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龍江上的國小》是回族女作家馬瑞翎創作的長篇兒童小說,首次出版於2020年4月。
《獨龍江上的國小》通過獨龍族男孩阿鼎的成長經歷,描繪了獨龍江鄉擔當力卡山上“一師一校”國小的故事,以孩子的成長來表現一個民族的進步,展現了少數民族獨特的人文風情和精神風貌,表現了大時代背景下精準扶貧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作品飽含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艱辛環境中美麗、快樂、溫暖和希望的人性之美,以童真的角度,清新、自然地弘揚了主旋律,頌揚了集中辦學、退耕還林、整村搬遷、交通扶貧等各項惠民政策。
2020年12月,《獨龍江上的國小》入選2020年“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獨龍江上的國小
- 作者:馬瑞翎
- 創作年代:當代
- 文學體裁:長篇兒童小說
- 首版時間:2020年4月
- 字數:120千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影響,作品評價,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這部小說就是一部“阿鼎上學記”,圍繞阿鼎上學這條主線,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上學前(或叫準備上學)、去上學和上學以後。小男孩阿鼎到了該上學的年紀了,可是上不上學在阿鼎小小的心裡沒有一點概念,甚至覺得不上學更好,因為他的爸爸媽媽就沒上過學,也不認識漢字,連漢話都不太會說。阿鼎的爸爸媽媽一直生活在村寨里,雖然自己沒上過學,但他們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時代不同了,孩子不上學肯定不行。
怎樣才能讓阿鼎願意上學呢?爸爸媽媽很了解自己的孩子,用阿鼎感興趣的事情成功引導他對上學這件事產生了興趣。上學的路又長又難走,要翻山,要過河,要過溜索,但阿鼎不覺得是困難,在爸爸的帶領和陪伴下一路走得興致勃勃。到了學校,一切都那么新鮮,學校、老師、同學,方方面面都跟阿鼎之前的生活完全不同。而開始上學後,阿鼎周圍的事物也在變化著,家裡不種糧食了改種樹,要修橋、建新村寨、建工廠了。爸爸媽媽和村里大人們好像都在變,人們更愛笑了,對明天更加期待。故事講到這裡就結束了,留下一個可以預見的光明未來。
作品目錄
阿鼎剃頭 | 生平第一遭 | 一個人去上學 |
燒一片地種玉米 | “籃子”里的新事情 | 包裹 |
過溜索 | 火塘邊的家庭會 | 到遠山去 |
人物 | 壞事情 | 又是一串大事 |
守莊稼 | 大面子 | 挖掘機 |
森林裡的課堂 | 喝“血酒” | 前邊的路上總會生著辦法 |
在集市上 | 節日 | 還有更大的事 |
擔當力卡山上的國小 | 阿鼎當代表 | 編後記 |
在學校的第一個夜晚 | 幾件大事 |
人物介紹
阿鼎
阿鼎是作品中刻意描寫的主人公,所以作者對這一文學形象作了傾力打造。由於阿鼎不是劉文學、賴寧式的英雄,更不是科大少年班的神童、學霸,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可言,也沒有金榜掛名的獨占鰲頭可寫,作者只能在平凡當中揭示不凡、瑣事中發現情趣,以寄予他全部的情感、期待、愛,從而呈現他天生地育的自然之子的一面,令他成長於群山這個學校,學習在森林這座課堂,梭羅、喬松、榧木、董棕、水清樹、蘑菇、蕨菜、野猴、雉雞、太陽鳥、野蜂都是他的好友。他讀得懂鳥雀在雪地上寫的“書信”,他用稚嫩的歌喉向大自然發出一聲聲問候;他也是獨龍文化的天然傳承人,因襲著祖先文化的全部基因一心向善。無論在家、村寨、學校,他都受到雙親、村鄰、師友的言傳身教,凡學習、遠足、勞動他都事事爭先,生產生活技能樣樣棒棒,人格品德不斷塑形,從而眼界一天天打開,心胸一天天寬闊,當上了班長和代表,一天天健康而又茁壯地成長。於是,自從上學後,每天都會有新的事情,或知道新的東西,讓他由衷地產生了“上學真好”的感動,從而昭示這樣一個樸素的真理:任何一個人、一個民族、一個地域,知識才能改變前途命運,學習方可發展進步;只有國家繁榮才有各民族的幸福,只有每個成員的強大才有一個社會的文明。
老師
國小里惟一的一位老師,在小說中著墨不多。這是個“全能型”的老師,就像小說里老師自己說的,他頭上有很多帽子——校長、副校長、年級組長、班主任、校醫、理髮師,幸虧有老丁松,要不然還得當炊事員和事務長。這位老師既會說獨龍話又會說漢話,懂獨龍族人的心思,既能幹農活接水管又懂知識會教書,更重要的是還特別懂孩子、愛孩子。深山裡的國小是人們的希望,一個人支撐起這樣一個國小,真是令人尊敬。
作品鑑賞
語言作用
《獨龍江上的國小》之所以能讓讀者沉浸到獨龍族人的生活中,語言起到很大作用。雖然小說的遣詞造句是漢字,但文字深處是屬於獨龍族的思維和情感。作者深諳獨龍族人的思維方式,這不是簡單的深入生活或是外部觀察所能做到的。這也是人們所期待的書寫少數民族現實生活的文學作品所應有的品質。讀這部小說,可以讓獨龍族以外的孩子們體會到與自己的生活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這在當下現代思維越來越普及,同時趨同性單一性思維越來越明顯的背景下,顯得格外重要。只有在充分理解各民族文化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做到兼收並蓄,做到民族團結,鑄牢民族共同體意識。讓孩子們讀一些能夠讓他們體會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思想情感的文學作品,是很有意義的。這部書寫獨龍族孩子的小說就是這樣的作品。這也許超出了一般的閱讀兒童小說的收穫。
生動筆觸
《獨龍江上的國小》展現了獨龍江畔這個不一樣的世界的美麗、雄奇、險峻、豐饒。對於內地的朋友,獨龍江峽谷“像一條盛滿了陽光的口袋”,“太陽毒辣得簡直可以把牛蹄曬脫”,“一旦下起雨來,又像是神仙在天上潑水”,千萬雙鳥翅一齊扇動時“玉米地里升起一大片綠雲,滾動著一種悶雷般的聲音”,“當曙光穿透朝雲,大山像人一樣從夢中甦醒。樹木仿佛在一夜之間就結出串串果實,新的數不清的野菜破土而出,到處都是鳥和昆蟲”的生機,由松樹當先鋒、菜主力和灌木後衛組成軍團,全部由奇形怪狀的黑岩組成敵陣,“而後阿鼎可以騎上一匹樹枝做的馬,嘴裡發出衝殺的聲音,在山坡上策馬揚鞭”,指揮全寨子的獵狗一起衝殺。那綠瑩瑩的獨龍江與閃閃發光的藍房子、擺在灰白色沙灘上的黃色挖掘機間的色彩和諧,以及紅飛鼠爪皮如芭蕉葉般從大樹上飄下,而茅草葉面正綠背灰,“風把它們翻來翻去,看上去滿地都是波浪”的景致,讓人覺得亦真亦幻、清麗奇妙,充滿了無窮的魅力。
獨龍族風情
《獨龍江上的國小》好看在作者用婉約瑰麗的文化審美呈現了魅力無窮的獨龍族風情。那裡不僅是文身的原鄉、刀耕火種的邊地、結繩記事的僻壤,還有飛渡溜索的奇險、鐮刀剃頭的古俗、木楞房雲集如蘑菇群落的村寨,那永遠被神話、傳說所浸泡的日出月落、早起晚歸,那每天都滋潤著故事、傳奇的擔當力卡山,那火塘邊“媽媽正坐在地板上,一隻膝蓋支起來,彩虹般的裙子堆向一邊”,一邊用竹鉗夾動火塘里的芋頭,一家人說著暖暖的話語,爸爸吹掉芋頭上的灰,撕開焦黃的皮,把美味的、冒著白氣的芋頭遞給妻兒的風俗畫,一切都顯得那樣新穎、靜謐、本真而又神秘,說不盡的引人入勝。
人物群像
《獨龍江上的國小》中,作者塑造了擔當力卡山上一個以阿鼎為核心的人物群像,並講述了只屬於那塊土地的精彩故事。無疑,阿鼎是個歷史的幸運兒:兄弟四人中,他是惟一的倖存者;剛學會渡溜,他就迎來大橋動工建設、馬路代替羊腸險道、隧道開工在即的連連“新事”、“大事”;他剛掌握捕禽獵獸、採集植物、種玉米等技能,他們村就要開始興建小洋樓、創辦草果加工廠、啟動保護溜索溜板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由於吃盡沒上過學的苦頭,父母決計用知識改變他的命運;他上學不滿一年,就巧遇一師一校撤校並點。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山鄉巨變中,阿鼎和他的夥伴、親人、故鄉、民族沐浴著黨和國家的陽光雨露,打開了萬古封閉的山川、心扉,從古老的歷史深處走來,迎接新時代的東風浩蕩,實踐著傳統生活與現代文明的有效對接,以實現習總書記提出建成全面小康的戰略目標,共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輝煌成果,讓擔當力卡這個從縣城還要跋山涉險7天的邊隅一步跨千年。作品對此只是側寫,卻讓讀者傾聽到了獨龍族人民行進的腳步聲,切實感受到獨龍江兩岸的時代巨變,以及怒江州成長中的希望。
返璞歸真又結構奇巧
這是一部返璞歸真又結構奇巧的小說。小說以少年視覺打量世界,那個世界保持著原初本真的模樣兒:植物是神仙的“汗毛”,動物“懂”得人的心理,人要是過一次溜索,就會長出一對飛翔的翅膀——這樣另類的世界,同樣值得都市少年去認知、體悟並產生共鳴。作為一部不以離奇故事取勝的小說,作者在敘事結構上下了很大功夫,她採取了一種非常巧妙的“連環扣”敘事,每個章節的結尾,正好“頂”出下一章節故事的開頭。這種鏈條狀的連環,一環“拉出”一環,環環相扣,扣人心弦。全書沒有緊張曲折的完整故事情節,卻能讓一個個碎片般的小故事引人入勝,這些小故事,正好絲絲入扣地對應了獨龍江峽谷的現存秩序和生活法則。
作品影響
2020年12月,《獨龍江上的國小》入選2020年“優秀現實題材文學出版工程”。
作品評價
“雖然是一本篇幅不大、結構簡潔、線性講述、人物不多的少兒讀物,卻容積可觀、能量巨大、激動人心,讓我照見了黨和國家對獨龍江人民始終如一的關懷。我也緣此重憶童年時代在納西山鄉的讀書生活,以及45年前曾在玉龍雪山深處見證、體驗一師一校教學生活的過往雲煙,深切感受到了它的‘很好看’。”(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庚勝評)
“雲南回族青年女作家馬瑞翎的《獨龍江上的國小》,則具有更鮮明的新時代色彩。民族兒童上學,看似小事,其實是一代代民族新人成長的大事,是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素質、強盛國家的大事。以小即大,以兒童看未來,書名就有很強的思想、藝術力量。這力量,決不局限於兒童文學自身。但,妙就妙在,整部作品中,就著力寫了一個獨龍族小孩子上學的前後左右,卻寫出了獨龍族的生存巨變和社會躍進,字字句句中,童心躍躍,童情揚揚,童趣欣欣,無論是小讀者還是大讀者,都會被打動。”(評論家張錦貽評)
出版信息
2020年4月,《獨龍江上的國小》由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首次出版。
書籍 | 出版時間 | 出版社 | ISBN | 參考資料 |
---|---|---|---|---|
《獨龍江上的國小》 | 2020年4月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 | 978-7-5568-3942-1 |
作者簡介
馬瑞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魯迅文學院青年作家班及少數民族作家班學員。已出版小說集《最後的樂園》,學術散文集《原始的終極地——怒蘇部落》,長篇小說《怒江往事》,長篇兒童題材小說《石月亮集市》《獨龍江上的國小》《木鼓敲響的日子》。曾獲雲南文藝基金獎、雲南《百家》文學獎。三次獲中國作協重點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