狹葉山欖(Planchonella clemensii (Leconte) van Royen)喬木,高5-20米;樹皮黑褐色;小枝纖細,具棱,被灰色絹毛,後變無毛。分布於海南省。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狹葉山欖
- 拉丁學名:Planchonella clemensii (Leconte) van Royen
-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 目:菫菜目Violales
- 科:山欖科Sapotaceae
- 屬:鐵線子屬Manilkara
- 分布區域:海南省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喬木,高5-20米;樹皮黑褐色;小枝纖細,具棱,被灰色絹毛,後變無毛。葉大多密聚分枝的先端,葉片革質,狹倒披針形或狹橢圓狀披針形,長7-16厘米,寬0.8-2.5厘米,先端急尖或鈍,基部長漸狹而呈楔形,邊緣通常反卷,兩面無毛,上面具光澤,中脈在上面明顯,稍凸起,下面凸起,側脈10-16對,成35-50度直立或彎曲上升,兩面均凸起,網脈疏離,上面明顯,下面略凸起;葉柄長約1厘米,上面平坦,無毛。花數朵簇生葉腋,花梗具棱,長5-10毫米,無毛;花萼5或6裂,裂片圓形,長約2.5-3.5毫米,兩面無毛;花冠白色,長2-4毫米,裂片5,近圓形,長2-2.5毫米,寬約1.5毫米;能育雄蕊5,著生於花冠中部以下;退化雄蕊披針形,長1-1.5毫米,先端鈍或長漸尖;子房卵球形,長1毫米,徑約2毫米,被疏散的銹色絨毛,5室,基部圍以具不規則裂片的花盤,花柱短,5棱,長約2毫米。果斜倒卵形或卵形,長8-10毫米,寬6-7毫米,先端具長1.5毫米的花柱殘餘,基部托以宿萼,果皮膜質,無毛,具光澤,橄欖色,成熟時黑色;種子1-3枚,斜紡錘形,長6-9毫米,寬3-4毫米,先端鈍,基部近急尖,褐色,具光澤,疤痕狹,較種子略短,寬約1毫米,帶褐色,胚乳豐富,子葉葉狀,胚根圓柱形,長1-1.5毫米,伸出。花期2-5月,果期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溪邊或石縫中。
分布範圍
產自廣東海南;越南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