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炮製,採集加工,炮製方法,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現代套用,栽培,化學成份,相關論述,
形態特徵
白粉藤,又名白薯藤、藤桑、青藤、粉藤。草質藤本。小枝圓柱形,有縱棱紋,常被白粉,無毛。卷鬚2叉分枝,相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葉心狀卵圓形,長5-13厘米,寬4-9厘米,頂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每側有9-12個細銳鋸齒,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兩面均無毛;基出脈3-5,中脈有側脈3-4對,網脈不明顯;葉柄長2.5-7厘米,無毛;托葉褐色,膜質,腎形,長5-6厘米,寬2-3厘米,無毛。花序頂生或與葉對生,二級分枝4-5集生成傘形;花序梗長1-3厘米,無毛;花梗長2-4毫米,幾無毛;花蕾卵圓形,高約4毫米,頂端圓鈍;萼杯形,邊緣全緣或呈波狀,無毛;花瓣4,卵狀三角形,高約3毫米,無毛;雄蕊4,花葯卵橢圓形,長略甚於寬或長寬近相等;花盤明顯,微4裂;子房下部與花盤合生,花柱近鑽形,柱頭不明顯擴大。果實倒卵圓形,長0.8-1.2厘米,寬0.4-0.8厘米,有種子1顆,種子倒卵圓形,頂端圓形,基部有短喙,表面有稀疏突出棱紋,種臍在種子背面下面1/4處與種脊無異,種脊突出,腹部中棱脊突出,向上達種子上部1/3處,側窪穴呈溝狀,達種子上部。花期7-10月,果期11月至翌年5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600m左右的山坡、路旁曠地或河谷兩岸的疏林中。分布於華南及貴州、雲南、台灣等地。
入藥部位
塊根。
性味
味苦、微辛,性涼。
歸經
歸心、腎經。
功效
活血通絡,散結,消癰。
主治
跌打損傷,風濕痹痛,瘰癧痰核,癰腫瘡毒,毒蛇咬傷。
相關配伍
1、治痰火瘰癧,癰瘡腫毒,毒蛇咬傷:白粉藤根9-15g,水煎服;並用鮮莖、葉搗爛外敷。(《廣西本草選編》)
2、治赤白下痢:白粉藤根15-24g,煎湯,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服。(《泉州本草》)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使用注意
孕婦忌服。
炮製
採集加工
9-12月挖取塊根,切片,曬乾。
炮製方法
揀除雜質,整理潔淨。
性狀鑑別
根呈圓柱形,少分枝,稍彎曲或彎曲,有時略呈結節狀;表面淡棕色或灰棕色;栓皮薄,易剝落,有較順直的縱皺紋;斷面纖維性,淡黃白色;質疏鬆。氣微,味微苦。
藥理作用
對甲狀腺腫瘤、淋巴肉瘤有一定療效。
現代套用
用於死胎引產。
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生長適溫25-30℃,在半蔭蔽的環境生長茂盛,一般土壤均可種植。
栽培技術 用扦插繁殖。於春暖時新芽萌發前,選健壯的枝條,長15cm左右,斜插入苗床10cm,插後壓緊,澆水,經30-40d,生很長葉時,按行株距150cm×100cm移栽。
田間管理 當定植苗高40cm左右時,搭棚架,讓藤蔓攀援,或在株旁插竹竿、枝條,引蔓上架。每季度中耕除草1次,同時培土並追施人糞尿或複合肥,冬季追施堆肥或廄肥。
病蟲害防治 吹棉介殼蟲,為害葉片及嫩莖,可用50%馬拉松1000-1500倍液或松鹼合劑防治。
化學成份
莖含酚類、胺基酸、皂甙、有機酸。
相關論述
1、《本草求原》:“(酒磨)塗瘡,理蛇傷。”
2、《嶺南採藥錄》:“橫痃、白濁,煎服。”
3、《廣西本草選編》:“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痰火瘰癧,癰瘡腫毒,毒蛇咬傷。”
4、《全國中草藥彙編》:“化痰散結,消腫解毒,祛風活絡。主治頸淋巴結結核,扭傷骨折,腰肌勞損,風濕骨痛,坐骨神經痛,瘡瘍腫毒,毒蛇咬傷。”
5、《台灣藥用植物志》:“清涼解毒。搗敷癰疔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