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魯氏中喙鯨

特魯氏中喙鯨

特魯氏中喙鯨資料不多,也尚未有確切的海上鑑別記錄。分布範圍與許多中喙鯨屬重疊,但是可由雄鯨下顎前端的兩隻小牙來加以區別。柯氏中喙鯨的牙齒位置與特魯氏中喙鯨的差不多,但其頭部顏色較淡,嘴喙較不明顯且體型較大。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特魯氏中喙鯨
  • 拉丁學名:Mesoplodon mirus
  • 別稱:特魯氏喙鯨(舊稱)、奇妙喙鯨
  • 二名法:Mesoplodon mir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動物綱
  • :鯨目
  • :喙鯨科
  • :特魯氏中喙鯨
  • 分布區域:北大西洋溫帶地區、東南非與大洋洲
特徵,簡介,生活習性,種群分布,何處觀賞,

特徵

現況→ 不詳
現存→ 不詳
背鰭位置→ 中央偏體後方
初生重量→ 約136公斤
成年重量→ 約1-3噸
族群大小→ 1-3
良好食區→
不詳

簡介

雌性與幼鯨可能難以辨識,除非擱淺,才能進一步詳細檢查。特魯氏中喙鯨可能有兩種類型:最為人知的一類生活在北大西洋;另一類則出現在南半球的部分地區。兩者的顱部與體色有少許差異。特魯氏中喙鯨的資訊得自40具標本,其中75%發現於北大西洋。1913年,美國生物學家弗雷德里克.特魯將之命名為“mirus”,意即“奇妙的”。初生2.3米,成年4.9-5.3米.
行為>>
從末在海上鑑別出,所以對其行為一無所知;缺乏確切的目擊記錄可能只反映出在海上辨認的困難。背部和體側的擦傷與疤痕顯示雄鯨間會彼此爭鬥。可能會進行深潛。
別名>>
(舊稱:特魯氏喙鯨),奇妙喙鯨
雄/雌>>
雄性(南半球)
下顎呈白色,嘴喙大小適中,前額稍微隆起,噴氣孔稍微凹陷,背部與體側有擦傷與疤痕,背部呈暗灰或藍灰色,小背鰭彎曲(有個體差異),後緣向內凹,軀體後1/3段呈白或淡藍灰色,尾乾狹窄背面有脊,兩眼周圍有黑眼圈,胸鰭背,腹面皆呈灰色,胸鰭位置偏低,腹部呈斑駁的灰色,間以黃褐色調。
雄性(北半球)
腹部呈淡灰褐色,背部呈中灰色,胸鰭可收攏,置於腹部的胸鰭窩內,胸鰭窄小。
尾鰭>>
末端尖銳,尾鰭色澤比軀體的後1/3段暗(只有南半球者),後緣向內凹,沒有凹刻;但有些會向內微凹
雄性的顎骨>>
牙齒小而向前傾,牙齒長在下顎前端
胸鰭窩>>
就像其他中喙鯨一樣,特魯氏中喙鯨在軀體兩側的胸鰭與胸部連線之後各有一個小凹處,稱為“胸鰭窩”。鹹信當它們游泳時,會將胸鰭收在窩內,貼緊體壁。只有仔細檢查擱淺的個體時,才能看見這兩個胸鰭窩。

生活習性

它們是罕有目擊記錄的鯨種之一,曾有3頭初氏中喙鯨在北卡羅萊納州外海約600深處移動。在這次目擊記錄中,3頭喙鯨每次浮出海面的時間持續約10至12秒,首先是嘴喙碰觸海面,然後頭部探出水面至眼睛位置。其噴氣為低矮柱狀,高度接近其頭長。噴氣後會弓起背脊在海面下滑行,但不會舉起尾鰭。3頭喙鯨中有1頭較小,目擊者推測該群體可能由2頭成年雌鯨與1頭較大的幼鯨或未成年鯨組成。其生殖情形了解甚少,曾有一頭雌鯨與一頭約3.4長的幼鯨一同擱淺的記錄,該雌鯨已懷孕且尚在哺乳期。一般認為初氏中喙鯨以魷魚為主食。

種群分布

北半球,初氏中喙鯨似乎僅棲息於北大西洋溫帶海域。擱淺記錄最北至加拿大的新斯科細亞省(Nova Scotia)與愛爾蘭,最南達美國的佛羅里達州(Florida)、巴哈馬、與加那利群島(Canary Islands)。它們在南半球的分布情況不明,僅知曾在南非澳洲西部有擱淺記錄。在大西洋的熱帶地區似乎有分布上的間隙,尚無證據顯示它們在北太平洋與北印度洋有分布。

何處觀賞

在1959年的南非印度洋沿岸發現一頭標本之前,一直以為特魯氏中喙鯨只出沒在北大西洋。從那時起,南非,澳大利亞等南半球地區即陸續發現紐西蘭也有一起未經證實的記錄。這些情況可能呈現地理上隔離的族群,或者分布範圍遠比少數的記錄要廣泛地多。大多數的擱淺都發生在北大西洋西部,但北大西洋東部椰油一些記錄:主要是在愛爾蘭的西岸以及英國法國加納利群島。可能與灣流有關。
鑑別清單>>
下顎前端有小牙齒
前額略微隆起
噴氣孔稍微凹陷
嘴喙中等大小
背部呈暗灰或藍灰色
兩眼的周圍有“黑眼圈”
身上有擦傷或疤痕
軀體的後1/3段顏色較淡
可能非常害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