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舞(席獅舞)

獅舞(席獅舞)

獅舞(席獅舞),廣東省梅州市的傳統民間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獅舞(席獅舞),在抗日戰爭時期被引入佛事活動,常見在山村做喪事,僧人做齋超度亡魂的佛事活動中,帶有宗教舞蹈的特徵,舞蹈風格詼諧有趣。席獅舞一般由兩人表演,其最大的特點是一個僧人就地取材、卷席為“獅”,另一個僧人拿“青”、持蒲扇伴舞,“獅子”在僧人的“逗引”下,和著音樂的節拍,模仿獅的行走、跳躍、翻滾,做出各種生動的形態。

2008年6月7日,獅舞(席獅舞)經國務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Ⅲ-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獅舞(席獅舞)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廣東省梅州市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保護單位:梅州市梅江區文化館
  • 遺產編號:Ⅲ-5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現形式,表演過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獲得榮譽,主要表演,

歷史淵源

唐文宗大和年間(公元832年),佛教傳入古梅州地區,後被稱為“香花”佛教,僧尼的佛事活動就稱為“香花佛事”。因客家人喜愛舞獅,僧尼便在民間的喪禮道場中,引入舞獅配合禪器敲擊,席舞獅就在香花佛事中逐漸演化為一種獨特的舞蹈形式。
抗日戰爭時期(1937年前後),舞獅漸被引入佛事活動中,變成“席獅”這一獨特的表演形式,由蕉嶺縣釋基堯僧師創編。他仿效民間喜聞樂見的舞獅形式,就地取材,利用一張蓆子巧妙地摺疊成獅頭模樣,便活靈活現地舞弄起來,在佛事活動中穿插表演,以後又吸收糅進了木偶戲和民間雜要的表演特點,逐步形成了現代的席獅舞。

舞蹈特色

表現形式

席獅舞表演的一大特色是以一張草蓆扮獅,角色分席獅扮演者和沙僧兩人。兩人穿著相同,都是穿深灰色棉布(俗稱“和尚布”)對襟上衣、中式褲,扎黑色布腰帶,腳穿草鞋或布鞋。席獅扮演者雙腳走動的步法一步一頓,稍穩。沙僧扮演者除規定動作外,主要是依情節隨意發揮生活動作,但應經常向前彎腰,表演較風趣。在舞蹈開始時,由席獅扮演者將草蓆卷為長筒狀,並在上端反覆繞成“∞”字形作為獅頭,下部作為獅被,隨即將獅子披在身上起舞;沙僧則一手拿長命草做“青”,一手持扇伴舞。表演的主要動作有起獅扮獅、獅子擺頭、獅脖伸縮、參獅、蹲獅、睡獅、臥獅、搖扇跳步、逗獅退步等,節拍比較自由;還有引獅、出獅、舞獅、偷青、搶青、逗獅、人獅等程式和套路。整個舞蹈似獅非獅,即道具造型不像獅,而表演卻酷似獅,達到了神似的效果。席獅舞的表演和伴奏均由寺廟的僧人進行,所用樂器皆為堂鼓、銅鑼、小鈸等佛家禪器,樂曲較為簡單沉悶,但可多次反覆。在喪事的特定場合,進行超度亡靈的佛事中穿插席獅舞表演,象徵驅凶辟邪、降瑞迎祥,讓死者親屬寄託了哀思,又在悲痛中得到了精神慰藉。

表演過程

席獅舞音樂分為前奏、鑼鼓點一以及鑼鼓點二。一般席獅的表演過程是:“前奏”以後,在反覆的鑼鼓點二音樂中,席獅扮演者先擺席捲上場,做“舞席捲”動作,而後跑至台前背向觀眾做“起獅扮獅”動作扮成獅子,再面向觀眾做“參獅”致意;擊樂轉為鑼鼓點一無限反覆,沙僧做“搖扇跳步”上場,至獅子面前,做“逗獅退步”動作逗引獅子,引獅繞場一周后,可反覆逗引獅子吃青;獅做“獅搖頭”“獅脖伸縮”等動作與之呼應。隨後,獅背向觀眾做“睡獅”,沙僧至獅背後,做替獅子挖耳、捉虱、扇風等動作;獅配合動身動頭,做舒服狀。沙僧將青置於台中,獅做“臥獅”、搶青、食青,隨後又做“蹲獅”,做獅食吞飲水狀。最後在沙僧的逗引下退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