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蟻,是2016年發現的一種白堊紀時期的螞蟻,屬於黑帝斯蟻中一個極其特化的新種類,這種螞蟻在頭上形成一個獨特的“角”,堪稱螞蟻中的獨角獸,因此被命名為獨角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獨角蟻
- 界:動物界
- 門:節肢動物門
- 亞門:六足亞門
- 綱:昆蟲綱
- 生存時期:1億年前的白堊紀
發現命名,研究意義,形態習性,
發現命名
從2010年開始,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院就開始收集大量的緬甸琥珀,在南京進行整理、分類的過程中,發現了2000餘枚有螞蟻的標本。當中有已經滅絕的普通螞蟻三十餘種,還有在全世界中首次被發現獨角蟻。從中、法、德三國館藏的緬甸琥珀(時代約為1億年前的白堊紀)中共找到四枚特化的螞蟻,因為它的角和神話傳說里的獨角獸非常的相似,所以這個物種的螞蟻被取名為“獨角蟻”。
研究意義
獨角蟻的形態在已知螞蟻之中是最為特別的,在其它螞蟻中都沒有發現過。這類獨角蟻也是非常珍貴的,它那個比例大概是十萬枚標本中才會出現這么一枚獨角蟻,所以說,不僅是從研究價值上,另外從它這個珍惜性上,它都是非常珍貴的。獨角蟻的發現修正了此前對早期螞蟻形態的傳統認識,在螞蟻演化早期,就出現了明顯的形態和生態特化,這比先前構想要複雜得多。
形態習性
獨角蟻具有一對巨型鐮刀狀大牙(大顎),長度近乎頭長的兩倍;其唇基中部向上延長,在頭上形成一個獨特的“角”,堪稱螞蟻中的“獨角獸”,因此被命名為“獨角蟻”,屬於黑帝斯蟻中一個極其特化的種類。
獨角蟻會吃一些昆蟲的幼蟲,功能形態學分析表明,它演化出了一種獨特的捕捉機制,用於捕食相對大型的獵物。它的“角”尖長有球狀的毛囊,同時“角”的外側帶有感覺毛,一旦碰觸到獵物,獨角蟻的一對大牙會迅速抬起,與上面的“角”配合,共同夾住獵物。王博告訴記者,現生螞蟻三個亞科中部分類群也演化出了類似的捕捉機制,但它們的大顎都是橫向運動,而獨角蟻的大顎卻是垂直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