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澤中學,原名山西省澤州府中學堂,成立於1902年,1913年裁府後,改為獲澤中學,舊址位於山西省晉城市城區北大街西側澤州縣委黨校內。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山西開始創辦新式中等教育。清光緒29年,依照《奏定學堂章程》,府廳及直隸州可將書院改為中學堂,最早設立的中學堂是1902年創立的位於今晉城市城區的澤州府中學堂,忻州市的忻興中學堂(原秀容書院)、及今運城絳縣的絳州中學堂以及1903年由冠山書院改建的官立平定中學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獲澤中學
- 原名:山西省澤州府中學堂
- 舊址:今山西省晉城市城區北大街西側
- 成立時間:1902年
歷史沿革,成立背景,歷史意義,
歷史沿革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山西省開始創辦新式中等教育。
清光緒29年(1903),依照《奏定學堂章程》,府廳及直隸州可將書院改為中學堂,最早設立的中學堂是1902年創立的位於今晉城市城區的澤州府中學堂,忻州市的忻興中學堂(原秀容書院)、及今運城絳縣的絳州中學堂以及1903年由冠山書院改建的官立平定中學堂。
1902年,成立山西省澤州府中學堂,1913年裁府後,晉高陽陵沁五地聯合辦學,改為獲澤中學。
獲澤中學舊址、中共獲澤中學黨小組、黨支部舊址位於今山西省晉城市城區北大街西側,現澤州縣黨校內。
成立背景
晉城黨組織的創建,始於大革命時期。
1919年“五四”運動後,伴隨著新文化運動,共產主義思潮開始在晉城傳播。
五四運動爆發後,晉城獲澤中學開始罷課,在晉城廣場集會、演講、遊行,聲援北京學生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學生們走上街頭,高呼“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取消二十條”等口號,呼籲各界立即行動起來,以愛國為己任,將鬥爭進行到底。在學生們的影響下,許多市民、小商人也加入到遊行隊伍中。官府出動警察阻撓,強迫學生回校上課,但進步學生同警察進行了堅決的鬥爭,直到北洋政府罷免3 個賣國賊,拒簽契約,釋放了學生,他們才複課,持續達70 多天。
特別是在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後,共產主義像一股強勁風潮吹到晉城。在北平、太原等地上學的熱血青年將《嚮導》、《政治周刊》、《中國工人》、《中國青年》等革命刊物帶回晉城,在獲澤中學以及崇實中學和部分工廠中傳閱。這時,獲澤中學成為宣傳馬列主義的前哨陣地,周玉麟、陳立志、成乃身、張繩祖等在外地上學的共產黨員成為在晉城傳播馬克思主義的中堅。
1924年冬,晉城獲澤中學的學生在周玉麟、陳立志、成乃身幫助下,成立了晉城學生聯合會,由孔祥禎、時逸之負責。通過鬥爭,一批進步學生開始覺醒,接觸馬列主義理論,並把它作為救國、救民的革命真理。這些人在革命的實踐中,在馬列主義與晉城工農運動相結合方面,作出了不懈地努力,為晉城黨組織的建立,準備了思想、組織、幹部條件。
1925年,上海“五卅”反帝運動大風暴席捲晉城。五卅慘案的訊息傳到晉城後,獲澤中學的學生聯合會為抗議英日帝國主義的暴行,支援上海人民的反帝鬥爭,舉行罷課,上街進行遊行示威。會同崇實中學學生及各高小學生舉行集會、示威遊行、散發傳單,向民眾介紹五卅慘案的經過,激起了晉城各界民眾的極大憤慨,紛紛舉行集會,聲討英、日帝國主義的野蠻行徑。兩次抗議後,晉城一批在北京、太原等地的熱血青年周玉麟(山西大學)、陳立志(山西大學)、成乃身(山西大學)、張繩組(北京大學)等,按照中共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的指示,趁寒假返鄉之際,開展馬列主義的宣傳和組織工作,支持和幫助獲澤中學的學生成立了晉城學生聯合會。獲澤中學成為當時晉城宣傳馬列主義和反帝反封建鬥爭的中心。
此後,學生會由開始的反帝運動逐漸發展到反封建鬥爭,城內及各鎮的高小也先後成立了學生聯合會,晉城掀起了反貪官、反苛捐雜稅的熱潮。這次學潮持續了三個月之久,促進了晉城黨組織的誕生。
“五卅”運動後,中共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省委),派執委委員陳立志以晉東南特派員身份到晉城進行建黨工作。陳立志回到晉城後,走鄉串戶宣傳馬列主義和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在北連氏村,組織農民起來鬥爭,並成立了農民協會;在伏堂溝村廟會上,登上戲台進行演說,險些被警察抓捕;是年冬,陳立志介紹同學孔祥禎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又與周玉麟、成乃身等介紹獲澤中學的學生孫思孝、時逸之、陳榮先、王福裕等入黨。他還深入到大德針廠、高都鎮的工廠和農村發展共產黨員。
1926年4月,陳立志根據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關於“發展組織,壯大力量”的指示,在獲澤中學立了中共晉城第一個小組——獲澤中學小組。組長由陳立志擔任,成員有時逸之、陳榮先和王福裕。直屬中共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領導。
1926年5月,晉城黨的活動非常活躍,已有黨員20多人,黨小組5個。為了壯大黨的力量,陳立志在獲澤中學黨小組的基礎上,建立了中共晉城獲澤中學支部,直屬中共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領導。支部書記陳立志,組織委員時逸之,宣傳委員孫思孝。下轄大德針廠、垂棘國小、東常村和南馬匠村5個黨小組。
1927 年1 月,隨著晉城黨組織的蓬勃發展,在陳立志主持下,晉城黨組織派出代表,在獲澤中學召開黨員代表會議。會議根據中共四大章程規定,成立了中共晉城地方執行委員會,並選舉產生了地執委領導成員。會議選舉出執行委員3 名,候補執行委員2 名。陳立志任書記,孫思孝、時逸之任委員,陳榮先、王福裕任候補委員。地執委設立組織、宣傳、工人、青年等工作機構,時逸之任執委組織委員、孫思孝任宣傳委員、陳榮先任工人委員、王福裕任青年委員。中共晉城地方執行委員會上屬中共北方區委領導,下設晉城獲澤中學、晉城大徳針廠、晉城高都垂棘國小、晉城南馬匠、晉城東常村等黨支部。從此,晉城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踏上了建立新中國的偉大征程。
歷史意義
山西晉城作為革命老區,1926年4月,在今山西晉城市城區北大街的澤州縣委黨校所在地黨校所在地、當時的獲澤中學成立了第一個黨小組,標誌著中國共產黨開始在晉城生根開花。如今,一個個堅強堡壘、一面面先鋒旗幟,在晉城這片土地上發揮著中流砥柱和模範帶頭作用。
如今的這裡已經有了嶄新的辦公樓,大門外面也是商鋪林立,十分的繁華,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88年前,晉城的第一個黨小組,第一個黨支部,甚至負責整個晉東南地區的中共晉城執行委員會就是在這裡誕生的,可以說晉城的紅色思想就是在這裡生根發芽的。
上世紀80年代所拍的獲澤中學,就是在幾間不起眼的平房裡,曾經留下了周玉麟、陳立志、時逸之等晉城老一輩革命家的足跡,一段可歌可泣、光輝燦爛的歷史就從這裡開始。
晉城市委黨史研究室相關負責人表示,1925年11月,陳立志在巴公村發展晉城獲澤中學學生孔祥楨加入中國共產黨,孔祥楨成為晉城本土上發展的第一個共產黨員。1926年4月,陳立志根據太原地方執行委員會關於“發展組織、壯大力量”的指示,在晉城獲澤中學建立了晉城第一個黨小組——獲澤中學黨小組,組長由陳立志擔任,當時的黨員只有四十多人。5月,在此基礎上又成立了晉城第一個黨支部——中共獲澤中學支部,從此,晉城革命的面貌從整體上煥然一新。
晉城市委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文福表示:首先使當時的馬克思主義宣傳深入人心,第二個使當時的許多青年學生接受了一次馬克思主義教育,為共產黨以後的發展做了組織上和幹部上的準備。另外一個使在黑暗中摸索的晉城人民的反帝反封建鬥爭有了一個主心骨,有了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
黨組織的成立給晉城人民帶來了光明與希望,但是晉城早期黨組織的發展並非一帆風順,在轟轟烈烈的工農革命運動中,晉城黨組織曾遭到了三次嚴重破壞,直到1937年9月,晉城中心縣委成立,晉城黨組織才得以恢復和重建。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不斷發展壯大。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黨員已有143850人,黨的基層組織達到了7772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