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兒山臃珊瑚

猴兒山臃珊瑚是發現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的中泥盆世時期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猴兒山臃珊瑚
  • 外文名:Digonophyllum houershanense Yu et Liao, 1978
  • 形成時代:中泥盆世
  • 產地: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獨山縣
特徵描述,保存單位,

特徵描述

單體珊瑚,中等至大型,柱錐狀或闊錐狀。外表具明顯的隔壁溝和間隔壁脊。保存的長度可達115毫米。橫切面近圓形或橢圓形,隔壁錐已分裂成板狀隔壁。標本切面30×39毫米,隔壁數目約58×2。主部的隔壁加厚較明顯。一級隔壁在外壁內緣附近較薄,向內逐漸加厚,然後又變薄,最後在內端膨脹成棒錘狀或矛狀,其中有若干個一級隔壁極長,幾乎伸達中心。次級隔壁短,僅為一級隔壁長度的1/5或1/3,末端亦呈矛狀。對部的一級隔壁較細長,在外壁內緣較細薄,向內逐漸加厚,末端呈矛狀。次級隔壁的長度僅為前者長度的1/3~1/4,較細薄,很少加厚,或僅在末端稍有加厚。在個體靠上部的切面中,由於受了外力擠壓的影響,個體的邊緣有些破碎現象,隔壁生長更加不規則。鱗板頻寬,鱗板半圓形或半橢圓形,向中央傾斜。床板泡沫狀,中央顯著下凹。鱗板帶床板帶之間的界線不甚明顯,常常呈連續的過渡關係。在縱面上,常可見羽榍在泡沫板表面呈扇狀分布。此外,還常常能在床板帶區內,有若干個平行於外壁的呈線狀分布的隔壁斷線。

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