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小喬木,高(6-)15-20米,直徑10-35厘米;幼枝密被灰褐色糠粃狀星狀微柔毛,老時漸無毛,具稜狀條紋。葉紙質或堅紙質,長方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2-)15-25厘米,寬3-5厘米,先端漸尖,長漸尖或銳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絕不成心形或微凹,表面具光澤,無毛,背面蒼白色或被白粉;中肋或沿中肋及側脈處被顆粒狀或粉末狀的星狀微柔毛,側脈20-25對,中肋在表面下陷,背面隆起,第三次小脈平行,兩面微隆起;葉柄通常密被緊貼的銹色或黃褐色微柔毛,長12-15毫米。雄花4-8,假傘形排列;瘤狀總梗長3-5毫米,密被銹色絨毛;花梗長4-5毫米;花倒卵形或扁球形,長寬各約4毫米;小苞片著生在花梗的中部或中部以上,密被銹色短柔毛;雄蕊盤無毛,稀下陷,邊緣花葯10-12枚;雌花序具瘤狀總梗,著花2-3;花被管長約5毫米,橢圓形,中部微收縮;花梗長3-4毫米,被銹色柔毛;子房卵珠形,密被銹色長絨毛,花柱極短,柱頭2裂,每裂片具3-4齒。果序瘤狀總梗粗壯,長約1.5厘米,粗4-5毫米,具大而明顯的疤痕,通常著果1-3個;果橢圓形,成熟時長2.5-2.8厘米,直徑約2厘米,兩端突尖;具短果柄,柄長3-4毫米,基部環狀花被管基宿存,外面密被銹色星狀微絨毛;果皮薄,厚約1.5毫米;假種皮薄,紅色,全包種子或僅頂端微撕裂;種子橢圓形至卵圓形,頂端偏斜,微尖,基部圓,長2-2.2厘米,直徑1.4-1.6厘米;種皮光滑,暗紫色,合點在中部以下,稀下陷,和珠孔連成一線;珠孔不明顯。花期10月,果期4-5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500—1200米的山坡次生闊葉林或溝谷雜木林中。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勐臘、瑞麗。分布於印度東北部和安達曼群島、錫金、孟加拉(吉大港)、緬甸、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