;後欲揚先抑,一老一少因邀而至,令人惴惴,及至山中誅虎,不但不避虎鋒芒,反由童子將其喚醒,老者不閃不避,手起虎斃。結尾,再用老翁自述和引用《莊子》言,用對比手法,渲染了故事的奇異色彩。
原文
旌德縣近城有虎,暴傷獵戶數人不能捕。邑人請曰:“非聘徽州唐打獵,不能除此患也。”乃遣吏持幣往。
歸報唐氏選藝至精者二人,行且至。 至,者一老翁,鬚髮皓然,時咯咯作嗽。一童子,十六七耳。大失望,姑令具食。老翁察中涵意不滿,半跪啟曰:“聞此虎距城不五里,先往捕之,賜食未晚也。”遂命役導往。
役至谷口,不敢行。老翁哂曰:“我在,爾尚畏耶?”入谷將半,老翁顧童子曰:“此畜似尚睡,汝呼之醒。”童子作虎嘯聲。果自林中出,徑搏老翁。老翁手一短斧,縱八九寸,橫半之,奮臂屹立。虎撲至,側首讓之。虎自頂上躍過,已血流仆地。視之,自頷下至尾閭,皆觸斧裂矣。乃厚贈遣之。
老翁自言練臂十年,練目十年。其目以掃帚之不瞬,其臂使壯夫攀之懸身下縋不能動。
注釋
①中涵:即紀中涵,當地的縣令。
②旌德縣:位於安微東南部。
③徽州:安微府治。
④邑:鄉里
⑤患:禍患
⑥藝:技藝
⑦至:極高
⑧且:將
⑨時:時時
⑩大:非常
⑾姑:姑且
⑿具:準備
⒀導:引導
⒁哂:微笑,譏笑。
⒂尾閭:這裡指肛門。
⒃縋:懸繩而下,這裡指下墜。
⒄皓然:雪白髮亮的樣子。
譯文
清朝乾隆年間,安徽旌德縣出現了老虎。傷害了好幾個獵人,都沒法將它抓捕。當地一個人建議:“如果不去請徽州的唐家人來打獵,不能消除這場禍患!”於是就派遣官吏帶著禮金前往。
官吏回來後報導說唐家專門挑選了兩位技藝最好的人,已經在路上了。到了之後,一個是身形瘦小的老翁,頭髮鬍子全白了,說話的時候還不時咯咯咳嗽。另一個是個男孩,十六七歲。眾人很是失望,只能姑且讓他們安頓下來。老人發現紀中涵不滿意,半跪說:“聽說那隻老虎在離城不到五里的地方,先去把它抓回來,再吃飯不遲!” 於是紀中涵就派人領著他們去尋找老虎呆的地方。
縣衙來的人領到山谷口,就不敢再往裡邊走了。老翁一看,微微一笑說:“有我在,你們還怕什麼?”眾人走到峽谷深處,老翁對大男孩兒,說:“看情形,這個畜生好像還在睡覺,你把它叫醒。” 大男孩兒張口模仿老虎的嘯聲。(老虎)果然從林中出來,徑直向老翁撲來!老翁手裡攥著一把長約八九寸、寬四五寸的短小斧頭,奮起右臂,屹立不動。老虎半空里撲到,老翁側頭避過虎勢,老虎從頭頂越過,落地已經血流一片。眾人紛紛跑去看,這才發現:老虎的身子從下頜到尾巴根部,早讓老翁的斧頭破成了兩片!紀中涵就送給他厚禮,請他回去。
老翁說自己為了這一招,臂力練了十年,目光練了十年。別人用掃帚在他的眼前揮過,他的眼睛不會眨一下;他的胳膊平舉時,可以讓幾個壯漢向下拉,壯漢們懸著身子使勁晃,老翁的胳膊卻一動不動。
啟示
1.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高超的技能是需要長時間磨練的。
2.凡事則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