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林

狀元林

狀元林位於山東省莒縣城東南3公里、鄒家莊子村東北,東距沭河堤約200米處,石刻林立,雄偉壯觀,是莒縣有名的名勝古蹟之一,元代狀元鄒惟新葬於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狀元林
  • 地理位置:山東莒縣
  • 氣候類型:暖溫帶亞濕潤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5400平方米
人物,概貌,石刻,墓表,石虎,石羊,翁仲,石坊,香爐 供桌,神道碑,小碑,保護,

人物

據清末翰林莊陔蘭主編的《重修莒志》記載:鄒惟新((約1287~?),元代延社二年考中進士第一,後曾任濰州州同、沂州知州、亞中大夫同儉禮儀院事。又清嘉慶所修《莒州志》載:“元亞中大夫鄒惟新墓在城南五里鄒家莊”,記載與民間傳說相符。

概貌

墓地南北長約92米、東西寬約60米。西側中間距離神道約20米處,有一石柱形界樁,高1.1米,頂部雕仰蓮。鄒惟新墓居於墓地北首正中,原存封土高約3米,經恢復後現封土高約8米,長方形,周長約90米。墓前寬為8米、長70米的神道,神道兩側由南向北依次為:石坊(神道門)、石香爐、石供桌、神道碑。神道外圍,東側有小型墓碑4通,西側有3通,作扇形分布。

石刻

墓表

青石質,共兩件,立於墓前約62米處。殘高3.75米,方座,上部浮雕覆蓮,柱體為正方割角八棱形,柱頂部雕仰蓮,蓮上部殘缺。

石虎

青石質,共兩件,用整石圓雕而成,虎蹲踞於長方形底座上,昂首遠望,高1.06米、長1.23米,胸寬0.35米。東側虎尾呈自然彎曲狀,西側尾巴伸至前面,腿呈弧形,威猛自然顯露。

石羊

青石質,由整石圓雕而成,共兩件。仰頭跪臥於長方形底座之上。通高1.06米、長1.23米,胸寬0.35米,兩角向後彎曲,尾巴粗而短,顯示了綿羊的特點。

翁仲

青石質,為一文一武,站立於長方形底座之上。高1.90米。東側的頭戴官帽,身著長袍,腰束雕花寬板帶,足登朝靴,雙手撫朝笏於胸,短須長髯,平視前方,面部表情和善,顯示出文臣特徵。西側石人頭戴官帽,絡腮短須,內著甲冑,外罩寬袖長袍,腰束雕花寬板帶,足穿朝靴,雙手掛劍,昂首侍立,顯出武將特性。

石坊

即神道門,青石質,立於墓表以北約10米處。高2.70米、寬2.10米,方座上半部高浮雕圓形覆蓮,門柱為正方割角八棱形,門楣正面為雙線陰刻楷書“鄒氏先塋之門”。
狀元林

香爐 供桌

供於主墓前神道正中,青石質。香爐為圓鼎形,底座為長方形,通高0.45米;供桌高0.85米,台面四周雙框線內浮雕雙邊植物葉紋,中間為淺浮雕兩組並列的團花;束腰石正面細線陰刻花卉紋,兩邊雕鋪首;底座四周雕覆蓮。花卉布局合理,美觀大方。

神道碑

共三通,青石質,屬鄒氏譜碑。最早的一通為圓角,靠近主墓,碑額篆書“鄒氏安葬之銘”為“至元甲午十二月立”(公元1354年);一通為鄒惟新所立龜趺碑,為“大元至元四年十二月”(即公元1338年),鄒惟新任舉政大夫時所立。此碑記載了惟新高祖、曾祖、祖父、父親、惟新堂兄弟及子侄的簡單生平。從碑文記載看,當時鄒氏家庭有多人為官,祖父鄒禧,曾任“郡鹽課提舉”;父鄒吉曾任“莒州倉使和酒榷副使、州之治中”,死後追封壽光縣子;三叔鄒榮,追封為莒縣男;堂弟惟享曾任舉政大夫中書省左右司郎中,其他尚有鄉貢進士等。第三通碑為明代嘉靖十六年四月,鄒惟新九代孫鄒玉璽所立,碑額浮雕盤龍,篆書“城陽鄒氏先塋之銘”。
狀元林

小碑

神道碑東側有小碑四通,均圓角,兩通已殘,另兩通碑分別為“奉政大夫遼陽等中書省左右司郎中鄒公墓”、“大元贈奉訓大夫中書禮部飛騎尉追封莒縣男鄒公墓”,皆為楷書;西側有小型墓碑三通,其一殘,另兩通分別為“鹽課官鄒公墓”、“真定路安平縣典史鄒公墓”。以上均只書官銜,不寫名諱,在神道外圍兩側呈扇形排列。

保護

為加強古代遺蹟保護,1979年莒縣人民政府將其定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樹立了保護碑,劃定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
狀元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